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弹道导弹中段目标表面温度与红外突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弹道导弹在中段飞行时球形弹头和球形气球的表面温度计算方法。对球形弹头和球形气球的典型热物性参数(质量、比热、表面材料的反射率和发射率)与不同的中段初始表面温度,分别计算了在白天和夜晚下,弹头表面温度和气球表面温度随中段飞行时间的变化。给出了弹道导弹中段对抗红外探测、识别和跟踪的有效方案是降低中段弹头的表面温度到-100℃或-50℃,并使中段气球的表面温度和形状尺寸等模拟中段弹头的表面温度和形状尺寸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弹头微动特征是雷达进行识别的关键手段之一。针对雷达基于微动特征目标识别方法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模拟RCS微动特征的干扰方法。首先,描述了BM弹头的微动特征产生的原理,给出了弹头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模型。其次,结合微动特征和RCS模型,模拟具有微动特征的中段弹头动态RCS。最后,利用动态特征RCS模拟雷达回波信号,对雷达进行干扰。仿真实验表明,模拟RCS微动特征的干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弹道导弹飞行弹道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俊 《中国航天》2003,(4):41-42
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分为助推段(从助推器发动机点火加速上升到烯烧完毕)、后助推段(从助推器熄火脱落,弹头母舱仍在继续飞行并投放弹头)、中段(靠惯性自由飞行)和末段(弹头重返大气层直到命中目标)。各阶段易被预警卫星探测  相似文献   

4.
弹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弹道中段红外突防诱饵热设计的理论依据.列举了文献报道的弹道导弹弹头全弹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和研究;对其弹道中段的纯辐射传热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理论研究,推导出与对比温度(τ=T/Te)有关的特征函数f(τ)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的计算公式,且导出了斜率与其热特性组合参数相关的公式,并采用实例的线性相关系数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美国空军正在论证SICBM的重量和有效载荷方案.预计导弹发射重量为13.6吨-37.2吨,携带一个弹头或三个弹头,弹头的突防能力有所提高,可用来摧毁反弹道导弹系统.原计划1986年开始研制,因要考虑携带三个弹头,故推迟了一年.参加竞争的火箭发动机厂家至少已进行了一次点火试验.SICBM的制导系统也在竞争,参加竞争的有三种方案:1.轻型的高级惯性参考球制导系统,它是在MX导弹飞行试验用的惯性参考球制导系统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6.
何立萍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2):10-12,16
首先概述了国外战术地地弹道导弹(TBM)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TBM发展电子攻击能力的电子攻击型弹头的情况,如电磁脉冲弹头和反辐射弹头,最后对电子攻击型弹头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弹道目标进动特性的微多普勒研究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个不同方面建立弹道导弹进动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时频分析方法给出微多普勒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两种建立弹道导弹进动数学模型的方法是等价的、正确的.根据不同微运动微多普勒时频分布的差异以及不同微运动微多普勒变化周期的不同,可以识别出真弹头和诱饵.这为弹道导弹防御中段弹头和其他轻重诱饵的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鲁棒的弹道目标RCS周期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运动方式、姿态控制等方面的差异,弹道中段目标(弹头、诱饵)存在不同的RCS周期特性,这是目标识别的重要特征.分析了弹头目标的RCS周期特性,指出了传统频域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RCS周期估计方法:通过利用循环平均幅度差函数,有效克服了传统频域方法的不足,且算法具有优良的抗噪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改善RCS周期估计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洲际导弹弹头回收的作用,比较了它与卫星回收的不同特点。介绍了弹头回收减速的几种基本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10.
空间与弹道导弹系统电子攻防对抗航天武器系统对抗技………………………………………………………………………………术陶本仁(1-3)对NMD漏洞探…………………………………………………………………………………析吕久明(1-28)对美国MD系统地面雷达的对抗方法研………………………………………………究陶本仁,吕晓雯(2-1)弹道导弹中段目标表面温度与红外突防研……………………………………究姚连兴,侯秋萍,罗继强(2-5)发展弹头电子信息装………………………………………………………………………………备李可达(2-7)国外地地弹道导弹电子…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对自旋弹头的精确控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质量块控制装置配置方式.该配置方式中2套径向质量块控制装置不随弹头自旋而旋转.建立了自旋弹头的姿态运动方程,并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自旋弹头的变质心控制系统,能够保证自旋弹头的俯仰角和偏航角的跟踪误差收敛到零.为了验证自旋弹头的变质心控制系统的性能,举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  相似文献   

12.
反导导弹引信战斗部配合效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反导导弹引信--战斗部系统整体出发,把引信参数、战斗部参数同时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单发杀伤概率最大、战斗部质量最小为双目标函数,建立了引战系统配合效率优化数学模型,给出了算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变质心控制方式的再入弹头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鹏  周凤岐  周军 《航天控制》2007,25(2):16-20
弹头变质心机动控制是通过移动弹头的质心位置,利用气动配平力矩改变弹头的飞行姿态和攻角,从而可实现弹头机动控制。本文在推导变质心弹头的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方程组的特点并结合弹头再入过程中的气动、速度等参数变化规律,给出了变质心弹头再入过程中宜采用的控制模式,为变质心弹头控制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刚  廖瑛 《上海航天》2006,23(5):50-54
研究了某导弹引战系统数学仿真中破片式战斗部仿真的实现。根据目标易损性,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了战斗部对空中目标的杀伤作用,给出了炸点定位、破片飞行动力学系数、易损舱覆盖面积、杀伤区参数、破片对易损舱作用和易损舱杀伤概率的计算模型,并由此获得了目标杀伤概率和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介绍了设计的引战系统数学仿真模型。该模型的作用和有效性在该导弹的闭合回路靶试中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求解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景伟  谭惠民  樊印海 《宇航学报》2003,24(2):198-201,209
起爆控制技术是装备定向战斗部的空空导弹的主要技术之一。综合利用制导和引信信息确定引信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是导弹技术发展的方向。该文在弹体坐标系下建立了任意空间交会条件下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弹目交会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起爆方位角的变化与弹目相对速度无关;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段,目标的方位可能发生象限变化。因此定向引战系统必须根据起爆方位角变化调整起爆方位才能有效击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反战术弹道导弹引信炸点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推导了ATBM寻的引信最佳炸点控制算法,及使用定向战斗部时所需的弹体坐标系中的脱靶方位,其中对应于最佳炸点的最佳延时为剩余飞行时间减去破片飞行时间。文中根据战斗部的尺寸对炸点控制所允许的误差进行了简单分析,及根据不同交会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给出了几点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导弹和炸弹战斗部壳体及装药在超音速撞击下的动态响应。为了保证战斗部在目标舰体内的爆炸,实现对舰船目标的最大破坏,不仅要考虑壳体的强度,还要考虑装药的稳定性,其中冲击波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