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特种纺织技术实现了几种用纤维束连接的点阵结构织物,建立了模型细观结构的参数关系;对点阵结构的细观结构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对点阵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小妮 《飞机设计》2008,28(3):13-15
提出了一种将代理模型用于机翼结构外形优化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建立结构分析代理模型的过程,包括确定设计变量及取值范围、生成试验设计点、建立参数化结构模型、有限元结构优化设计、提取结构特性并构造代理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机翼结构优化算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采用设计结构矩阵建立过程模型的方法,讨论了设计结构矩阵的层次结构,并基于图论知识对设计结构矩阵进行分析和改进,最后基于工作流模型和CORBA分布式运行协议建立了过程建模与执行系统,并应用于卫星总体概念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复合材料帽形加筋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给出了两种进行层板结合处的模拟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了模型的屈曲载荷并总结了加筋结构几何参数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模型的收敛性分析,对比了模型网格密度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找到最佳的网格密度,提高了模型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实际的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结构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有限元模型的颤振计算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结构优化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依据标准算例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采用集中质量单元和连接杆模拟外挂吊舱结构,得到了机翼带吊舱的标准模型。计算其结构模态并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几何尺寸、质量与标准模型一致。但结构参数不一致的初始模型;然后采用敏度优化算法优化初始模型,得到机翼带吊舱的优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模型与标准模型的颤振速度和频率均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根据航空公司运营特点,给出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的测评模型,并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的测评为例,进行理论模型的验证与顾客满意度的测评。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对整个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并做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系统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一个结构优化的系统模型是设计控制系统的基础,但对于实际系统尤其是非线性系统一般没有统一表达形式,其模型结构难以构造,对其结构优化难以实施,给非线性系统建模带来很大困难.为此,基于神经网络理论,分析了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神经网络模型结构进行仿真研究.基于OBS (Optimal Brain Surgeon)优化策略,对初始神经网络模型结构进行优化操作,进而获得结构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非线性系统的建模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非线性系统的建模效果是良好的,其模型的泛化能力亦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交替求解流体运动方程和结构动力方程来计算时域内二维机翼的结构动力响应,并研究了结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使用控制中的相平面图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计算中流体运动方程采用二维非定常Euler方程,并用Jameson提出的有限体积方案,四步Runge-Kutta时间推进求解;结构模型采用二自由度PAP模型。经分析,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9.
应用组合理论,通过改变六面体刚架结构面上的斜撑杆添加方向获得布局不同的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相应的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和固有频率分析,对部分模型进行了静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斜撑杆布局结构的抗扭性能有明显变化,合理的布局不仅明显提高了结构的抗扭刚度,也降低了扭转工况下的应力水平;但布局的变化对结构的固有频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针对贫油预混燃烧的研究,建立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实验装置。研究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结构倒角对整体装置的影响。取燃烧稳定部分结构段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计算了倒角对结构模型和声模型固有频率的影响;并结合SYSNOISE,计算了燃烧室结构段模型分别在理想情况和考虑倒角情况下的振动特性和声学特性;得出了结构振动响应和产生的瞬态声场特性与结构模型几何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杰  季宝宁  杨宁  唐文斌 《航空学报》2021,42(10):524992-524992
装配体模型相似性分析作为产品信息重用领域的重点问题而得到广泛关注,目前一些方法利用图论的相关知识,能够实现结构信息的发掘但通常较为复杂,也有一些方法从向量集合的角度入手以获得更好的计算效率,但忽略了零件间的连接关系。针对这些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离散的装配体模型信息量化方法,将装配体结构信息融入向量化描述符中,并建立相应的索引结构与相似性度量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装配体中结构特征形成连接图,并将装配体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连接的零件构成的结构单元;然后,利用结构-形状距离函数对各个结构单元进行量化表征,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高维向量的装配体描述符;最后,基于词袋(BOW)模型和超球体软分配策略建立倒排索引与过滤机制,通过求解查询装配体模型与库模型间的最优匹配,最终实现装配体模型的相似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丁友  周洲  祝小平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11):2389-2399
针对图形系统自动生成图形拓扑形式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以隐式方式表征结构拓扑形式的分步拓扑优化设计方法。该分步优化方法首先以基结构法(ground structure method)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并通过均匀化方法得到设计区域内的离散拓扑信息,利用第一步所得的拓扑数据指导分形系统中每一级新增拓扑结构的生长方向,以类似细胞分裂生长的形式完成整体结构拓扑形式生成。最后以参数化建模方式完成模型的结构有限元的批量计算,并结合进化算法,完成对设计模型的优化。其中第一个案例通过本文仿生方法在多目标优化方法下得到了近似Michell结构的最优拓扑结构,第二个方案中机翼蒙皮的屈曲载荷系数提升了10.61%,并且质量降低了10.85%,验证了本文方法在类平面结构拓扑优化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NASTRAN的热分析功能,对金属蜂窝胶接结构进行传热研究。考虑蜂窝结构热传导和热辐射的耦合作用。建立了两种热分析模型,模拟蜂窝结构内部传热机理;通过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总结出蜂窝结构传热模型建模规则,并计算了金属蜂窝结构的等效热传导系数。  相似文献   

14.
以热防护系统隔热组合结构中不同隔热材料厚度尺寸为计算变量,以飞行器主结构温度极值即最低背面温度为目标参数,以组合结构中第二层材料最高使用温度为约束条件建立隔热组合结构模型,并进行了石英灯考核验证。采用通用软件ANSYS 进行一维瞬态有限元热分析,将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全面对比,各项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三种典型细高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仿弹性模型,进行了外形、质量分布、雷诺数和风结构等不同参数条件下的风洞实验。用应变仪测量了每种模型根部弯矩,通过计算,分析了模型风振响应的基本特性以及风振过程的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弹性变形情况下,以大展弦比飞翼飞机为例,对气动/结构耦合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几何/结构/气动的共模型技术.首先是基于共模型技术生成表面气动网格和空间气动网格以及结构有限元网格,并实现气动载荷在结构模型和气动模型间的数据传递,最后进行气动/结构耦合计算分析,在进行气动/结构耦合计算分析时要进行多次迭代,直到结构变...  相似文献   

17.
二维和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瑛  丁逸强 《航空学报》1996,17(Z1):99-103
提出了预测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理论方法,该法考虑了结构中实际存在的纬向纤维束和经向纤维束的曲屈对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复合材料弹性性能与织物结构参数——纬向和经向纤维束平均取向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测试考察了以二维和三维织物制备的碳纤维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将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相比较,证明了所提出的计算模型是精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波动模型的框架结构被动阻尼减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空间框架结构的振动作为波动来研究,建立结构的波动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结构进行被动阻尼减振设计。阻尼单元和阻尼铰两种被动阻尼方案被用来增加结构的阻尼特性。根据波动分析的结果,一种迭代的方法被用于寻求多个阻尼单元或阻尼铰的位置。结果表明,波动模型非常适合于对结构的局部进行修改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晓光  肖秦琨 《航空学报》2007,28(6):1408-1418
 针对基于图模型自主控制中环境感知问题,提出了连续变量非平稳系统变结构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的结构学习模型;讨论了平稳系统常结构DBN学习模型。以上述结论为基础,提出了模糊自适应尺度法用于非平稳系统变结构DBN结构学习,依据非平稳程度函数rb、调节系数m及区间长度Δt模糊推理出步长系数k和窗口系数b,依据具体框架得到变结构DBN,给出了连续变量非平稳系统变结构DBN学习的模型框架和具体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结构学习框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SiC/TC4复合材料轴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云东  田建光  丁光耀  骆丽  栾孝驰 《推进技术》2018,39(11):2556-2563
为了对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SiC/TC4复合材料轴结构进行结构完整性研究,利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半经验公式、经典层合板理论与层合轴结构本构关系,建立与复合材料轴结构验证模型尺寸相同的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轴结构在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响应进行预测与试验验证;并在验证的基础上对复合材料轴结构进行了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值之间误差在5.7%以内,说明分析中使用的理论、方法与模型可靠;在复合材料轴结构总厚度4.5mm与铺层数不变的情况下,±45°交替铺层更有利于扭转刚度的提升,且复合材料层位于轴结构厚度的中间时,复合材料轴结构具有更高的结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