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5,(2):63-63
民航总局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电视电话会议CAAC held video-teleconference of keepingadvancement for communists 1月21日,民航总局召开“在民航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电视电话会议”。中央督导组领导、民航总局领导及总局直管部 门共300多人 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严 智 泽 同 志 主 持,民航总局 副 局 长 高 宏峰、局长杨…  相似文献   

2.
ConstructingCivilAviationITNetwork一、引言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经过“七五”和“八五”阶段的大力建设,民航的信息网络系统(话音网和数据网)初具规模,为民航飞行安全和整个航空运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民航系统对各种信息数据(如雷达数据、气象数据、航班信息、货运收发信息、综合语音业务、办公自动化信息,初频监控信息以及以后不断出现的新型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民航总局适时制定了信息化目标。为适应实现民航总局信息化目标的总要求,民航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也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大的系统和整体角度…  相似文献   

3.
2002年9月4日,在民航总局规划科技司的主持下,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教授和民航总局航安办、适航司及各航空公司的专家们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由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开发的中国新华航空公司机务维修信息系统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系统工作报告、技术  相似文献   

4.
作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西藏通航暨安全飞行40周年庆祝大会”于8月10日在拉萨市隆重举行。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向巴平措,民航系统有关单位、民航总局机关、西藏自治区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以及为西藏民航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和拉萨市各界群众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大会由民航总局高宏峰副局长主持。会上,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被民航总局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西藏通航四十周年安全保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国航西南分公司被授予“西藏通航四十周年安全飞行先进单…  相似文献   

5.
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共建的“民航安全技术分析和鉴定实验室”4月12日举行揭牌仪式,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主任施鼎豪与北航副校长徐惠彬出席仪式并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相似文献   

6.
民航总局第一研究所是民航总局直属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十年来,在民航总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机关各职能部门和民航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下,面向飞速发展的我国民航事业,为实现总局领导交给的“民航总局机关技术支持后盾,科学决策的智囊团,技术干部的人才库”三大任务,在研究中求成长,在服务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20日,赛斯变了人们对单发飞机不安纳公司在北京举行“大篷车”单发飞机载客研讨会。应赛斯纳公司之邀,民航总局的代表和山东、南方航空公司的代表以及FAA的高级代表柯培新等参加了此次演讨会。“大篷车”是赛斯纳较为成功的机型,已交付1100多架,有记录的飞行时间已超过400万飞行小时。飞机的超常可靠性改全的偏见。继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民航局之后,美国FAA在1997年修改航空法规,允许单发飞机在仪表飞行规则下载客进行商业运营。山东航空公司欲建立一支拥有ZO架以上的“大篷车”机队进行通用航空的运营。国…  相似文献   

8.
1995年8月8日至8月10日,民航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民航科技大会,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提出“科教兴业”战略,号召民航系统全体职工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投身“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把民航事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员素质的轨道上来,开创民航工作的新局面。民航总局鲍培德副局长主持了开幕式,陈光毅局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沈元康副局长受民航总局党委委  相似文献   

9.
简讯(一)     
民航总局成立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ChinaCivilAviationHumanResourceCenterSepup为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民航系统人才市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人事部批准,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于近日成立。该中心为民航总局所属事业单位,与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室即民航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该中心的行政、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由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负责,其主任、副主任由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征得民航总局人事主管部门同意后任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用航空》2007,(11):17-19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步步临近,民航奥运会保障工作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保证奥运会空中交通的安全顺畅,是民航空管系统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民航总局空管局在几年前就按照民航总局的部署,组织技术专家从组织领导、系统需求、项目管理、保障方案、技术实现及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对奥运保障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世界支线飞机雷达及传感器系统名称锥圯},尔公;ijPrimus 660说 明彩色气象雷达系统应 用ERJ—135及ERJ—145带紊流探测功能的彩色气象雷达系统 “奖状”7/10/“杰出”RDR一2000 彩色气象雷达装鬣RDR一2100 气象雷达KOt_LSMAN公司(美国)增强型视景系统 红外低能见度着陆辅助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公务与支线系统分公司(美国)TWR一850 紊流探测气象雷达’WXR一800 气象蔷达WXR一840 多普勒紊流气象雷达系统/固态气象雷达比奇的“空中圈王”,“奖状”系列里尔喷气3l“湾流”4/5比奇900D“奖状”CRJl及CJ2“状状”CJ】及CJ2比奇1…  相似文献   

12.
2002年7月30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引进开发的国内最先进的运行控制系统SOC在广州通过民航总局的验收鉴定。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和各有关司局领导以及民航各界技术专家出席了鉴定会。SOC对航空公司的安全、效益的重要作用再一次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据悉,国航、东航也在积极筹建SOC。SOC系统是国际上大型航空公司普遍采用的先进运行管理手段,是南航经过科学分析、果断决策,引进核心技术,自我开发配套创建的国内第一套先进的  相似文献   

13.
2003年7月31日,民航总局空管局召开了“庆祝建局九周年暨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陈海鞠局长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空管局坚决贯彻中央和民航总局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指示,紧密结合民航工作总体要求与空管系统工作特点,抓服务保安全,抓改革促发展,抓建设增效益,取得了空管工作与防治“非典”斗争的双胜利。  相似文献   

14.
1996年2月27~29日,全国民航适航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民航总局边少斌副局长参加了会议。来自民航总局适航司、各地区管理局、适航中心及各审定中心的领导、专家60多人出席了会议。适航司司长吴湘如在会上总结1995年适航系统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1996年的工作要点。1995年加强了安全法规体系建设,加强了适航、维修人员培训,机务维修工作以“集中管理、分散实施”为原则,全面推行了维修单位的“自我审核”制度,对机务人为责任造成的事故征候采取“四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新近要求民航总局从行业特点出发,把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作为转变职能的重点,以“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为中心,强化飞行安全管理。国务院目前批准了民航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据这一“三定”方案,民航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全国民航事务的职能部门,对全国民航业实施行业管理。据悉,民航总局在内部机构设置中,重点加强和充实了航空安全、空中交通管制等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6.
民航总局组织机场运行高级管理培训CAACOrganizedtheTrainingofAirportOperationAdvancedManagement根据民航总局2004年度培训工作计划,经与法国巴黎机场公司(ADP)协商确定,民航总局组织高层管理人员赴法国进行“机场运行高级管理”培训学习。参加此次培训的有民航总局,华东、中南、东北、西北、新疆管理局,云南省监管办,南京、新疆、山西省、贵州省、甘肃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机场集团公司以及河南省新郑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共计16人。此次培训学习的内容包括:法国民航管理法律体系、政府对民用机场运营管理原则及规范、…  相似文献   

17.
最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受民航总局有关部门的委托对我国现役飞机客舱空气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广大读者通过本文能消除对乘坐飞机的一些误解,解除一些不必要的忧虑.  相似文献   

18.
由我院承担的民航总局立项课题“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系统”于11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通过总局评审.评审会由总局科教司和航空安全办公室联合主持,有关业务司、管理局和航空公司的领导及专家26人参加.边少斌副局长到会并讲了话,对“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系统”及课题组的工作给予较高评价,并希望能早日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中国民航学院新近完成的研究项目——“空中交通流量监控网络系统”在厦门通过了由民航总局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 中国民航学院空管研究所与厦门航管站密切协作,历时二年时间,完成了“空中交通流量监控网络系统”的研制。该系统率先在我国实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国家对民航系统体制改革的要求,落实国家“十五”计划中对民航发展的要求,以及更好地适应加入世贸后民航应对的挑战,有必要对民航总局在加强宏观调控方面进行研究。作者长期从事民航宏观调控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从事飞机引进方面的工作。该项工作是民航总局宏观调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