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今年2月22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下午6时17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升空的阿里安44L型运载火箭,发射后仅101秒便在离地面9公里的高空爆炸。这是阿里安运载火箭第36次发射,是在连续17次发射成功后的失败。阿里安44L型火箭这次运载有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即超鸟B通信卫星和BS-2 X直播电视卫星。23日,阿里安航天公司总经理弗雷德里克·阿莱在库鲁航天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阿里安运载火箭的发射已暂停,将立即任命一个事故调查委员会,调查这起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2.
1日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在东部标准时间下午9时28分,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用阿里安2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Tele-X斯堪的那维亚电信与直播卫星,这是阿里安2型运载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 4日格林威治时间18时40分,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号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3.
1日在进行第70次空间发射活动时,阿里安-42P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发射15分钟之后,火箭坠入大西洋中,并导致所载的美国泛美-3通信卫星损毁。阿里安-42P运载火箭的第一、二级工作正常,但第三级未能达到全额推力。这是该型火箭自1979年12月24日首次发射以来,第七次发射失败。2日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夏尔·比卡说,阿里安-42P运载火箭昨天发射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第三级发动机气体发生器内出现了压力问题,只达到了额定推力的70%,从而无法把美国的泛美-3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阿里安火箭第…  相似文献   

4.
航天简讯     
欧洲的工业家们认为,中国生产一枚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费用仅为500万美元,主要因为劳动力费用便宜。中国将发射3颗美国造的卫星,每颗索价约为3000万美元。▲瑞典政府决定,由瑞典航天公司(SSC)同芬兰,挪威的有关机构合作,经营Tele-X通信卫星(原计划为北欧联合卫星,后取消)。SSC将通过一家子公司经营电信业务,Tele-X卫星将在1989年3月或4月用阿里安运载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通过了日本、英国和法国使用国内卫星网并不干扰该组织卫星网的决定。日本的卫星网为“超鸟”  相似文献   

5.
欧空局是当今世界主要航天机构之一,过去30多年时间里它以阿里安系列运载火箭,尤其是"阿里安"4和"阿里安"5火箭建立了赫赫威名。随着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等国家运载火箭的发展,以及欧空局航天任务需求的变化,欧空局现有的"阿里安"5火箭已经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势在必行。欧空局当前主要使用"阿里安"5  相似文献   

6.
3日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宇宙2005照像侦察卫星。苏联进步40货运飞船在莫斯科时间4时46分离开和平号空间站后先进行了“形状记忆”材料试验,然后再入大气层。 6日下午6时29分,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用阿里安4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日本通信卫星JCSat-1  相似文献   

7.
阿里安火箭第36次飞行失败,损失了日本的两颗通信卫星——超鸟1B和BS-2X。这次失败总计损失3.06亿美元。保险公司又遭到一次打击。 BS-2X卫星的保险金额为9000万美元,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投保。这颗卫星入轨后,才向日本广播协会在轨交付。超鸟1B卫星的保险金额为2.16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为卫星和发射保险,另外6600万美元是向S3R公司(阿里安公司的保险子公司)投了再发射险。超鸟1B卫星本身的保险额为8400万美元。卫星发射保险行业近两年获得了2亿美元的收益。从1987年9月到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天飞机和欧洲阿里安火箭在过去两年发射卫星竟争中,航天飞机成功六颗,失败三颗,而阿里安发射十二颗卫星,全部成功。现又揭开第二轮竟争序幕。在阿里安四次商用结束之后,到1987年底向阿里安空间公司预订登记发射的卫星有25颗,收入六十四亿法朗。日本宣称,从1992年至2000年之前,将用 H2运载火箭参加美国和欧洲竞争发射卫星之战,争取发射80颗卫星(包括本国卫星),大  相似文献   

9.
欧洲和美国之间的一场以卫星市场为目标的激烈争夺战开始了。1981年12月20日,欧空局成功地完成了阿里安火箭的第四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试验发射,把欧洲的海事通信卫星-A送进了轨道。经过4次试验后,阿里安火箭得到了应有的信誉。美国及欧洲的空间官员们认为,阿里安的成功加强了欧洲航空空间工业同美国的竞争能力,可使阿里安的成交额大幅度增长,打破了美国对卫星市场的长期垄断。  相似文献   

10.
7日中国在西昌发射场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卫星,22日卫星定点于东径87.5度。这是中国今年的首次卫星发射。 9日苏联宇宙1920卫星返回地面,这是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在轨道运行了20天。 10日苏联发射宇宙1923高分辨率侦察卫星。据报道,它用予侦察美国部队在洪都拉斯的军事演习。 11日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用阿里安3运载火箭发射了2颗卫星:天网3R通信卫星与Telecom-1C卫星。这是阿里安运载火箭今年的首次卫星发射。苏联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8颗战术通信卫星,代号宇宙1924~1931。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2月12日,阿里安5ES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了4颗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即"伽利略"19-22,使"伽利略"在轨导航卫星数量增至22颗。这是阿里安5火箭第二次发射伽利略卫星。按计划,阿里安5ES火箭还将在2018年7月以一箭四星方式为"伽利略"项目再发一次。之后伽利略卫星由新一代阿里安6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俄制联  相似文献   

12.
阿里安空间公司新上任经理戈高在介绍最近与日本卫星通信公司签订的“超鸟-C”卫星发射合同时说,尽管阿里安火箭在1990年8月22日的第36次发射时发生爆炸,但并不影响阿里安火箭的发射业务。可以说,1990年阿里安空间公司的发射业务仍然不错,而且还获得几项新的发射合同。他又说,阿里安空间公司的发射合同一直排到1994年。但以后,便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因为到1994年以后,每年国际上要发射的卫星稳定在18~20颗,要发射的卫星数目少,当然竞争激烈,再加上苏联和中国以非市场发  相似文献   

13.
1日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与美国休斯飞机签订了一项新的卫星发射合同。阿里安公司将在1992年和1993年,用阿里安运载火箭为休斯公司发射两颗电视与通信卫星——Galaxy 4和6。这两颗卫星的寿命为12年,载有24个C波段和24Ku波段的转发器。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入轨后不久便释放了一颗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归美国国防部所有的秘密军事卫星。 3日格林威治时间1时05分,苏联2月28日发射的“进步M-3”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  相似文献   

14.
1991年4月 1日美国大力神4型运载火箭使用的由Hercules宇航公司制造的一枚改进型固体火箭助推器,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实验场点火试验时发生爆炸。 4日格林威治时间10时45分,苏联从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用一枚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了3颗Glonass民用导航卫星:宇宙2139、2140、2141。 5日巴黎时间1时33分,欧洲航天局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用阿里安-4型运载火箭将一颗重2923公斤的加拿大Anik E2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的建造、发射和保险费共约3亿美元。入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天飞机进入到商业飞行阶段,美国的一次使用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将急剧下降。但是主张继续使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的德尔它和马丁马丽埃塔的大力神34D运载火箭的人说,这些一次使用的运载火箭还应继续使用下去,因为它们可以和欧空局的阿里安相竞争。下面是美国的一次使用运载最近几年的发射安排:  相似文献   

16.
据《德意志论坛报》8月16日报道,西方无论是美国或是西欧,其发射活动似乎又重新开始。美国航宇局开始调试“发现”号航天飞机,准备于明年夏季发射升空。经过长期争论,美国航宇局已与洛克韦尔公司就建造第五架航天飞机签订了合同。欧洲也显示了再次向空间进军的迹象,目前“阿里安”点火时遇到的麻烦已消除。“阿里安”运载火箭的下一次发射目前计划于9月进行。  相似文献   

17.
1986年9月5日,阿里安空间公司公布了1987年—1989年阿里安运载火箭发射时间计划。据该公司说,这张发射时间表是暂时性的,因为运载火箭第三级曾发生过三次故障,还需进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H-Ⅱ火箭是日本自己设计、自1983年开始研制并准备参与国际发射市场竞争、可与阿里安-5运载火箭相媲美的大型运载火箭。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对H-Ⅱ火箭的研制和进展情况非常关心,日本对自己的这一计划也抱有很大希望。然而,连续4次发动机故障使NASA的专家们忧心忡忡,特别是1991年8月9日试车时,发动机爆炸,三菱重工的一位技师当场丧命,使人们对H-Ⅱ能否按期发射打了个大问号。三菱重  相似文献   

19.
阿里安空间公司9月11日宣布,1993年阿里安运载火箭将从法属圭亚那的欧洲圭亚那航天中心进行6次发射。火箭的有效载荷包括私人运营的通信卫星,西班牙、印度、墨西哥和泰国政府的卫星,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卫星;还有4次发射是使用阿里安辅助有效载荷结构与主卫星一起发射的微型卫星。所有发射均使用阿里安4型火箭。1993年计划要发射的卫星预定的发射时间如下: ①西班牙卫星1B(Hispasat 1B)和印度卫星2B(Insat 2B),3月或4月;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航天发射市场和需求的变化,各国都将现役主力运载火箭的进一步升级提上了日程,作为下一代运载火箭服役前的过渡性措施。为便于读者对近年运载火箭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本刊特编撰有关欧洲"阿里安"5"、阿里安"6火箭,日本的H-II、H-III火箭及印度ULV运载火箭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