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已然不再适应新环境的需求,图书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转变,成为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笔者阐述"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影响,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为例,从馆藏资源量数据、读者借阅数据、入馆读者人数数据等大数据的分析与总结,提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主要策略:优化馆藏结构;注重学科团队建设;坚持"读者为王"的服务理念,优化学习环境氛围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7,(4):109-115
传统航天领域使用纸质表单对测试状态进行管理,导致测试状态管理数据分散,流程审批复杂,状态管理数据查询困难,管理效率低下。文章针对状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服务和流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开发了综合测试状态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实现的功能视为服务,将审批手续视为流程,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使测试状态管理流程审批及数据归档标准化,并将各类综合测试状态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便于计算机系统自动读取、利用、存档、查询、汇总及分析。在载人飞船综合测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测试状态管理的水平与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为今后实现航天器远程测试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介绍了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与荐购读者调查"的实施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到读者对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情况特点,使用能力,以及对图书馆今后更合理订购电子资源提出一些中肯建议。并根据调查报告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调整资源和改进服务的相关措施,从而为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指导,为图书馆服务于管理提供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通信卫星产业由通信卫星制造、发射、应用与服务构成,是世界商业航天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通信卫星产业的发展反映着世界商业航天发展的动向和趋势。近年来,低成本进入空间和低成本卫星宽带服务是通信卫星产业前端能力建设的重点。以高通量、低延时为代表的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技术逐步向前推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成为卫星通信服务业应用创新和新兴市场开拓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解决方案加速融合,构建更灵活的通信连接能力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成为通信卫星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拉开中国航天数字化能力建设的崭新篇章,数据治理工作正处在勇开新局的关键时期。如何合理应用大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管理、流通与安全技术,构建航天大数据基础平台传输架构、存储架构及技术架构,保障数据治理规划与标准框架落地,沉淀航天数据资产,构建与航天型号研制体系特点相匹配的数据应用,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总结提炼了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全面梳理大数据技术体系,并面向不同数据处理场景,归纳适用的大数据技术手段,为航天数据治理的技术架构设计、技术选型等工作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第一资源,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论文介绍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及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现状,从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和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两个方面阐述了在信息社会里,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中心实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图书馆要从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岗位责任制、实行人本管理、加大培训力度、激发馆员工作动机、协调人际关系、减轻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分四号”卫星数据产品减灾服务时效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四号"卫星数据产品应用服务的时效性是工程建设、管理和应用部门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评价灾害应急阶段"高分四号"卫星数据产品快速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针对"高分四号"卫星及其有效载荷成像特点,在分析不同卫星成像模式下减灾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分四号"卫星凝视、区域和机动巡查模式下,数据服务时效性测试方案以及减灾应用产品生产的时效性测试方案。结果表明,"高分四号"卫星具有很强的机动灵活性和高时效观测能力,最快能在1个半小时以内实现从需求申请到产品生产的全链路数据产品服务。通过测试发现,观测计划编排和卫星应急观测时长较短,反应速度较快,但地面数据处理、分发和传输的时长受多因素影响,时长伸缩性大。随着"高分四号"卫星长期在轨稳定运行,数据服务工作日趋稳定成熟,全链路数据服务的时效性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中的数据应用服务支撑作用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姚源  王一然 《中国航天》2007,(12):11-15,18
"地月日大系统"数据集成系统,是在"地月日大系统"的系统架构下,从系统论和信息流的角度分析从空间任务规划、部署,到空间观测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研究,到研究结果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构建"地月日大系统"数据集成系统,作为开展"地月日大系统"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于系统地认识未来空间活动的整体目标和任务,如何开展空间活动,认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斗系统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能够为"军民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有效支撑,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在燃气行业推动北斗系统应用,既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新时代下推进燃气行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飞速发展,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逐渐被弱化,图书馆资源逐渐被边缘化,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的助力科研教学,成为广大图书馆深思的问题。互联网+为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同样,利用互联网探索图书馆转型发展,创新服务无疑是一个新方向。本文提出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社交媒体——QQ群实现图书馆资源整合、共享以及学科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旨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快速准确的响应需求,并且也为资金不足的图书馆如何做好资源服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