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7月24日,当今世界最大单体载人航天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启了筑梦太空之旅。14时22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问天实验舱点火起飞。约8分钟后,箭舱分离,问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一”字构型。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空间站上为什么只有汉字没有英文?看视频,中国空间站总是嗡嗡响,噪音到底大不大?航天员能不能在中国空间站发微信、刷微博?与航天员一起工作是什么体验?问天实验舱发射前后,航天员要做哪些工作?……自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入驻中国空间站,到如今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喜欢“围观”航天员的网友发出了数不清的疑问。其中一些疑问得到了专家的解答,但还有很多问题始终萦绕在心头。  相似文献   

3.
常飞 《太空探索》2022,(12):12-15
<正>9月30日,经过约1个小时的天地协同,问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暂时由“一”字构型变成“L”构型。11月3日,梦天实验舱通过相似的转位程序,使空间站形成了“T”字构型。那么空间站舱段转位需克服哪些技术难关?两次舱段转位又有何亮点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4.
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进入太空,围绕地球运行108分钟,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但是在过去50年间,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创下了很多其他世界纪录。下面是其中一些,它们包括进入太空年龄最大的人和在太空连续作业时间最长的人。  相似文献   

5.
人类航天的历史是由一次次太空竞赛写成的,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轨道飞行,第一颗探测器等等,到登月竞赛、航天飞机竞飞,空间站大比拼。到二十世纪末,人类似乎幡然醒悟,同处地球村,其实我们有更好的进军太空的方式——联合。 1984年1月25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国情咨文,批准航宇局在10年内建成一个永久载人空间站的计划。永久载人空间站运行在480千米高的地球轨道上,每次由6~8名男女宇航员轮换。空间站包括如下组件:生活舱、工作和装配舱、后勤舱、资源舱、实验舱、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7月24日14:22,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托举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7月25日3:13,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7.
太空新航线     
欢度“太空情人节” 很多人都知道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可知道4月12日是人类首飞太空纪念日的人恐怕不太多。今年4月12日是尤里·加加林首飞太空41周年纪念日。“尤里之夜”网站的组织者们在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组织庆祝活动。加加林是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也是第一个从太空看地球的人。在太空,他看不到国境线,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视野中的地球是一颗神奇的星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小块绿洲,是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建立环路热管的地面实验平台,模拟环路热管在太空轨道运行的热环境。首先建立了地面实验舱的物理模型,对其如何实现在地面模拟太空中该环路热管的热环境进行了热分析计算,其次确定了满足环路热管轨道运行最冷工况和最热工况下的实验舱的壁面温度,最后对实现该轨道环境所需要的壁面绝热材料、制冷剂、制冷设备进行了选择,初步完成了实验平台的热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舱内对流和辐射换热的条件下,要实现空间热边界条件,实验舱内舱的壁温要保证在-62.1~-10.9℃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日,NASA发布资料图,纪念人类使用国际空间站15周年。国际空间站指令长、美国资深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在空间站庆祝15周年,与地面站举行的连线记者会上说:"我们在这里做了很多试验,但我想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国际空间站作为在轨平台,让人类在太空长时间生存。"凯利是在太空中连续逗留最长时间的美国人,他和俄罗斯航天员科尔尼延科将在国际空间站停留一年,以研究长期太空飞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2008年3月9日,欧洲用阿里安-5火箭把其第1艘货运飞船"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送上了太空.这使欧洲继哥伦布号实验舱成功安装在"国际空间站"(ISS)之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ISS项目上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全新实验展现空间科学魅力本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适逢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1周年之际,是空间站全面建成,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课程。相较前三次授课,本次“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相应在直播当中利用的摄像机机位和保障设备也变得更多。在约48min的授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正>它是中国空间站建造过程中发射的首个实验舱;它是当今世界最大单体载人航天器,全长达17.9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重量约23吨;它承载着“问天”之名、胸怀“问天”之志,开启了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崭新篇章。它就是2022年7月24日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的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相似文献   

13.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8,(12):13-16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
漫步太空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飞了十多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1983年4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期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自在地飘行了5个小时。这是人类首次不系绳索自由地在太空行走。宇航员为何能在太空行走呢?原来,宇航员从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时,除了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外,还要背上机动飞行器。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自由“行走”。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15.
宇宙的神秘莫测始终是人类研究的一大课题,探索宇宙的奥秘,更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人世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期望有一天能“上九天揽月”,生活在那美妙的“天上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实现了人类许多的梦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和太空探测器,并在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上了月球。我想,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的愿望已为期不远了。我们如果要长期居住在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月球、火星……)和空间站上,工作和生活必须不再依赖地球,需要开发…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我国开展航天育种实验30周年。1987年8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九颗返回式卫星,与众不同的是,这颗卫星除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外,还破例搭载了辣椒、小麦、水稻等作物种子。正是这颗卫星开启了我国航天育种的大幕。太空就像一个综合加工厂随着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探索太空已经不再是梦想,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太空具有很多地面不具备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让种子能发生神奇的变化。太空就像一个超级实验室,这个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宇宙空间研究计划的日程表上,近10年主要的空间活动有:1991年7月派3名宇航员搭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进行空间材料试验;1993年试射新研制的H-2型运载火箭;1995年利用H-2运载火箭发射不载人的“希望”号航天飞机;1998年向自由号空间站发射日本独自研制的日本实验舱,及承担向太空发射重达8吨的英国自由号空间站同轨平台的任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建造与自由号空间站相配套的  相似文献   

18.
许彤 《太空探索》2001,(4):10-11
2001年2月7日,国际空间站建设史上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日子。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携带着价值近14亿美元的美国命运号实验舱飞向国际空间站。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有5名航天员。他们是指令长克罗克瑞尔、驾驶员波兰斯基、飞行工程师埃文斯以及两名太空漫步者琼斯和科比姆。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10月31日15:37,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1月1日4:27,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11月3日9:32,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0.
火星在召唤     
去年11月27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作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第四次浪潮’将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到来,届时,人类将考虑移民到太空中去,繁衍生息。太空将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在地球上无法解决的难题。甚至,它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