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做好高高原机场在签派放行、运行控制和飞行监控方面的工作,文章以"成都-红原-成都"往返航线为研究标本,通过对红原机场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保障能力和运行特点展开研究,分析得出签派放行该机场的油量政策,进而在民航相关规章的范围内完成航线一发失效飘降和客舱释压紧急下降程序制作,梳理出航班安全飞行的关键因素,达到解决运行控制难点的目的,研究结论在同类机场和航线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民航的高原运行政策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高原运行的基本方案和运行控制总纲.对成都双流和拉萨贡嘎机场的基本情况和待殊地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成都-拉萨高原航线运行控制的特殊性,重点对航路相关问题和飘降程序进行了分析.参考A319-115飞机,在双拉航线上,以实际运行的限制因素为变量,着重对该航线发动机单发后的飘降问题和客舱释压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首先就高原运行总则进行介绍分析,提出了高原运行的基本方案和运行控制总纲,接着对成都双流和拉萨贡嘎机场的情况以及特殊地形特性进行介绍和分析,之后分析了成都-拉萨高原航线的运行控制的特殊性.其中详细着重对航路相关问题以及飘降程序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以B757 - 200机型执行成都-拉萨航线为例,综合考虑了实际运行中的各种限制因素,着重对高原航线航路中发动机失效后飘降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研究飞机的单发飘降性能和程序,对其通过性能分析提出优化的方法和程序,以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浅析高原机场及航线的飞机性能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位于山地和高原地区的机场,一般净空条件极差、气候复杂多变,高原航线地形复杂、航路安全高度高,飞行性能分析及管理问题尤其突出。针对中国西部地区高原复杂机场及航线的特点,对飞机起飞和着陆性能进行了分析,对航路中一发失效的飘降和客舱释压的供氧提出了分析和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述了中国民航规章关于客舱释压后为机组成员及旅客供氧的要求,以空客A320-214机型执飞丽江-昆明航段为例,采用飞机性能软件,计算飞机航路客舱释压后紧急下降性能;使用有效地形数据源,获得航路最低安全高度。通过超障分析,方案论证,最终选择设置决断点及偏置航路飞行的方法,设计航路客舱释压应急逃离程序,以满足航路客舱释压后飞机安全飞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稻城"航线为案例论述了高原航线的运行特点,根据航线的实际运行,提出运行控制的建议,研究表明:1)稻城机场天气报文中有17个小时为自动观测,需放行签派员与机场气象部门和场务部门联系确认发展趋势和跑道道面情况; 2)受四季气象特点的限制,推广新技术和适当增加航班备份燃油等措施对航班的签派放行和运行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3)对复杂天气的评估和一发失效及客舱释压应急处置程序是高原航线运行控制的难点; 4)签派员参加高原机场"全动模拟机"训练和高原机场航线实习,有助于提升高原航线运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空中航路的使用既维护了空中交通秩序,又保证了航空器飞行安全,因此在航班运行控制过程中完善航路优选工作对提高空间利用率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依据第五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油量政策的相关规定,参考新疆区域发布的全高度禁航通告,划定受影响区域,梳理出受影响航路,分析航行通告对航班飞行的影响程度,总结出运行控制的措施,分析措施的优劣,最后完成A319-115型飞机执行"成都—和田"航线展开了签派放行评估工作,结合一发失效飘降程序和座舱释压紧急下降程序,完成飞行航路优选工作。研究发现:航路优选工作在安全飞行的基础上,能有效减少航班延误、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品质,实现高效的绿色飞行。  相似文献   

8.
余江  吴劲松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1):48-50,56
航路分析的主体是飘降分析与供氧分析,是高原航路开辟前所必须做的性能分析工作。传统方法在确定航迹下方特定宽度范围内的地形剖面时,存在巨大的手工地图作业,工作量巨大且不能保证精度要求。以地理信息系统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航线分析自动化软件系统,对实际高原航线下方的地形剖面进行搜索计算,解决了这类问题。作为算例,进行了几种情况下的成都拉萨航线地形剖面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日喀则和平机场属于高高原机场,为研究该机场签派放行工作要点,在参考民航各类规章的基础上,依据2018年3月1日实施的成拉复线空域调整方案,确定航线的油量政策,最后从满足飞行过程中旅客供氧的要求优化了航线飘降释压程序。结果表明,日喀则机场因机场设施情况不能实施夜航;高原机场对性能的影响造成航班减载情况明显;运行控制过程要关注日喀则机场日出、日落时间和相关机场天气。该结论对未来高高原机场通航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正常操作程序是指在飞机或系统功能非正常情况下,飞行机组安全操作飞机的重要依据,是保证飞行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编制耗时长且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研究国外相关资料,结合成熟机型程序的编制经验,提出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首先,系统地介绍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组成和功能、程序项目的确定方法以及程序格式;然后,定义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过程的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以及人员资质;最后,结合国产新支线客机实例证明所提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对民用飞机主制造商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飞行员操作程序的人机工效水平对飞机的运行安全非常重要,当前飞行员操作程序的评估工作通常在设计末端开展,带来设计迭代成本的大大提高,需要考虑在设计初期即完成评估与设计的迭代工作。首先对飞行员操作程序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素及设计中的人机工效评估关键点进行分析,接着通过分析操作程序设计关键要素与着色Petri网元素的对应关系,提出在设计初期基于着色Petri网完成操作程序设计方案的表达及关键人机工效评估的模型表达。最后,研究对某大型客机紧急下降程序开展着色Petri网建模,并基于模型获得程序的关键人机工效评估结果。在飞行员操作程序设计初期为设计提供模型支撑,能够实现设计程序的模型化表达及产生相应人机工效评估结果,用以指导设计迭代。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终端空域航线设计的自动化水平,对进离场航线进行了研究。针对独立航线规划,提出角度扩展航路点搜索方法,提高算法运行效率。选取水平剖面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数,垂直剖面满足最优爬升/下降剖面,实现3D航线网络规划。实例结果表明,在保证航线安全性、经济性的同时,算法运行稳定,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6月6日,南航开通广州直飞伦敦往返航线,每周3班。为方便中转旅客,给旅客提供舒适的住宿服务,南航特推出"选择南航广州直飞伦敦中转专享五星级住宿服务"活动。6月6日-9月9日,旅客选乘伦敦航线(CZ303/304航班),并满足相关条件,即可免费享受五星级酒店住宿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高原机场安全运行,提升高原机场起飞航班的有效载量,以安装鲨鳍小翼的空客A319-115执行“日喀则/和平—北京/首都”航线研究样本,分析各种因素对飞机采用需要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RNP AR)对在日喀则机场起飞的性能影响,最后制定针对高原机场运行控制的标准化流程,为类似航线运行控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机乘员的应急撤离是人-机-环境多系统耦合作用过程,涉及人员行为、客舱环境、灾害情况等复 杂因素,客舱布局、人员属性、应急措施等均对应急撤离过程及结果有显著影响。由于应急撤离与民机安全性 直接相关,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规定44座以上的民用飞机需进行全尺寸应急撤离适航符合性演示试验,要求 在指定环境条件下于90s内完成撤离过程。本文梳理了适航标准对民机应急撤离的要求,对应急撤离实验研 究方法和数值仿真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未来民机安全设计需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应急撤离问题研 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有一个完成工作的适宜工具。同样道理,要想提高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效率、达到训练的目的,也首先应该设计出良好的训练工具(程序、方法和硬件设施等)和评价工具(程序、方法和载体等)。在CRM的沿革过程中,人们一直在探索CRM的训练方法和评价方法问题。在我国,CRM的研究和运用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已经逐渐普及。但是,怎样设计CRM训练程序和评价方法?这对于各航空企业和管理部门来说还是一个较为困难的事情。本文主要对航线飞行情景下机组资源管理技能的评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标SAR(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库是目标特征识别与提取研究的基础,目标SAR数据库试验获取的关键是地面目标摆放和SAR载机航线设计。为了获取目标多姿态SAR数据库,首先研究了地面目标距离间隔和角度间隔的配置要求,给出了SAR载机航线设计原理,包括航线长度、航向角度间隔、成像中心直角坐标系试验航线设计;推算出地心惯性坐标系下航线经度、纬度和海拔计算方法,开发了自动化试验航线设计软件;最后设计并完成了目标SAR数据库获取试验。相关研究在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并通过试验建立了军用卡车、通信车和坦克等多类目标多姿态SAR数据库,为SAR目标分类和识别技术研究提供了支撑,对其他军用目标SAR数据库的建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有颤振/ASE 试飞风险控制技术相关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未充分考虑民用电传飞机试飞特点及机上试飞工程师的作用。系统地研究民用电传飞机颤振/ASE 试飞风险控制技术,包括理论评估、测试改装、试飞方法、试飞风险分析、风险降低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制定等;针对识别出的颤振/ASE 不稳定性、不良操稳特性和局部结构损坏等风险源,提出振动超限或异常时客舱试飞工程师切断激励的新技术,开发地面监控专用软件用于实时颤振/ASE 裕度定量分析;在某型号试飞中应用该技术进行颤振/ASE 试飞科目验证。结果表明:该风险控制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试飞风险和成本,人工切断技术可在1 s 内中止激励保障飞机结构安全,实时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计算稳定裕度并且提高试飞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东航云南公司波音737-300机队航线维护中,机组经常反映低范围无线电高度表(LRRA)指示不稳定、时好时坏、空中乱指、显示闪动、出现"RA(无线电高度)"故障旗、左右高度指示不一致等情况.收发机(R/T)的更换率始终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波音737-300机队的飞行安全和航班正点率.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波音737-300机队航线维护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功能危险性评估的民用飞机驾驶舱门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FAA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颁布25-106及25-127修正案,增加驾驶舱门安保事项以提高驾驶舱的安全水平。修正案要求加固驾驶舱门,驾驶舱门必须设计成可以阻止未被授权人员进入驾驶舱并且阻碍危险物体射入以保证机组人员的安全。驾驶舱门必须能检测驾驶舱失压并可以释放门或者卸压板平衡压力差,还应有措施使飞机机组成员在该舱门卡住的情况下能直接从驾驶舱进入客舱。因此,在驾驶舱门上设有一个可以快速释放的紧急出口。根据飞机驾驶舱门结构及功能的主要特点,对驾驶舱门功能故障进行探讨,同时对功能故障引发的危险性等级进行划分,以确定安全指标,进而辅助驾驶舱门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