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刊讯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表一周年之际,2001年11月22日,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回顾一年来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介绍中国航天“十五”发展纲要,展望中国航天美好的明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0年11月22日发表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40余年来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份航天白皮书,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向国内外介绍我国航天事业创建40余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系统地阐述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原则、方针政策和发展目标,进一步表明中国航天将更加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  相似文献   

2.
《卫星应用》2006,14(4):17-1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2日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时隔5年多后第二次发表航天白皮书。  相似文献   

3.
美国空军自1947年正式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一支能“全球到达、全球作战”的空中力量。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空军决定在未来战争中将更多地依靠空间力量,由“航空”向“空天”转变,建立起一支快速、机动、高效的“天军”。 美国空军部长和空军参谋长最近联合签发了《航空航天:保卫21世纪的美国》白皮书。白皮书指出,美国空军将由现在的空战为主转变为既可空战,又可在太空作战的“航空航天一体化”的空军。这是美军第一次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确定建立本国“天军”的计划。现在,美国建立“天军”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胡杨 《航天》2012,(2):1-1
2011年岁末,中国政府发布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继2000年和2006年之后,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三部有关中国航天的白皮书。 白皮书是政府、议会等就重大问题公开发表的文件。发布航天白皮书,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凸显了中国航天进一步走向透明和开放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卫星应用》2006,14(4):10-16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2000年11月22日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发表的第二版关于中国航天活动的白皮书。通过这个白皮书的发表,回答国内和国际上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切,表明中国政府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重申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及和平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愿望,以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国际空间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7,15(3):31-39
分析了欧洲航天政策的制定背景,详细阐述了《欧洲航天政策决议》的出台过程和取舍。回顾了从欧洲航天白皮书到欧洲航天政策的历程,分析了已经解决的问题和遗留问题。分析了新通过的欧洲航天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对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的主要进展与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做了介绍和说明。白皮书发表当天,《纽约时报》刊登解读文章,中国航天务实而持续的进步让美国人嫉妒,但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出于和平目的开发利用外太空。虽然本刊并不完全赞同文章的某些观点,但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西方看法,还是进行了全文翻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和 《中国航天》2004,(3):36-39
2000年11月,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未来10年将开展深空探测研究,重点开展月球探测。  相似文献   

9.
《卫星应用》2004,12(2):29-34
2003年11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题为《航天:欧洲扩充过程中的新疆域欧洲航天政策行动计划》的白皮书,提出了发展欧洲航天的政策和行动,以此促进欧洲航天的发展。本刊编译了该白皮书的主要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述彭 《卫星应用》2004,12(3):1-3,31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了天地一体化;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并重的建设方针,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也是贯彻五个“统筹”方针的重大措施。为此,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委曾组织专家咨询,针对我国遥感卫星的天地一体化的信息源和数据流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管理体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希望能理顺“铁路警察,各管  相似文献   

11.
《詹氏防务周刊》1984年11月24日报道:根据开罗防卫设备展览会陈列的样品,人们得知埃及将根据苏联的萨姆-2地空导弹,制造“早鸟”(Early Bird)导弹。据称,阿-英动力公司(Arab-Bri-tish Dynamics)将在1985年开始生产“早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揭示了我国21世纪的航天特点,对于巩固和加强中国航天的国际影响和政治地位,对于促进中国航天全面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对于加强全民族的太空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位一体长期以来,我国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一直处于由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广大应用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部门分别规划、分割管理的局面。航天白皮书首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0,(12):3-5
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题为《中国的航天》的白皮书(全文另发)。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副司长孙来燕。 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您能否简略介绍一下白皮书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白皮书是某些国家的政府、议会等公开发表的有关政治、外交、财政等重大问题的文件,因封面为白色而得名。随各国习惯和文件内容不同,也有用别的颜色的,如蓝皮书、黄皮书和红皮书等。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布关于中国航天发展政策的政府公告。白皮书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原则、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和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6,(11):10-1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6年10月12日发布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2000年11月22日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发表的第二版关于中国航天活动的白皮书。这一白皮书的发表,回答了国内和国际上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切,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重申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及和平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愿望,以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国际空间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日本“隼鸟”小行星探测器在轨运行成果及其后续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介绍了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及其在轨运行情况;重点阐述了“隼鸟”在工程和科学领域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描述了“隼鸟”的后续计划。  相似文献   

16.
崔志 《卫星应用》2005,13(4):42-53
本报告是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分部撰写的技术分析报告。在简要回顾日本航天前25年(1969~1994年)发展史的基础上,报告重点剖析了最近10年(1994~2004年)日本航天活动事故频发的原因,评述了日本航天组织机构、航天预算、军事航天计划及其航天产业,最后对日本航天未来发展可能选择的4条道路及其后果进行了逐一分析。报告中多次提到日本即将出台的航天政策可能是指2005年4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向日本政府提交的总投资达570亿美元的《2006~2025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长期规划》。这项太空探索规划宣布日本要在2015年前实现机器人探月,2025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太阳能研究基地的宏伟目标。 本报告虽然是一篇为日本航天“把脉”会诊的研究报告,但报告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结论或经验教训,不仅对我们了解日本航天及其产业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航天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是中国政府首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公开介绍中国航天的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白皮书的发布是中国航天史的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里程碑事件。本文介绍了白皮书中一些重要的新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大航天”的内涵、不同领域在航天活动中的作用和定位等,并简要阐述了由此引出的航天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民用航天近期发展思路和规划等。  相似文献   

18.
F-18战斗机问世四年之后,1982年末,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F-5G战斗机正式定为F-20战斗机。当时人们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中间缺了F-19,F-19是什么飞机?享有国际权威的詹氏飞机年鉴,在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名下,很简要地介绍过F-19;英国的《战略与防卫》杂志,1985年1月号登载了F-19战斗机的三面图和简单说明;日本的航空杂志,([航空]和[航空情报]),1985年4月和6月号也相继透露了一些信息,进一步澄清了F-19系“隐身”战斗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题为《中国的航天》的白皮书(全文另发)。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副司长孙来燕。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您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0,(4):79-79
据美国《国防杂志》2010年6月22日报道,在即将出台的美国防部姿态评估中,将认可更小、更快速人轨卫星的“作战及时响应型太空”(ORS)概念。1)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受到推崇。在国防部副部长林恩将向国会提交的《太空姿态评估报告》中,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将是其中的重点部分之一。林恩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