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织组,向世界各国航宇公司发出拟造7—9颗(见附表)第二代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的招标。1983年8月1日由各国航宇公司投标,1984年4月2日开标;1985年第一季度签署生产卫星合同;1988年第一季度提交第一颗卫星,第三季度将投入实用。运载火箭将从阿里安、航天飞机和苏联质子火箭中选择。第二代海事通信卫星将取代欧洲海事通信卫星-2、美国海事卫星以及一颗国际通信卫星-V。这三颗卫星分别定位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现有2000只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空共有19颗国际通信卫星,其中的10颗在大西洋上空工作,它包括1992年由奋进号航天飞机拯救的国际通信卫星-6/F3,以及随后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K。为了满足跨洋电视和商业通信服务日益增加的需要,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于1989年匆匆地购买了一颗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现成的卫星,命名为“国际通信卫星-K”。它是一颗大功率通信卫星,于1992年5月用宇宙神-2A火箭送入大西洋上空的西经21.5°地球静止轨道,主要是用于7月份在西班牙巴塞罗纳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临时购买这颗卫星时并未采取通常的招  相似文献   

3.
欧空局的第一颗海事通信卫星Marecs-1于1981年12月19日用阿里安火箭从库鲁射入预定轨道。定位在西经26度的大西洋上空,已于今年2月1日投入使用。 Marecs卫星是世界上第二个民用空间通信网的一部份。第一个民用空间通信网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Intelsat卫星网。新的空间通信网将由国际海事卫星组织部署和管理。主要任务是采取必要的空间手  相似文献   

4.
国际通信卫星Ⅶ(IS~Ⅶ)系列是90年代最大的民用通信卫星系统,它将一直连续工作到2004年。在IS-Ⅶ卫星的初期研制合同中只生产5颗卫星。2颗卫星用来取代太平洋上空的IS-VA卫星,另外2颗卫星作为备份星,以防到1994年之前IS-Ⅵ卫星发射失败。如果太平洋区域不需要替代卫星,那么第5颗卫星将分配给大西洋区域。与传统作法相比,IS-Ⅶ卫星配置有了重大突破。以前所有的国际通信卫星都围绕大西洋区域配置,而IS-Ⅶ卫星则明确指定为太平洋区域服务。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另一个目标是向那些不能制造或拥有自己本国卫星的国家出售和出租区域C波段转发器。自从1975年这项业务开展以来,已经证明这是一项很有发展  相似文献   

5.
南美地区的第一座海岸地面站于1984年4月3日投入使用。这座海岸地面站位于巴西的丹瓜(Tangua)。这是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的第十座地面站。这座地面站归巴西邮电公司拥有和管理,它与位于大西洋赤道上空的同步海事通信卫星进行通信工作。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将此卫星租给了欧洲  相似文献   

6.
1989年7月12日,阿里安-3火箭从库鲁中心将奥林匹斯通信卫星射入轨道。21天后,卫星准确地定点在赤道上空西经19度的位置。奥林匹斯卫星是继欧洲轨道试验卫星(OTS)发射11年之后的第一颗欧洲大型通信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三轴稳定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该卫星的发射开创了欧洲通信卫星和卫星应用的新纪元。奥林匹斯卫星发射重量2162公斤,入轨后翼展25.7米。卫星总承包、  相似文献   

7.
一、KDD的卫星通信 1.KDD的国际电信卫星通信业务国际电信卫星通信在世界范围分成三大区域,即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三个区域。国际通信卫星V在每个区域上空有两颗或三颗卫星。1989年10月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Ⅵ,将于1993年向太平洋上空发射国际通信卫星Ⅶ,日本利用国际电信卫星提供以下通信业务。 (1)大容量模拟电话/数据业务(FDM/FM/FDMA) 该方式使用的地球站工作频率为6/4GHz,天线直径为15~30m的标准A站,还有工作频率为14/11GHz,天线直径为11~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14日0时0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5月22日,“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经过5次变轨,成功定点在东经42°赤道上空。该星定点成功,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通信卫星正式准确进入预定地球同步轨道位置,为尼日利亚卫星的运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计划扩大亚洲的覆盖面积,从而加剧了同新公司的竞争。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副董事长约翰·汉普顿说,它可能购买一个用于太平洋地区的新卫星系列。这些卫星将设置在大陆上空的轨道上,主要提供广播服务,而不是像通常的国际通信卫星那样设在海洋上空。汉普顿说,INTELSAT理事会预计今年夏天对这项计划进行表决。INTELSAT还可能建立一个卫星系列,以不同的频率与太平洋地区现  相似文献   

10.
国际通信卫星-V(以下简称INTELSAT-V)是为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成员国传输电话、电视信号而设计的。第一颗卫星已于80年12月初用阿特拉斯-人马座火箭发射成功。 INTELSAT-V任务由于大功率要求和有效载荷的复杂性而导致选择了三轴稳定方案。它是迄今为止所制造的最大的商用通信卫星。为简化安装,采用模块式结构。应用新技术与经飞行验证过的硬件相结合的方法,满足了减轻卫星重量和减少方案冒险性这一主要设计限制。为减轻重量,卫星上广泛使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新近发射的实用通信卫星已于4月15日起正式传送中央电视台的三套节目,图象鲜艳逼真、伴音清晰宏亮。国内卫星承担电视传送业务后,中央电视台节目发送到印度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上,由乌鲁木齐卫星地面站接收后,可以发送到位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三年,美国 TRW 公司和火箭研究公司研制出一种电增大式肼电阻加热电离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已安装在六颗国际通信卫星-V 和两颗 RCA 公司的“萨康”通信卫星上,作为南北位置保持之用。这些推进器大约以300秒的比冲工作,每次利用的功率高达0.5千瓦。  相似文献   

13.
10月6日,海射公司采用俄罗斯和乌克兰合造的天顶3SLB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国际通信卫星”18卫星。这是走出破产保护后的海射公司12天里进行的第二次商业发射。“国际通信卫星”18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采用“星”2.4E平台,发射重量约3200千克,配备24路C波段和12路Ku波段转发器,将采用东经180度轨位,接替1993年10月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701,用于直播到户电视广播和网络服务等业务,设计寿命15年。  相似文献   

14.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决定在国际通信卫星-Ⅴ系列的第五颗、第六颗和第七颗卫星上采用镍氢蓄电池取代目前使用的镍镉蓄电池。镍氢蓄电池的优点是可以节省重量、提高效率、不易变质。通信卫星实验室根据同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签订的合同发展了镍氧蓄电池技术,并在美国海军的导航技术试验卫星NTS-2卫星上成功地进行了试验。自1977年NTS-2卫星发射以来,这第一个镍氢蓄电池电源系统工作正常。国际通信卫星-Ⅴ主承包商福特公司将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许可下用Eagle-  相似文献   

15.
美政府为了弥补因研制上出现的麻烦,而推迟发射的下一代静止气象卫星(GOES-Next)的第一颗卫星(GOES-I),决定长时间借用欧洲气象卫星组织的“METEOSAT-3”静止气象卫星。这需将现在的METEOSAT-3卫星离开目前的位置移到西大西洋上空。美政府将配备地面接收设备,健全该卫星移至美大陆上空的体制。预定1992年12月发射的GOES-I,因红外敏感器有缺陷,很可能推  相似文献   

16.
正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是中国的第一种通信卫星,主要用于国内通信,分试验型和实用型。经历9年艰苦奋斗,东方红二号卫星于1984年4月8日发射成功,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5月15日完成在轨测试,性能良好,正式交付使用。至此,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欧空局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组织)。东方红二号卫星的研制发射,实现了中国通信卫星从"无"到"有"的跨越,开创了中国卫星为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7.
美国米特里等公司经过三年的研究,终于于1985年8月在北大西洋上空完成了航空卫星数据通信的一系列飞行试验。在这次大型系统试验中,通信卫星公司负责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进行海事卫星信道开发利用的协调,并为康涅狄克州南伯里的海岸地球站和位于马里兰州克拉克斯堡站提供该公司实验室的测试设备,它的传输部门负责飞行传输的数据简化和分析。洛克希尔国际公司为系统试验提供了一架“指挥刀-65”型飞机,并研制了几种航空卫星系统的高级航空电子分系统。鲍尔航宇分  相似文献   

18.
□□2002年8月28日,欧洲阿里安-5火箭在其第13次发射中,成功地将欧洲气象卫星MSG-1和1颗“大西洋鸟”通信卫星同时送入预定轨道。MSG-1是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第2代欧洲业务静止气象卫星系列中的第1颗卫星,由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该卫星系列共有3颗卫星,可以在未来的12~15年中为用户提供更及时、更多种类的资料。 MSG-1卫星最终定位于非洲西海岸上空的0°位置,覆盖范围包括非洲、欧洲和亚洲西部地区。由于与地球同步运行,所以该卫星能够对同一地点实施连续的观测,可以监测到天气系统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通信卫星公司8月24日新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33e主推力器失效,将影响在轨寿命,但影响会很小。国际通信卫星公司已发射了两颗"史诗"系列卫星,即"国际通信卫星"29e和"国际通信卫星"33e。前者已在美洲上空投入使用,而后者因推力器问题预计会在2017年初启用。保险官员表示,因主推力器失效而需依赖备份系统可能会使"国际通信卫星"33e的使用寿  相似文献   

20.
1984年5月5日法刊《航空与宇宙》发表了国际通信卫星总经理里查德 R·科里诺和副总经理金内·德格南联合撰写的《在前进道路上的国际通信卫星二十年》一文。现择译如下:从1965年4月6日发射国际通信卫星第一代“晨鸟”,至1986年将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Ⅵ为止,共有六代卫星,其中国际通信卫星-Ⅵ还派生出国际通信卫星-ⅥA,而国际通信卫星-Ⅴ也有 A 和 B 两个派生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