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我们对美国七个公司(ARINC航空无线电公司、BENDIX航空电子公司、VICKFRS液压附件公司、TCM小发动机公司、BEECH小飞机公司、CESSNA小飞机公司、KING RADIO电子仪器公司)的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进行了考察,另外还访问了通用飞机制造商协会GAMA、联邦航空局FAA总部和FAA在KANSAS CITY的小飞机适航批准中心。通过考察和访问,我们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用航空》2008,(10):86-86
2008年10月7日,是卡莫夫公司成立60周年的日子。时至今日,卡莫夫(KAMOV)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知名直升机公司,设计了大量了的安全可靠、工作性能优秀、独一无二直升机。公司名称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成立五年以来,在转包生产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集团公司所属的企事业单位成为国际一流的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制造商,已与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庞巴迪公司、达索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法国斯奈克玛公司、柯林斯公司、史密斯公司、空中加油公司等数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为这些公司生产了各类零部件。在这五年中,集团公司在转包生产交付额上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从1999年年交付额不足6000万美元,到今年年交付额预计达到近2亿美元。 转包生产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并正在成为集团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高潞 《国际航空》2011,(10):31-31
2006年,俄罗斯整合了包括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公司、卡莫夫公司、乌兰-乌德航空生产厂、喀山直升机厂、罗斯托夫直升机公司等在内的所有直升机企业,成立了俄罗斯直升机控股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对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领域进行了统一规划管理,推动了国内外市场发展。目前,他们已推出了多款直升机的新改型。  相似文献   

5.
11月24日,南航集团北方公司在沈阳召开干部大会,会上宣布了南航党组对北方公司领导班子的调整决定.南航集团副总经理、原北方公司总经理周永前做了离职前的讲话,南航集团刘绍勇总经理参加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北方公司新任总经理程勇、党委书记王焕来也在会上做了表态发言.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中国一航301所下北京凯普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公司研发、实施的黎明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验收评审。黎明公司副总经理许柏林等领导以及301所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所长童伟、凯普计算机公司副总经理刘增进参加了评审会。黎明公司网上办公自动化推进办公室主任宋瑞新主持了这次评审会,黎明公司发展部信息管理处处长蔡颖、经理部秘书处处长李秀分别介绍了网上办公系统建设情况、用户使用情况和该项目的执行情况。凯普计算机公司项目经理蔺文杰汇报了该项目的完成情况。黎明公司实施该项目旨在推进公司的流程再造和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黎明公司发展部信息管理处、经理部秘书处、技术中心计算机信息技术研完所积极主动配合凯普公司研发和实施人员,发扬无边界管理、无缝隙链接、通力合作的“两无一通”精神,团结合作,使网上办公推进工作获得了成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航空港》2010,(9)
<正>8月10日,虹桥机场公司与沪港机场管理公司举行了沪港机场委托管理合同签约仪式,虹桥机场公司总经理孙立、沪港机场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李佳蕙代表双方签署了委托管理合同,标志着沪港机场管理公司已正式受托管理虹桥机场公司的相关区域和业务。集团公司领导吴念祖、何卫国、李德润、汪光弟,上海市有关委办局、民航华东管理局、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以及沪港两地机场相关领导共70余人见证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8.
1996年2月7日,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与美国联信公司在’96亚洲航空展上签订了合资协议备忘录。为中美双方欲在飞机刹车产品制造领域成立的合资公司建立了基本框架,明确了各参与方在未来合资公司中的股权分配,确定了建立合资公司的主要步骤及计划实施日程。根据这个日程,合资公司将在未来的两年内正式成立。而在这期间,美方  相似文献   

9.
简讯     
《航空制造技术》2012,(10):18+20+22+24
林左鸣访问德国ANECOM公司4月20日,中航工业董事长、中国航空研究院董事会主席林左鸣一行8人访问了德国ANECOM公司。林左鸣一行参观了ANECOM公司风扇/压气机性能测试实验室和发动机噪声实验室等有关实验设施。在听取了ANECOM公司总经理埃迪曼德阿勒斯博士关于公司技术能力的介绍后,  相似文献   

10.
当前 ,公司董事会的权力日渐扩大 ,成为公司组织机构的核心 ,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权已掌握在公司的董事会之手 ,而对公司董事会的监督问题也随之成为投资者、社会公众和法律界关注的焦点。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笔者针对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缺陷 ,提出了完善公司监督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