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两级串联式地空导弹的分离过程,分析了导弹分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推导了串联导弹分离相互作用力和分离安全稳定域的计算公式,指出了分离计算情况的选择原则,最后,根据某导弹具体设计情况,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级间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松  郭凤美 《宇航学报》2002,23(4):47-51
本文对一种含固体燃气发生器的级间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分离的总体方案,建立了级间段气体压强瞬变的数学模型和导弹两级的运动模型,并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对级间段充气过程进行了模拟。简要介绍了固体燃气发生器的设计,并给出燃气发生器装药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对某型号导弹的计算,证明这种级间分离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导弹飞行过程中存在扰动因素影响时两级轴线出现偏差的情况,建立了无滚转导弹的偏差分离模型。基于此模型,对常风、发动机推力偏差、连接误差等3种扰动下的导弹级间分离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仅存在垂直风影响时,导弹俯仰角增大较多,分离过程时间减少,发动机推力正偏差和横移加快弹体分离,发射时助推级俯仰角不变,不同主级连接误差对分离过程时间影响微弱。计算结果与飞行力学理论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偏差分离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导弹飞行中的异常现象、地面维修的导弹故障履 及个人经验,运用演绎法建立了以热分离失效为顶事件的热分离故障树(HSFT)。进行了定量计算,对系统失效概率和可靠性作出了评价。在部分的训练打靶中,该HSFT应用于××枚导弹的发射前检查和维修中,提高了维修质量,使导弹发射后的飞行过程达到100%的热分离成功。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数容积障碍法(FAVOUR)、不可压缩Navier Stokes方程、RNG  k ε 湍流模型和VOF函数,建立了自由液面模型并与六自由度运动方程联合求解了运载器式潜射导弹的水面分离运动。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进而对不同海况条件以及出水角度下潜射导弹的水面分离运动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运载器与导弹的质心位置、姿态角和轴向速度均处于稳定和发射安全允许范围内。但随着浪高的增加,导弹姿态角散布范围也明显增大。在5级海况下,运载器与导弹俯仰角的峰值达到22°。此外,相同海况下,若控制运载器以10°倾角出水,导弹分离后最终可以获得接近垂直的姿态。本文的数值分析方法能有效地用于预测运载器式潜射导弹水面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号导弹操纵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详细阐述了建模的过程与方法,并与静力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说明该导弹操纵机构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失效分析方法,文章确定了某钢球式火工分离装置各组成部件的强度最薄弱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进行了受力分析与最大承载力计算,通过计算得到了外筒壁厚与钢球直径的尺寸设计是影响分离装置总体载荷强度的关键。同时,对火工分离装置进行了分离能力与承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强度计算能准确估算出分离装置最大承载力,为类似航天器火工装置的尺寸设计以及小型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导弹折叠翼展开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健  陆凯  张铎 《上海航天》2001,18(5):1-5
通过建立等效动力模型得出导弹弹翼展开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而对弹翼展开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针对某型飞航导弹的折叠弹翼展开过程,对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该方法可用于 飞行器分离机构,展开机构和折叠机构等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回路调参与气动的关系;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某导弹动力系数和传递系数的变化情况,表明某导弹控制回路调参效果不佳并非气动问题所致;讨论了某导弹与定型弹气动特性的主要差别,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神舟飞船逃逸救生分离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神舟飞船建立了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大气层内逃逸飞行器与返回舱分离过程中前、后体气动特性,对不同马赫数、前体攻角、前体与后体滚动角,计算前、后体的相对运动,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后体是否飞离前体尾流区,为飞船应急救生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导弹级间热分离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怀宇  张铎 《宇航学报》2005,26(4):509-513
级间热分离具有改善和提高继续飞行级的稳定性和入轨精度而被固体弹道式导弹广泛采用。以某导弹级间热分离为研究背景建立了分离动态方程,基于ADAMS平台进行了参数化模型的分离动力学仿真分析,协调、选择级间分离的各种参数,阐述了级间热分离需考虑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合理选定导弹级间热分离时序的有效途径,不仅可提高分离系统设计、分析和校核过程中的条理化和清晰度,而且为实现分离系统设计与仿真的精确化、可视化、组合化和通用化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傅德彬  王飞  王新星  韩磊 《宇航学报》2016,37(4):488-493
针对火箭、导弹储运发射箱前盖快速开启、可靠分离的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利用弹簧储能的低冲击弹射式发射箱前盖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方案各部件在分离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建立前盖分离和抛落的理论模型,对箱盖分离轨迹进行计算分析。为优化设计参数,利用实验设计方法(DOE)和响应面法(RSM)对影响前盖抛落距离的储能弹簧刚度、有效作用距离以及活动冲击部件的斜板倾角等进行优化分析,获得满足可靠分离判据的优化结果。最后利用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虚拟样机试验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校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某新型导弹级间分离方案,结合级间冷分离和级间热分离的优点,采用固体燃气发生器和反推发动机作为分离能源,提出了合适的分离方式和分离时序。建立了分离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碰撞检测模型,在分离仿真时考虑反推发动机推力偏差和下面级残余推力偏心和偏斜对分离的影响,还采用了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分离体运动范围,得到分离体在偏差干扰下运动情况,同时得到了分离危险时刻中心点相对横移范围,打靶仿真中没有出现碰撞现象,分离体的相对运动在分离要求范围内,说明该分离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导弹包装箱的特点,利用CAE技术对导弹包装箱进行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不但为设计人员制定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而且开阔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使导弹包装箱的最终设计不但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实现了结构、质量等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导弹级间火工分离装置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目前已有的导弹级间火工分离装置进行了分类讨论,重点分析了爆炸螺栓、解锁螺栓、分离螺母、聚能切割索、气囊式炸药索、膨胀管等火工装置的原理及特点,对典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火工分离装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倪健  陆凯  张铎 《上海航天》2000,17(3):33-36
通过对导弹折叠翼展开机构的分析得出了可靠性分析模型。针对某型飞航导弹的折叠翼展开过程,运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的原理,对导弹折叠展开机的可靠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得出了导弹折叠展开机构可靠性分析的各种故障模式,以便对全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箱式发射的意义,说明,并建立了模型并推导出公式,例计算。对导弹采用不同的离轨、离箱过程进行了最后,根据导弹具体设计情况,进行了实  相似文献   

18.
为高效地判断导弹从载机分离过程的安全性,根据分离过程中导弹和载机的相对运动关系推导了判定载机-导弹分离是否安全的Schoch判据。采用"自由流模型+干扰模型"的气动建模方法,建立起了分离过程中的导弹气动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分离过程中导弹相对于载机运动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将这些参数代入Schoch判据中,进行分离的安全性评估。采用上述方法,对某三角翼载机外挂导弹分离过程进行了分离安全性评估,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统计能量分析法在爆炸分离冲击响应预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复杂结构的爆炸分离冲击问题,文章采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其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对切割索产生的连续载荷进行了离散处理,然后基于统计能量分析并结合虚拟模态综合法,对航天器分离过程中的冲击响应进行了预示。得到的结果符合爆炸分离冲击环境下结构响应特征及其传递规律,对航天器抗冲击设计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利用ANSYS Release7.0软件对某型号导弹发射车座架(铸钢件)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和过程,并得出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进行材料选型,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铸造缺陷、提高生产率,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