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的奥林匹斯卫星是一颗试验型通信卫星,于1989年7月由阿里安运载火箭射入轨道,10月份正式投入工作。卫星耗资8.4亿美元,工作寿命5年,用来试验直播电视传输、视频会议和专用商务通信技术。 1991年初,卫星太阳电池输出功率突然下降。据欧空局官员披露;星上电源故障可能是驱动太阳电池翼的部件出了毛病。为了挽救这颗卫星,2月6日欧空局成立了故障调查小组,以便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具体补救措施。位于意大利福齐诺的欧空局卫星操作人员还介绍说:突然下降的卫星电源曾在1月28日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时间只持续了大约60秒钟。随后,地面控制人员发现:两个太阳电池翼中的一个已不能随着太阳指向转动。地面人员曾试图利用人工控制太阳电池翼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结果失败了。因此,欧空局官员认为是:电源系统的“定  相似文献   

2.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电源系统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电源系统的两种基本结构框架 ;分析了这两种结构的电源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推导出了基于单圈能量平衡和多圈能量平衡的计算公式。以一个算例验证了该算法 ,并计算出所需太阳电池阵的面积和蓄电池组的容量 ,最后进行了能量平衡分析 ,得到了单圈或多圈能量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绝大多数人造地球卫星的电源均采用电池阵。它们在轨道上受到宇宙辐射,特别是高能电子和质子的辐射,会造成严重损坏。但是,采用激光退火技术,可使之恢复原效率的95%。目前,已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对受辐射损坏的太阳电池进行了再生试验。自1958年发射第一颗装有太阳电池的卫星至今,太阳电池只采用被动式防辐射技术。第一次采用的被动式防辐射技术,只是在太阳电池表面上涂一层能截断低能带电粒  相似文献   

4.
太阳电池阵极月轨道在轨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极月轨道上太阳电池阵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该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各外热流的确定方法.以此为基础,对太阳电池阵进行在轨温度数值模拟,得到月球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外热流以及温度的周期分布.计算结果与地球卫星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明确了月球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外热流以及温度的周期分布特点,为月球卫星上太阳电池阵以及整个卫星的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通信卫星V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第五代卫星。其主承包商是福特空间及通信有限公司。主要的子承包商有:梅伯布(MBB)公司,负责卫星的太阳电池阵和姿态控制分系统;斯尼亚斯(SNIAS)公司,负责结构和温控系统;麦尔可(MELCO)公司,负责电器设备的制造。国际通信卫星V是三轴稳定卫星,设计寿命为7年。卫星本体为1.65米×2.01米×1.77米的长方体;电器设备及推进系统装在本体内。装有天线的塔式构架在轨道上指向地球。在轨道上太阳电池阵展  相似文献   

6.
神舟七号微小卫星伴随飞行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舟七号 (SZ-7) 载人航天任务中释放的一颗微小伴随卫星 (BX-1), 首次开展了卫星在轨释放、对飞船观测和对轨道舱接近及绕飞等技术试验. 该卫星首次进行了GaInP2/GaAs/Ge 中国产太阳电池阵、锂离子蓄电池、微型液氨推进模块、小型化姿态跟踪控制模块、双焦距一体化可见光相机及小型化USB 测控应答机等技术验证. 本文介绍了SZ-7 微小卫星的设计方案, 讨论了形成稳定伴随飞行的轨道设计等技术, 并根据卫星在轨运行情况对试验任务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高功率、长寿命的飞行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空间飞行器(以下简称卫星)的电源发生器是采用可伸展的、对日定向的太阳电池帆板。这种太阳电池帆板利用的是某些伸缩机构的弹簧激活原理来展开折叠的贴在卫星两侧(或周围)的帆板。通常,折叠在星体表面的太阳电池压板直接为卫星转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电池阵定向控制的必要性及控制方法的概述随着大型地球观测卫星的观测手段多样化,旋转执行机构的采用以及轨道观测寿命的增长,对星载电源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传统的银锌电池已很难满足卫星供电要求.于是,不但通信卫星,而且长寿命地球观测卫星也出现了采用太阳电池供电的趋势.为充分发挥供电效率,须考虑电池阵对日定向控制问题.对地球观测卫星来说,大致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定向  相似文献   

9.
卫星电源系统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卫星电源系统配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是减轻电源系统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太阳则步轨道卫星为背景,对四种典型的直接能量传输方式的电源系统配置建立了能量传递图,推出了能量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电源系统的质量功率比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以降交点地方时,高峰功耗与长期功耗比和光照区与星蚀区负载长期功率比为设计变量,通过算例对这四种DET方式进行了优化分析比较,归纳出电源系统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期号页数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4855几J曰a八曰︶户ng曰月q1儿O自Q曰O八︸h,尸,土,J工办,自户n44卫星轨道维持方法空间交会对接技术n:k(G)/m系统可靠性最小高度变化轨道密集测向资料轨道改进的条件方程和加权处理重复使用的并不都是经济的空间站先进的推进技术地球资源卫星轨道设计卫星瞬态温度场的计算分析星一地路径雨致衰减特性及其对卫星系统设计的可能影响飞行动力学nU CU119曰3 45辐射换热系统温度场的渐近特性研究大气密度变化对卫星返回轨道参数的影响利用Schambcr此模型计算凸体的气动力矩 测控技术和数据处理卫星指令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6月19日阿里安将欧洲气象卫星-2和印度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同时送入转移轨道。27日印度宣布它的卫星已进入同步轨道。但两块太阳电池帆板中有一块未能展开。此卫星自77年开始研制,79年底结束,周期两年多。卫星上装有两台C波段转发器,600条话路;三轴稳定;起飞重量670公斤,轨道重量352公斤;最大输出功率241瓦;EIRP值为31.5分贝瓦。设计寿命两年。为研制此卫星向欧美各国采购的关键设备主要有:行波管(美)、太阳电池帆板(美)、帆板驱动机构(英)、蓄电池(法)、姿控用的动量轮(西德)等。  相似文献   

12.
低轨道航天器高电压太阳电池阵电流泄漏效应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种简化的太阳电池阵结构模型基础上, 利用太阳电池阵电流收集经验模式,基于电流平衡, 建立了一种计算低轨道航天器高电压太阳电池阵在等离子体环境中电流泄漏的方法. 利用该方法, 对高电压太阳电池阵电流泄漏效应与低轨道等离子体环境、电池阵电压、电池阵裸露金属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轨道高度增加, 电流泄漏引起的电池阵功率损失迅速下降, 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为电离层等离子体密度最高的300~400 km高度的轨道区域; 电流泄漏引起的功率损失与太阳电池阵电压呈指数关系, 电压越高功率损失越大; 200 V以下的电池阵功率损耗较小, 远低于电源系统总功率的1%;电流泄漏与太阳电池阵裸露金属导体的表面积呈正比关系, 因此, 通过减少太阳电池阵裸露面积, 可以降低电流泄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希舜 《国际太空》1992,(10):12-13
原定1993年夏季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用H2火箭从种子岛发射中心发射技术试验卫星-6卫星,现因LE-7发动机屡出故障,推迟一年发射。卫星尺寸2米×2米×2.8米,太阳电池翼展开后跨度约30米。卫星重两吨,设计寿命10年。这颗卫星花了6年时间才制造出来。它是至今日本自己研制的第一颗重型静止卫星。卫星远地点发动机采用双组元液体燃料,姿态控制和轨道保持使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标准太阳电池标定方法分为高空标定与地面标定,地面标定方法已纳入国际标准。地面标定由于操作简便、标定结果较为精准目前被广泛应用。太阳电池标定结果准确与否对航天器电源系统姿态敏感期、地面环境模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太阳电池地面标定方法展开研究,根据国家标准中地面标定方法原理研制了便携式、高准确度的地面标定测试设备,包括准直孔、太阳电池托盘、太阳跟踪器等标定装置,使地面标定过程简易化,对航天用太阳电池地面标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嫦娥二号”(CE-2)卫星进入环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李萨如轨道后卫星喷气卸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光压力矩辅助卫星太阳电池翼角度调整进行角动量管理的方法.在轨试验表明,太阳光压强度足够对飞行在L2点环绕轨道上的CE-2卫星进行角动量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动量轮在轨喷气卸载的次数,有利于CE-2卫星的轨道维持.  相似文献   

16.
空间飞行器电源系统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反映了国际上飞行器电源系统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太阳电池阵、蓄电池联合电源系统,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和核反应堆的空间应用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故障安全设计是确保同步轨道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然后简要描述了国内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综合国内外调研状况,对未来中国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期为中国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切实提高中国同步轨道卫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直接电视广播卫星是在通信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卫星技术的要求比通信卫星苛刻得多。如何设计出价廉物美、重量又能低干1,000公斤的直播卫星呢?西德有关部门预先研究了四项先进技术。它们是:统一推进系统,先进的姿态测量和控制系统、轨道控制的离子推进器和超轻重量的太阳电池阵。如果把这四项技术用干西德直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深空探测任务电源系统发展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后续月球极区探测、小天体探测、火星探测、木星系探测深空探测重点任务,在梳理分析每个探测任务约束的基础上,提出电源系统的具体需求;对上述4个方向的深空探测任务的电源系统需求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任务的电源系统主要发展建议,具体包括宽温度和光强适应性、抗辐照的太阳电池阵,轻小型智能化的电源控制装置,高功率密度的电源系统MPPT拓扑;最后对同位素温差发电技术进行了发展展望,为后续深空探测电源系统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于2000年用H-2A火箭发射新型地球观测卫星——陆地观测技术卫星(ALOS)。ALOS是一颗装有大型单翼太阳电池帆板和天线,采用三轴控制方式,重3900kg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高度为700km,轨道倾角为986,轨道周期为101分钟。它也是自日本1987年和1990年发射海洋观测卫星MOS-1a和MOS-1b,1992年2月发射地球资源卫星(JERS-1),1996年8月17日发射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ADEOS-l),以及1997年发射的一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1999年发射ADEOS-2之后所开发的第7颗地球观测卫星。ALOS载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