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圆桌     
<正>卫星应用为数字中国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5月6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行期间,由国家航天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卫星应用—数字中国创新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卫星应用分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卫星研制与应用单位共7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分论坛上分享了最新技术成果和经验,深入探讨了卫星应用发展的新方向、新问题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满天星斗     
正副标题:苏秉琦论远古中国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2016-11苏秉琦先生(1909—1997)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专家,与夏鼐先生同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本书由哲学家赵汀阳精心挑选和编排能代表苏秉琦先生学术思想和风格的文章,旨在从宏观角度探寻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新石器时期,中国大地呈现出古文明如"满天星斗"般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
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  相似文献   

4.
声明CSCD     
《宇航计测技术》2013,(4):16-16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  相似文献   

5.
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  相似文献   

6.
声明CSCD     
《宇航计测技术》2015,(4):63-63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  相似文献   

7.
7月上旬,中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暨设备展览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携航天数字传媒公司、鑫诺公司,以"国内唯一拥有卫星资源并自主运营企业"形象精彩亮相展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用户驻足公司展台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声明CSCD     
《宇航计测技术》2015,(6):43-43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9.
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0.
到底有多大?     
<正>随时都有数字丢在我们眼前,而且经常用来吓唬我们,例如:"今年鲨鱼攻击事件增加了1倍!"或"在飞机上如果使用婴儿安全坐椅,就能挽救数十条小生命!"数字也常用来引诱我们:"本期乐透累积奖金1亿!"当然,我们还得靠数字来认识周遭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渐进扩展的优先关系矩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扩展矩阵描述并行工艺规划中动态变化的优先关系,通过状态转化构造矩阵的动态生成,通过迭代递进形成扩展过程,主要算法步骤是:①构造约束集合;②在约束集上依据优先准则构造约束矩阵;③生成优先矩阵的扩展行、列向量;④组合扩展优先矩阵.由此,建立了与动态CAD设计交叉并行、逐步完善的工艺优先关系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环境工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回顾了 2 0世纪航天器环境工程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 :在航天器研制中 ,环境工程和环境试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验证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环境效应、环境模拟试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则是环境工程的基础 ;而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大大促进了整个环境工程和试验技术的发展。在新的世纪 ,环境工程的发展在继续努力降低环境试验的费用和时间的同时 ,提高环境试验的效果 ,使整个环境工程对保证航天器可靠性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中国在 2 1世纪发展航天器环境工程需要努力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年底,"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这将有力促进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5月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在武汉召开,为了配合这届年会的召开,特别策划出版了本期卫星导航专刊,介绍、分析和论述国内外卫星导航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飨读者,希望能对"北斗"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  相似文献   

15.
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6.
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起一次性给付作者,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和许多民族中 ,都有一些类似天外来客降临地球的神话传说。有些传说与遗迹是由人深入挖掘发现的 ,也有一些传说是空穴来风。在中国 ,类似天外来客降临的神话与传说并不多。其中 ,瑞士学者冯·丹尼肯曾几次提到了远古发生在中国巴颜喀拉山地区的一次有关天外来客的传说 ;1981年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众神之车》一书提到了这件事 ;1998年翻译出版的《回归群星》和《外星文明和宇宙》两本书中也有记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传说呢?冯·丹尼肯说 ,在1938年 ,当时中国的考古学家齐普台(音译 ,也被叫做迟扑泰) ,在巴颜喀…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9月26日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会展中心(北京航天城)召开了第三届航天工程和高性能材料需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南大学共同组织。大会由会议执行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刘石泉副总经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黄伯云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杜善义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1981年6月出版创刊号以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至2011年6月已建刊30周年,出版了184期。
在伴随并见证着中国空间事业的高速成长与发展的同时,这30年中,《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荣获多次中国航天系统、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奖励;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和“双百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还被收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被列入航空航天类统计引文源;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源期刊”;入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被美国“剑桥科技文摘”(CSA)收录,并成为核心源期刊;2010年成为EI检索数据库正式收录期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所取得的这些进步,是主管、主办单位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期刊编委、审稿专家无私培植的结果,是广大作者奉献智慧财富的结果,是众多读者关心爱护的结果。在此《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编辑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将始终本着“交流空间技术科研成果,探讨前沿技术,活跃学术研究,促进人才成长,服务空间事业”的宗旨,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技术刊物。编辑部将始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发扬学术民主,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使《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为中国空间科技人员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前沿技术的重要园地;成为宣传和展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沟通航天工程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许斌 《太空探索》2014,(2):8-13
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曾说过:"我们希望利用中国的航天高科技填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使我们的人民真正受益、得到实惠。"如今已成功发射并在轨运行的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将满足他的这一愿望,也将使玻利维亚人民享受到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带来的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