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调是广西民间生活的生动反映,也是民间智慧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表现,具有多重价值。传承、保护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彩调,仅靠彩调在民俗旅游方面的功利价值是不够的。挖掘彩调的多重价值,加深对彩调的本体认识,也是十分有意义而且必要的。正确认识彩调的价值,更广泛地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觉,必将更有效地进行彩调的保护工作。文章从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着手,分析彩调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承、保护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彩调,除了外部的适度开发、振兴之外,从内探析彩调的本体价值,审视其艺术生命力,加深对彩调本体的认识,也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文章以彩调的审美内涵入手,从平民主题的彰显、娱乐文化的彰显和几"原生态"的彰显等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河北省是文化大省,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非遗的推广,让更多人知道这些非遗项目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能否寻找到更有效可行的措施就在于要紧跟时代需要,观察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时代脉搏。这是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数字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正是一个非遗推广的绝好机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并逐步了解河北省非遗项目。如今,物质需求得到高度满足,文化精神需求日益增高,这是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适合做文化推广的时代,更是一个文化信息数字化推广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概述广西壮锦发展沿革及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广西壮锦保护与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广西壮锦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珍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掀起热潮,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其中民间音乐的发展更是不可忽视,但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也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本课题以河北省廊坊市"胜芳花会"为例,通过对"胜芳花会"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社的音乐活动和生存状态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主要存在的情况和原因进行归纳探讨,力求客观的兼顾音乐学和民俗学两种视角从人文情怀培养和市民文化提高等方面进行深层的挖掘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研河北新民居建设中燕赵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一是引导村民树立传承燕赵文化的观念,二是将燕赵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三是政府和设计单位加强对民居建设的专业指导,以期为建设具有河北特色、传承燕赵文化、值得长久保存的燕赵特色民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全面迈进网络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和快捷的传播方式,拓展了教育空间,使教育工作更趋人性化,同时在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民族文化传承、学风建设等方面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的挑战和困惑。  相似文献   

8.
龙胜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的相结合,对于提升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旅游业、餐饮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民族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深层次的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意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是以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饮食文化资源在旅游领域中的开发为例,以此作为引子,对民族地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做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铜鼓是白裤瑶的神器和礼器,在白裤瑶社会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铜鼓是凝结白裤瑶民族集体意识的文化器物,并具有缔结社会组织的可能。丧葬仪式使白裤瑶铜鼓文化得以长久存续,而由此衍生的打铜鼓、跳铜鼓舞及民族民间习俗也被原生状地保存与传承。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对白裤瑶铜鼓舞、铜鼓民俗文化的田野调查,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白裤瑶的铜鼓崇拜进行了阐释,并以此延伸或拓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空间,期望获得更多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各行各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为了应付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保护民族工商业,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的对策,强调企业和政府必须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民族关键符号是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文化符号,在民族认同和族际认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广西是我国民族团结的“四个模范”,世代居住的十二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和睦相处,共生共荣。广西的民族关键符号体现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从民族关键符号的角度分析广西多民族和谐关系的原因主要有:广西原著民族的同源性和外来民族与原著民族族源的相近性、广西各民族文化内核的一致性、广西各民族宗教信仰上的相似性和文化性格的包容性等。  相似文献   

12.
置身竞争大潮,谁主市场沉浮?面对历史的发问,答案有目共睹——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正在成为市场争夺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发展,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质量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我们必须将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全面迈进网络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和快捷的传播方式,拓展了教育空间,使教育工作更趋人性化,同时在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民族文化传承、学风建设等方面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的挑战和困惑.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壮族嘹歌曾经是历代壮族劳动人民的时尚之歌,亦是不同历史时期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的积累传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原生态壮族嘹歌的土壤正在流失,造成这种局面的发生包括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从当代音乐流行趋势看,民族与流行的融合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原生态壮族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将成为壮族嘹歌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窗花是智慧的中国人民装饰民居的重要艺术手段,河北地区窗花作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点。本文以河北地区窗花作为研究对象,从使用功能、装饰形式和着色工艺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和艺术特点分析总结,期望该民间艺术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立国安邦之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建立之初,就与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国防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军工队伍也在长期的国防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军工文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充分反映了军工队伍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标准。廊坊市的公共设施景观规划应“以人为本”,有效地结合廊坊“龙凤文化”的历史文化传承,从中体现出高尚的城市品质、精致生活环境、优雅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面临社会变迁的挑战,社会变迁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有不利影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改进对策有:巩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渠道和拓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是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前提,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动力,通过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实现民族地区人口集聚、产业融合、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以及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动态过程。在对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过去的20世纪,由于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科技创新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必将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而民用航空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