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臧晶  李成华 《宇航学报》2020,41(1):110-117
针对播种机设计过程需求获取的复杂性和可用性低等问题,采用遥感等技术动态监测土壤、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参数,以优化设计需求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的混合权重实例修改算法。该算法以相似实例检索为前提,以相似实例集中的特征相似度、问题-解特征间的关联度、问题特征间的自相关度为因子,通过矩阵乘法来构造解特征混合权重矩阵,进行实例修改。将其应用到铲式播种机的数字化设计系统中,以实现智能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有效提高机械设计结果的可用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夹具概念设计过程的复杂性和设计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缺点,将基于实例推理技术应用于夹具概念设计过程当中。并根据夹具特征和概念设计中的模糊需求,选取三角函数作为隶属函数进行相似度计算,构建相似度计算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夹具实例推理过程中,最终实现简化夹具设计过程和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有效利用图像信息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颜色特征不受图像大小和旋转角度的影响,鲁棒性较好,在图像检索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本文在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检索数据方法。该方法引入了色彩直方图、颜色中心矩、灰度直方图等颜色特征,使用色彩直方图对整幅图像的色彩信息进行统计;使用分块颜色中心矩对色彩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行统计;对由于色彩浓度和对比度发生变化而对检索效果的影响,采用了灰度直方图进行淡化。通过对这三种特征距离进行加权和计算,进行相似度匹配,检索出目标图像。本文针对性地设计了基于色彩直方图混合特征的图像检索系统,实验证明色彩直方图混合特征检索的结果与示例图像在颜色与空间分布上基本相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服务可用性分析是导航工程总体仿真验证与测试评估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用于分析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导航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的时间百分比,能够直观地反映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能力。文章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可用性的相关概念,探讨了计算服务可用性的确定性算法和随机性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可用性仿真模型框架,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支持服务可用性分析的仿真系统。针对中国区域格网进行了服务可用性的仿真试验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框架和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图谱的遥感图像检索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快速、准确地在海量遥感图像库中检索出所需的遥感图像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遥感图像检索定位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遥感图像中所蕴含的地理语义信息,方法中使用知识图谱节点代表遥感图像,根据图像间的相似程度和地理位置在节点间建立关系。通过知识图谱缩小图像检索空间,加快检索速度,准确地定位遥感图像所示区域的地理信息,并返回最相似的图像。将此方法应用于卫星自主导航领域中,与传统的线性检索相比,图像检索的时间缩短了50%,准确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智能化导引头信息处理算法设计验证需求,本文对多类型目标、海陆空背景辐射特性数据进一步挖掘,提出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外场红外数据二次分析挖掘的方法。选择采集得到的包括车、船、无人机(UAVs)、客机等类型的红外数据,针对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不同的成像特性,利用改进式YOLOv2红外目标检测与分类算法,融合多级特征,增加一个重组特征图,实现对红外弱小目标智能化快速分类研究,对提取的海量视频库中的目标红外辐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  相似文献   

7.
刘丽丽  穆荣军  崔乃刚 《宇航学报》2023,(12):1839-1849
为了提高未知弹道参数下的多级弹道导弹主动段目标跟踪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目标状态/参数联合估计算法。首先对多级弹道导弹主动段运动进行建模和动力学特性分析;然后在重力转弯目标跟踪模型(GT1)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三维重力转弯目标跟踪模型(GT3),并与容积卡尔曼滤波(CKF)算法结合,设计了多级弹道导弹目标主动段状态/参数联合估计算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多级弹道导弹目标机动飞行模式,最后分别在常瞄准攻角飞行和机动飞行条件下完成仿真验证。GT3算法对导弹主动段三轴机动比较敏感,克服了GT1算法无法准确描述主动段运动的缺陷,算法精度、鲁棒性有所提升。GT3对瞄准攻角不为零的多级助推弹道导弹主动段跟踪表现出明显优势,且对级间切换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能提供精确定位解的观测值集合提供的测速解并不一定是可信的,首先将传统的定位域RAIM算法应用到测速域的完好性监测中,提出将频差预测值用于辅助增强测速域RAIM可用性,使RAIM技术能更好的满足各类用户对导航服务完好性监测的需求.通过对多种预测模型的比较,提出将三阶多项式模型和递推阻尼最小二乘法应用到接收机钟差和频差的在线精密预测算法中,使钟差预测精度提高6倍.克服了传统的钟差辅助增强RAIM可用性算法中对晶振漂移率要求较高的限制,使钟差和频差辅助增强RAIM可用性的方法能更广泛地应用到各类接收机中.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航天器分布式系统仿真平台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多操作系统、混合架构、分布式结构、模型管理、试验设计、仿真运行、数据管理的技术特点和功能需求,对相应关键技术进行了攻关,制定了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相关设计和实现。平台能够适应全数学与半物理2种仿真工况,满足航天器系统方案设计全面仿真验证需求,并可方便接入商业或自研软件。最后通过仿真实例对平台的功能性能及通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将提高卫星控制系统故障诊断能力的工作重点前移到地面设计阶段,针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可诊断性评价,提出一种适用于非线性模型的可诊断性量化评价方法,对传统定性评价研究进行了有效的扩展和延伸。鉴于线性化处理导致非线性因素引起的故障被忽略,将卫星控制系统描述成一类仿射非线性模型;并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给出可诊断性(包括可检测性和可隔离性)的定义和定性评价指标--不变最小对偶分布。通过子空间相似度判别准则,根据故障方向矢量和所得不变分布以及不同故障方向矢量之间的夹角关系,分别设计可检测性和可隔离性的量化指标,并给出具体评价流程;该指标能够明确故障被检测和隔离的难易程度,并可用于指导诊断算法的设计和传感器的优化配置。最后,以动量轮为仿真实例校验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依赖任何诊断算法和具体故障模式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可检测性和可隔离性的准确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1.
12.
开放式超高速空间智能数传系统具有针对超高速载荷数据输入、基于开放式架构设计实现在轨智能信息处理的特点。文章中研究超高速复杂数据流控制与路由交互技术,采用具备空间环境适应性的高可靠光电模块等高速传输接口,先进的星型路由处理拓扑架构,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协议,构建开放式超高速星载处理系统平台的方法。通过平台集成共用、架构在轨重构、软件上注更新方式实现各种先进智能处理算法应用。研究多源数据分类存储和管理技术,解决了海量多组高速数据存储和检索问题,满足高达数百Tb的超大数据存储检索能力。通过设计仿真和试验验证了系统功能性能。实现了具有数百Gbps高实时性载荷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灵活空间智能处理功能和开放式架构的新型空间智能数传系统。  相似文献   

13.
田阳  李国庆  宋新 《宇航学报》2018,39(6):690-696
针对行星漫游器地形相关导航中的地形匹配问题,提出一套三维地形特征提取匹配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邻域散布矩阵特征值检测凸起和凹陷地形,以特征间距离和方向为元素构成三维特征描述集合,并引入集合相似理论判别特征是否匹配。由于采用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特征,从而提高了稀疏三维点云条件下地形特征的显著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激光雷达(LiDAR)获取的三维地形数据,所提方法在特征重复检出率和正确匹配率方面优于现有方法,能够满足行星漫游器导航对地形匹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帅  郭杨  王仕成 《宇航学报》2018,39(4):401-410
针对多飞行器协同拦截机动目标时几何构形会影响协同探测和制导效果的问题,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探测构形的协同探测与制导一体化设计方法。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学、动力学方程和双视线协同探测原理,建立了协同拦截模型。在制导设计中引入视线分离角参量以调制协同探测几何构形、减小相对距离探测误差,从而在制导全程增强协同探测效果。将相对距离协同探测结果应用到剩余时间和制导律解算中,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实现协同探测与制导环节一体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进行不同程度机动的情况下,与修正比例导引律相比,所提方法在协同探测和制导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分类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多种空间柔性捕获技术的原理及性能特点,给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结果表明:空间绳系捕获技术在理论及试验研究方面都相对成熟,是未来行之有效、可工程实现的柔性捕获方式之一。重点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物捕获中容易出现的翻滚问题,对比分析现有的几种常用的接触式消旋方法,分析表明能同时实现捕获+消旋的一步式消旋法更具有应用前景。以空间绳系捕获技术作为空间柔性捕获的代表,对其捕获后的空间绳系组合体动力学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系绳模型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种系绳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系绳控制机构进行了分类综述,给出了设计系绳控制机构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最后对空间绳系捕获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TDD: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Qualitative Spatial Similarity Assessment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Similarity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human cognition process. It serves as a principle of categorization, inductive reasoning, and analogical inference. Spatial similarity assessment plays the same role in the retrieval, integration, and data mining of spatial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 similarity assessment model. The model makes a contributio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it applies the order of priority topology --> direction --> distance into spatial similarity assessment. Second, instead of measur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stimuli, which neglects the effect of common features, we adopt Tversky's feature contrast model, which considers both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 in similarity assessment. Third, our model applies spatial alignment,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n assumption in previous research. Fourth, it relaxes the rule used in previous research, which considered identical the transformation costs of each edge belonging to a conceptual neighborhood network.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fourth point, we group the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and introduce the concepts of inter- and intra-group transformation costs. The inter-group transformation cost has a higher value than the intra-group transformation cost. We call the model TDD for Topology-Direction-Distance.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红外/毫米波复合导引系统,针对空地导弹攻击地面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强鲁棒性的非线性末制导律.基于弹目相对运动学的非线性关系,以相对距离作为状态,同时将目标机动作为系统有界扰动,建立了弹目相对运动的数学模型.基于红外和毫米波复合导引系统获得的测量信息,采用滑动模态控制方法,以优化制导精度为目标,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非线性变结构控制律.该方法利用Lyapunov稳定理论严格证明了制导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数字仿真表明,这种制导律对地面运动目标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并能获得良好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8.
岳海  王宝 《航天控制》2006,24(4):57-61
介绍了航天软件测试中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描述了航天软件常采用的可靠性措施(如“三取二”冗余设计、时序冗余控制等),提出了采用等价类划分和因果图进行用例设计的方法,给出了其工程应用实例,并总结了软件测试需求分析、用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