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6月8日,《宇航学报》第二届四次编委会在北京的京丰宾馆召开,会议由《宇航学报》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航空航天部白拜尔总师也到会参加。来自全国有关科研、生产、设计部门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宇航学报》编委会成员对学报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讨,就学报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当代宇航科技的水平,如何妥善处理文稿  相似文献   

2.
1986年5月20日至22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二届一次会议。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兼第一届《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主编任新民同志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他说:按章程规定,编委会任期同学会理事会。经中国宇航学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请庄逢甘同志主持第二届《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工作,并聘请三十三位同志组成新的编委会。  相似文献   

3.
“宇航学报”第四届编委会会议于 2 0 0 1年 12月 2 7日至 2 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进行第三届编委会的改选换届及研讨“宇航学报”工作的改进。会议上传达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对“宇航学报”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 :“学报要办就办成精品 ,学报是航天界的窗口 ,办就要办好 !”这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对“学报”的期望和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其讲话精神如下 :1.“学报”的工作和状况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形势不相称 ,与兄弟学会所办刊物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家提出了…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宇航学报》2008,29(2)
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四届六次工作会议于2008年1月21至2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常显奇院长,航天科技集团原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学报第四届编委以及编辑部人员共52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产业基础处孙国斌处长特邀出席。会议由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2007年《宇航学报》的主要工作,研究当前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讨论2008年编辑工作的计划和初步设想。会议首先听取了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同志对学报2007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工作汇报。汇报主要指出:(1)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统计,2006年学报的影响因子(0.607)较05年提高了25%,在我国航空航天类期刊中排名第二;(2)逐步开展了网络建设工作,实现了网络投稿、远程办公,以及07年的全文电子版下载(网址http://www.yhxb.org.cn);(3)2007年学报获得了“中国科协学术精品期刊工程”(C类)资助,“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以及“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基于线性均方...  相似文献   

6.
1986年8月21日,在航天部科技委会议室,庄逢甘主编主持召开了《宇航学报》编委会二届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了以下事项: 一、根据二届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讨论的意见,对四个文件修改稿再次进行了研究和修改,通过了新的《宇航学报》征稿简则、《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章程、《宇航学报》编辑部工作条例和《宇航学报》稿酬办法等四个文件。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主持,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宋健同志,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曹传钧同志,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梁守槃同志,理事庄逢甘、李苾、屠善澄、于翘、张竞荣、俞宝传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编辑委员,以及宇航学会办公室和编辑部的同志,共计三十五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宇航学报》2008,29(6)
2008年9月10日《宇航学报》编辑部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举办了编委工作会议。到会领导有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大轶,学报编委、中科院吴宏鑫院士,502所科技委秘书长李静,以及常伯浚、关世义、胡平信、潘科炎、解永春、余金宝、张洪华、周孝宽、周荫清、朱宁昌等学报资深编委。会议由宇航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会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四年有余,在杜善义主编的领导下,通过各位编委、广大学者辛勤耕耘和编辑部努力,学报在论文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步。四年来,学报共出刊48期,载文量681篇。组织策划中国宇航学会成立40周年、《宇航学报》创刊40周年等4期专刊。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1~2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2007年工作会议在北京碧水大厦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常显奇,学报常务编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中国科学院吴宏鑫院士、上海八院李相荣总师。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宇航学报》2006,27(4):581-581
2006年6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工作会议在航天城测通所协作中心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有: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姜志国。常伯浚、邓益元、范士明、李素循、刘良栋、李俊峰、刘利生、潘增富、曲广吉、邱吉宝、余金宝、杨维廉、周荫清、朱宁昌、周伟江等编委及候补编委王巍共1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审稿会。会议由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12.
《宇航学报》2006,27(12):179-179
2006年9月27~28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审稿工作会议在京西灵山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的还有:常务编委潘增富,编委常伯浚、邓益元、刘利生、卢满宏、曲广吉、张克,及候补编委潘科炎、胡平信等9名专家学。会议由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13.
《宇航学报》2006,27(1):151-151
2006年1月10日,《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召开。学报编辑部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对学报编委进行人员增选,提名如下(按姓氏拼音排序):崔平远(1961-),男,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深空探测基础研究中心,中心主任,主要专业:深空探测;丁赤飚(1969-),男,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主要专业:合成孔径雷达;方方(1964-),女,高级工程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1部,主要专业:空气动力学、飞行力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8月19日,《上海航天》期刊第十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探月工程总师吴伟仁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龚惠兴院士、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吴建军和来自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编委、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审议了《上海航天》第九届编委会2016年以来工作情况的报告,组成了《上海航天》第十届编委会,张宏俊院长任第十届编委会主任,通过第十届编委会章程。  相似文献   

15.
《宇航学报》2010,31(3)
2010年3月2日,<宇航学报>工作人员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办公室采访了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85岁高龄的庄逢甘先生.和蔼、睿智的庄老根据自己在航天领域60的的经验,对如何办好学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关心学报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在此刊登,与作者、审稿专家、编者、读者共勉,使有30年历史的<宇航学报>能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九日到六月二十三日,在舟山地区召开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本届学术会议由上海航天局筹办,八○一所承担具体会务工作。参加本届会议的有:北京航空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工委有关司局、研究所,航天工业部有关的研究所、工厂和试验站,以及大连化物所等四十一个单位,  相似文献   

17.
1987年4月16~17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委员们听取了中国宇航学会1986年国内外学术活动情况介绍和1987年学术活动计划之后,在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下,认真讨论了今明两年《宇航学报》的编辑方针;研讨了专业学术会议与编辑  相似文献   

18.
《宇航学报》2008,29(4)
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工作会议于2008年7月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杨文志;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上海宇航学会秘书长吴文煊、辽宁宇航学会秘书长王永谦;江苏航空航天学会副秘书长王利荣;  相似文献   

19.
《宇航学报》创刊三周年了。一九八三年八月下旬,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编委和院校、科研所、机关的同志共计四十七人。主编任新民同志、副主编梁守槃、庄逢甘同志分别主持了两天的会议。 大会听取了编辑部朱庆林同志关于《宇航学报》创刊三周年的工作汇报之后,围绕着《宇航学报》今后的编辑方针,如何依靠中国宇航学会所属的各专业委员会和各省宇航学会的集体力量来办好学报?如何加强稿件审查和扩大学术交流等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2月16日上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宇航学报主编马兴瑞亲临学报指导工作。作为学报的主编,马总一直很关心学报的各项工作。马总首先慰问了编辑部的各位同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晓晨陪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