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助推器接缝设计不当可能不是发生事故的唯一原因。外挂燃料箱与右侧助推器相连接的一个支柱过载可能是引起事故的另一原因。一项新的录像磁带分析表明,“挑战者”号在飞行到73秒爆炸之前的18秒,助推器上就有构件脱落。  相似文献   

2.
肖东 《飞碟探索》2011,(5):10-11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 Columbia OV-102)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所属的航天飞机之一。“哥伦比亚”号是美国航天飞机机队中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它在1981年4月12日首次执行代号STS—1的任务,正式开启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运输系统计划的序章。然而很不幸的是,2003年2月1日,  相似文献   

3.
宗河 《国际太空》2006,(11):22-25
□□北京时间2006年9月9日23:14:55(美国东部时间9日11:14:55),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航天飞机首次执行"国际空间站"的建造任务,任务代号为STS-115.此次飞行是阿特兰蒂斯号的第27次飞行,航天飞机的第116次飞行和第19次执行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在任务完成后,它于北京时间21日18:21平安返回地面,圆满结束了此次太空之行.  相似文献   

4.
张蕊 《国际太空》2010,(5):51-55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8日04:14,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STS-130任务。此次任务是航天飞机第130次飞行,第32次飞往"国际空间站",也是奋进号的第24次飞行。  相似文献   

5.
文摘目前,世界上的航天飞机研制方兴未艾,在研制第一代航天飞机的研制基础上,又出现了第二代航天飞机——空天飞机方案。  相似文献   

6.
宗河 《国际太空》2002,(11):4-5
1 恢复飞行 2002年10月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最近3个多月来美国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自2002年6月底以来,由于先后在现役的4架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推进剂管路上都查出有微小裂缝,美国航宇局一度作出了让所有航天飞机停飞的决定。 阿特兰蒂斯号的这次升空原定于10月2日,但恶劣的天气状况使美国航宇局多次推迟发射。由于担心飓风“莉莉”会途经位于休斯敦的飞行控制中心,美航宇局甚至一度关闭了这家中心,将国际空间站的控制工作暂时转交俄罗斯方面。 阿特兰蒂斯号7日的发射有一点新意。它的外部…  相似文献   

7.
纪实 《国际太空》1989,(5):13-13
欧洲空间局(ESA)已同意重新设计赫尔墨斯航天飞机的建议。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将把航天飞机再入时的质量维持在16吨左右(发射最大重量为23吨),所以准备把航天飞机的大部分有效载荷移到阿里安5运载火箭的适配器中。适配器在航天飞机执行任务时一直与之连接,然后抛掉。适配器是赫尔墨斯资源舱(MRH),载有同美国自由号国际空间站的哥伦布舱和ESA的有人照料自由飞行器(MTFF)对接用的装置。MRH中有一个与有效载荷密封压力舱相连的转移通道和一个独立密封舱,以便在航天飞机与哥伦布舱或MTFF对接时进行舱外活动。  相似文献   

8.
西德研究与技术部长凯尔勒说,MBB公司在对桑格尔航天飞机进行第二阶段的技术研究后,将于1999年进行样机的飞行验证工作。桑格尔航天飞机是可重复使用的两级空间运输系统。 MBB公司正领导研究小组进行第一阶段的方案论证研究。第一阶段的研究在今年2月开始,为期4年,投资2.2亿马克。西德工业界提供3000万马克,其中有一半是MBB公司提供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太空》1989,(1):5-5
发现号航天飞机几乎完美地完成了飞行任务并顺利地返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后检查认为,除了有些较小的防热瓦损坏外,航天飞机情况极好。虽然着陆后滑行距离比预料的短一些,但轮胎和新制动器却无异常的磨损。在检查轨道器后几乎没有发现异常。新碳棒制动器性能似乎比以前的要好一些,无异常磨损或过热情况。主起落架支柱、车轮和制动系统在航天飞机第26次飞行之前进行过修改,加固了车轴,减少了制动对轴的偏转,这是航天飞机在以前降落过程中造成制动损坏和轮胎过度磨损  相似文献   

10.
晓角 《国际太空》1996,(10):20-23
1995年11月12日晨7时30分,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3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74。这次飞行任务组成员有:指令长肯尼恩.D.卡梅伦,45岁,已在STS-37、STS-45上飞行过,有350小时航天经验;驾驶...  相似文献   

11.
运货不载人的美国航天飞机-C(Shu-ttle-C)是载人航天飞机的一种派生型号。它作为美航宇局近期大推力运输器的备选方案,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这种运输器可以使美空间站的发射变得简便。Shuttle-C成为备选方案的原因是:技术评议处对它的评价较好;固体推进剂本身存在的缺点;人们对空间站的发射和组装问题日益担心。这种新式运输器有可能增强美国的发射能力,同时减少对载人航天飞机的依赖性。对Shuttle-C感兴趣的另一原因是:美  相似文献   

12.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1991年11月24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8时44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任务代号为STS-44。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44次飞行,航天飞机计划中的第7次夜间发射,第8次专用军事发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以及1991年航天飞机第6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参加飞行的机组人员有:飞行指令长弗雷德里克D.格雷戈里空军上校(50岁),驾驶员特伦斯T.亨德里克斯空军上校(39岁),飞行任务专家詹姆斯S.沃斯陆军中校(42  相似文献   

13.
美航宇局(NASA)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40飞行任务,执行SLS-1生命科学空间实验计划,以收集以前未曾获得的最全面的零重力人体医学数据,为未来载人登月/登火星及空间站载人长期飞行的研究提供基础。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研究零重力条件下导致人体系统变化的机理,以及不同人体器官的变化如何互相联系。进行如此全面、深入的生命科学研究,在世界载人空间飞行中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次飞行的有D.奥康纳(指令长,海军陆战队上校),M.古铁雷斯(驾驶员,空军中校),E.杰尼根(飞行工程师,物理博士,女),任务专家雷亚·塞登(医学博士,女),P.巴吉安(医学博士),载荷专家德鲁·加夫尼(医学博士),休斯一富尔福德(化学博士,女)。这是历次航天  相似文献   

14.
15年前——1981年4月12日,美国的新型航天运输系统——航天飞机(太空梭)首次进行了载人轨道飞行。哥伦比亚号围绕地球飞行2天又6小时,顺利返回地面。截至今年4月,航天飞机共进行了76次飞行,只有一次失败,成功率达到98.7%,可算得世界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89年5月4日,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东部夏令时间下午2:47(比预定时间晚59分)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5天的飞行任务中,在绕地球5周后从阿特兰蒂斯号上成功地投放了“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该探测器顺利地向金星飞行。从航天飞机上投放耗资总额为715亿日元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这是停止发射行星探测器11年之久恢复发射后的第一个行星探测器,它将向距离2.55亿公里的金星作15个月的长期旅行。  相似文献   

18.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设备和气候的原因,一再推迟发射,最后于1995年10月20日上午9∶53,开始了它的第18次飞行,即美国航天飞机第72次飞行,任务代号为STS-73。哥伦比亚号在STS-65飞行以后,做了应力和腐蚀情况的全面检查,对内部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19.
1996年2月22日美国东部时间15时18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5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75。这次飞行任务乘员组由7名航天局组成:指令长安德鲁.M.艾伦,4O岁,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1987年被选拔到NASA进行航天员训练,曾于1992年进行了STS-46飞行,1994年进行了STS-62飞行.已有526小时的飞行经验;驾驶员斯科特.J.霍罗威茨,38岁,理学博士,美国空军上校,1992年进行航天员训练,这是他第一次进行航天飞机飞行;回号飞行任务专家贾弗里.A霍夫曼…  相似文献   

20.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1990年11月20日完成的STS-38飞行任务,是美国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受控模式”(ControlledMode)飞行,“受控模式”是美国国防部对采用无线电密码联系等保密措施的航天飞机秘密军事飞行的称呼。美国国防部在使用航天飞机进行了近6年的秘密军事飞行之后,现已决定对未来航天飞机的军事任务放松保密限制,并原则上同意在这些军事飞行期间向新闻界宣布消息,并公布一些细节。 NASA制定的1991~1992年航天飞机飞行计划中包括3次国防部军事任务,即;(1)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在1991年2月底或3月初进行的一次研究性飞行,其任务将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