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空器的维修管理是持续适航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是保证航空器持续适航可靠水平的手段。可靠性维修管理是近代国内外机务维修部门普遍采用的有效的维修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各航空分公司的Ⅱ类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文件中的维修间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  刘帅  白杰 《航空发动机》2015,41(4):88-92
投入运行的航空发动机主要通过定期维修保持其固有可靠性水平。持续适航文件是以定期维修的维修间隔为核心对维修深度提出要求的法律条款,其中的维修概念与维护手册中的存在差异有待区分;而且手册中只给出维修间隔的具体数值并无其他说明,需要对持续适航文件中的维修间隔进行分析。通过对适航规章的分析揭示了维修间隔的本质,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持续适航文件中的维修概念和维修间隔,为航空发动机提供了修正维修间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持续适航维修是保证民用航空发动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给评估维修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应用因素分析法,基于卡方检验方法和广义Logistic模型,提出了1种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评估方法。选取具有研究意义的国内主要航空公司近20年来民用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持续适航维修记录数据,参考发动机维修手册中硬物冲击损伤的分类与维修方法对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维修特性涵盖的发动机类型、损伤类型与损伤处理方式等关键因素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特定的损伤类型更倾向于采用确定的损伤处理方式以满足持续适航要求。研究结果与航空公司持续适航维修方案一致,该评估方法能够为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StudiesofAirline'sMaintenanceEngineeringManagement以拥有维修基地的航空公司的维修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维修工程系统的特点,综述了维修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研究了维修中的可靠性信息流通方式,探讨了以可靠性维修管理为核心的维修工程管理思路。我国实行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初期,航空器的持续适航管理主要是对航空器的维修单位进行管理,很多有关航空器运行安全和对营运人的要求都规定由维修单位来满足。随着适航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适航管理部门逐渐意识到维修单位的职责应该只是依据有关标准执行营运人规定的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5.
持续分析和监督系统(CASS)是持续适航维修方案(CAMP)的十大要素之一,目的是监督和改进持续适航维修方案的效能,属于安全管理范畴。本文阐述了持续分析与监督系统在公务机航线维修管理的应用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6.
航空器监造是运营人监督和检查新引进航空器制造和组装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连接航空器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的重要节点。本文主要介绍运营人的委任适航代表(DAR)在航空器监造工作中能够发挥哪些特殊作用,进而提升航空器接机检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运营人持续适航维修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本文还介绍了航空器现场监造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7.
持续适航维修方案与平时常用的维修方案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本文着重介绍了持续维修方案的基本要素、维修记录的保存系统以及持续分析和监控方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运输类飞机适航条例围绕飞机的持续适航和使用要求发生了许多重要改变,给我国发展中的大型客机的适航审定带来新的课题。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适航条例关于运输类飞机金属结构广布疲劳损伤(WFD)要求的演变背景;然后,根据适航条例的最新修正案和咨询通报最新要求,阐述了新设计飞机的WFD评定、使用限制、检查门槛值和维修措施的...  相似文献   

9.
维修动态     
<正>中国与新加坡签署适航维修互认协议8月20日,在第56届亚太民航局长会议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局与新加坡民航局签署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新加坡民航局航空维修技术安排》。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与其他国家签署持续适航维修互认协议。此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两国维修单位在获得本国民航局的维修许中国与新加坡签署适航维修互认协议8月20日,在第56届亚太民航局长会议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局与新加坡民航局签署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新加坡民航局航空维修技术安排》。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与其他国家签署持续适航维修互认协议。此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两国维修单位在获得本国民航局的维修许可证件后,经过简单手续即可获得对方民航局的维修许可证件,无需接受对方  相似文献   

10.
维修人员资质事关民航维修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维修企业日常管理以及适航当局监查工作的重点。如何便捷有效地对维修人员资格授权的持续有效性实施管控,确保维修人员的资质持续符合适航当局和企业质量体系要求,是摆在所有维修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从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开创性的维修人员资格授权持续有效性管理理念,以及如何将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人员资格授权管理系统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