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太空》2013,(8):67
为了推动我国空间高分辨率光学遥感载荷的持续发展,促进空间光学遥感领域学科发展及专家交流,拟定于2013年11月中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空间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交流会议。该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空间光学遥感载荷领域相关专家到会作特邀报告,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学生认真撰写论文,积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有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有效载荷专业组,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昆明物理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2.
ATS中的仪器可互换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仪器可互换技术是ATS(Auto Test System)的发展方向,当前仪器可互换功能的实现包括基于SCPI、IVI、COM、ATLAS等几种方法。讨论了基于SCPI和基于COM技术的仪器可互换系统的仪器可互换基本原理,并详细讨论了基于动态链接库显式链接技术的仪器可互换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仪器可互换原理。  相似文献   

3.
太空新航线     
<正>NASA用激光束回传视频6月5日,美国航宇局(NASA)利用一台新型激光通信试验仪器把一段高清视频从国际空间站传回地面。这台被称为"激光通信科学光学有效载荷"(OPALS)的仪器是4月20日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运到站上的。在6月5日的试验中,它只用3.5秒就能把时长37秒、名为"世界,你好!"的一段高清视频成功传回一遍,最高传输速率达到50兆比/秒,而传统技术下载需花至少10分钟。试验共持续了148秒。NASA称,OPALS一类的光学通信工具采用聚束激光能量来传输数据,速  相似文献   

4.
有光学遥感图像超分重建方法主要是生成视觉上令人满意的图像,并未考虑后续目标检测任务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应用到目标检测中。基于此,提出了面向目标检测的双驱动自适应多尺度光学遥感图像超分重建方法,将超分重建网络和目标检测网络结合起来,进行联合优化。针对光学遥感图像的特点设计了自适应多尺度遥感图像超分重建网络,集成选择性内核网络和自适应特征门控单元来特征提取和融合,重建出初步遥感图像。通过提出的双驱动模块,将特征先验驱动损失和任务驱动损失传到超分重建网络中,提高目标检测的性能。在UCAS-AOD和NWPU VHR-10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与5种主流方法进行比较,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和平均准确率相较于FDSR方法分别提高了1.86 dB和3.73%。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综合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5.
未来的对地观测遥感系统将朝着完全新的方案、新的技术方向发展。其中包括:新一代的混合和单片式多光谱红外、可见光电耦合器件(CCD)的推扫型阵列。这种阵列具有全反射宽视场光学特性,采用具有内在配准和星上数据压缩技术的先进光谱分离技术。美国航宇局在这一迅速发展的技术领域里的主要工作就是研制多光谱线阵(MLA)传感器。MLA整个计划包括传感器研制、飞行论证、飞机数据收集和航天飞机技术验证飞行在内的辅助研究工作,并进行实际对地观测研究。传感器的研制和航天飞机的飞行实验将是确定九十年代新型遥感仪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使用英国多单元联线干涉网(MERLIN), 及美国甚大阵(VLA)对河外射电源进行了多频观测, 获得了亚角秒分辨率的图象. 使用自核准技术及洁化技术, 改善了成图的动态范围. 哈勃空间望远镜(HST), 也对该河外射电源进行了光学观测. 本文介绍了射电图和光学图进行重叠的方法, 用以比较射电发射的等离子体和光学线发射云之间的物理联系.   相似文献   

7.
鲁棒的红外小目标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棒的红外(IR)小目标检测是自动目标检测的关键技术,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一直是业内研究热点.为了能有效地检测红外小目标,对红外小目标若干表观特征及其视觉显著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图像块统计序对比度(MOCIP)的红外小目标视觉显著性鲁棒检测方法,采用两步级联多尺度图像块统计序对比度算法抑制背景和噪声,提升目标强度,获得红外小目标显著性图,并利用自适应阈值实现目标检测.本文详细给出了红外小目标视觉显著性的检测算法,使用红外小目标图像对检测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克服噪声和复杂背景的影响,有效地对红外小目标视觉显著性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光学杠杆式仪器,如:光学比较仪、超级光学比较仪等是常用的计量仪器,把光栅装于物镜焦面上,由标尺光栅的象和指示光栅实物形成“莫尔”条纹,以光电元件转变为电信号,就可以实现数字显示。光学杠杆式仪器数字化的优点是由于具有较高的光学杠杆放大率,因此可以用粗光栅实现高分辨率,而且光栅刻划误差对仪器精度的影响大为减少。但是光学杠杆式仪器数字化的难度较大,这是由于反射镜偏转时使用了物镜与照明光束的不同部位,象差与亮度的变化引起电信号幅值、直流电平与相位的变动,而且信号的频率较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须要严格控制物镜的象差;采用适当的光栅参数与结构,以及会聚光照明,现已研制成功的光学杠杆式仪器数字化的实例,有光学杠杆放大率为100~x与31.25~x、分辨率为0.1μ的数显光学比较仪,以及光学杠杆放大率为312.5~x、分辨率为0.01μ的数显超级光学比较仪。  相似文献   

9.
一种无人机通用综合检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增强无人机系统检测控制设备的通用性,提高检测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PXI)总线及虚拟仪器(VI)的无人机通用综合检测系统.针对无人机系统工作的特点,从功能设计、体系结构、软硬件设计等方面对该系统的通用性进行了探讨.该系统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硬件设计采用PXI体系结构,软件以LabWindows/CVI作为开发平台.通过配备不同的接口适配器和对软件参数设置进行相应更改,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无人机电气、舵机、发动机、起飞和回收等系统检测.同时提供矩阵输出,利用系统资源满足无人机各种信号测试/激励的需求.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复杂型号无人机的地面综合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光学自主导航技术已成为深空探测计划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已有研究, 多侧重于光学自主导航技术在深空探测巡航段或是对小行星探测接近段中的应用, 而关于大行星探测接近段光学自主导航技术的研究比较少. 结合中国即将开展的火星探测计划, 研究了探测器在火星探测接近段中利用火星进行光学自主导航的整个过程, 提出了适用于接近段的动力学模型、光学观测模型及自主导航滤波算法. 通过对自主导航系统的可观测性分析, 证明了仅利用火星光学信息进行自主导航的可行性. 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在接近段, 整个光学自主导航的持续时间约为40h. 在自主导航的最后5h内, 滤波结果稳定, 探测器的总体位置误差在40km以内, 速度误差在0.25m·s-1以内. 计算结果的精度满足实际任务需求, 对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日本科技厅、宇宙开发事业团和邮政省决定,在实验用数据中继跟踪卫星(ED—RTS)上搭载邮政省的广播通信联合卫星(BCTS)上的工作仪器。在宇宙开发委员会的卫星系列分析会上,对通信卫星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作了详细研究。结论是削减EDRTS的工作仪器,搭载BCTS工作仪器,并开始在概念研究阶段进行具体研究。 EDRTS采用技术试验卫星6的技术,中继对地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和日本舱(JEM)的数据。为搭载BCTS工作仪器,将EDRTS的星间通信仪器双系统改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流量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流量计量仪器已经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高精度、易安装、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特性为航天器在轨推进剂计量带来了新的思路.超声波的反射特性使得该装置也可作为推进剂管路内流体状态的监测及故障诊断的有力工具.简介了超声波流量计的原理及发展,分析了该装置对航天器推进系统的计量及检测的适用性,并针对该项技术在中国航天器推进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国防科工委长、热、力计量一级站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角度学组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期角度计量测试技术讲习班于1987年8月6日至9月6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参加学习的有44个单位的68名学员。开设的课程有:精密轴系回转精度测量;光栅测角仪器;角度计量在工业中的应用;自准直仪和光学测角仪器等五门课程。  相似文献   

14.
高分四号(GF 4)是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光学面阵遥感卫星.简要综述了国外该领域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高分四号卫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主要特点,包括全星敏转移轨道技术、姿态小角度步进机动与快速稳定、以及阳光规避技术,并结合实际飞行情况介绍了上述技术的在轨验证情况,最后对后续该领域技术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微颗粒表面磁控溅射镀金属膜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成功地在微颗粒表面沉积了金属铜膜和金属镍膜.利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仪器对其表面形貌、膜厚和组份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不同的沉积条件对薄膜结晶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溅射镀膜时,通过控制微颗粒的运动方式,可以在微颗粒表面镀上均匀性好、附着力强和致密性好的金属膜.溅射时间越长或溅射功率越大或装载量越少,都有利于薄膜结晶.   相似文献   

16.
覃育 《飞碟探索》2007,(5):40-41
为了充分利用好手中的天文观测仪器,即使作为一个业余天文爱好者,也有必要掌握一些有关天文望远镜系统的基本光学常识.  相似文献   

17.
功率和能量是微弱激光的两个基本参数,激光功率和能量测量一直是微弱激光参数计量中最基础的研究工作。文章总结了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以及中国国家计量院(NIM)在微弱激光功率能量计量方面的技术现状,重点介绍了国防科技工业光学计量一级站在微弱激光功率能量计量方面已具备的条件,详细说明了所采用的测量原理以及所达到的测量范围和测量不确定度等技术指标。提出了微弱激光功率和能量计量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30日,由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大口径光电自准直仪”以其优化的光学设计、良好的动态测角性能、先进的校准技术,顺利的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仪器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了同类仪器的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XY-SAS(Xu & Yan Scale Adaptive Simulation)模型通过在SA(Spalart-Allmaras)模型耗散项的湍流尺度中引入基于平均涡量的冯卡门长度尺度,在不稳定流动区域具有类似LES(Large Eddy Simulation)的计算性能,且不存在DES(Detached Eddy Simulation)方法中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与LES的交界面问题.由于SAS类模型预测的湍流能谱存在高波数衰减不足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在湍流尺度中引入网格尺度作为限制器.采用不同形式的网格尺度限制器构造了3种XY-SAS模型,对Re=3 900的圆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与DES及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网格尺度限制器对XY-SAS模型的计算性能有较大影响,以最小网格间距作为高波数衰减限制器是较为合理的选择,此时模型对于大分离流动能够达到DES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热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材料体系和典型应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利用光学天线调控热探测器像元的光谱响应、实现多光谱窄带探测的技术路线。首次提出了将基于光学天线的多光谱窄带探测器用于非色散红外光谱法(NDIR)进行多种气体传感的应用场景,以摆脱对窄带滤光片的依赖;针对八种典型的危害性气体(H2S、CH4、CO2、CO、NO、CH2O、NO2、SO2)的特征吸收波长构建了多光谱窄带探测器阵列,并采用NDIR进行了单一气体检测,由实验测得的气体检测下限与商用NDIR气体传感器的检测下限相当;发展了从多个窄带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组合反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浓度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NDIR多组分混合气体实验验证。结合商业案例,分析了超构材料多光谱窄带探测技术在固体、液体、气体等形态的物质成分分析中的实用价值,展望了其在国防军事、工业化工、食品安全及污染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