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泵水力试验测控系统故障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锦 《火箭推进》2006,32(2):46-51
阐述了泵水力试验测控系统硬件在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介绍了各种故障现象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试验测控系统做好故障预想和过程控制提供了实践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功率高速度泵水力试验台的要求,研制了全数字控制的双闭环可控硅调速系统,为泵水力试验台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驱动电源及高精度的转速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3.
软件平台是国产化测控产品体系建设系列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介绍基础软硬件平台和测控系统软件需求,然后针对这些需求和约束,说明测控系统软件平台的体系架构,并针对关键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国产化测控系统可重构软件平台采用对象共享、标准接口、远程调用等技术,满足测控系统分布式需求,同时通过应用程序配置、动态加载、软件总线、标准接口及设备配置管理实现系统重构,为测控系统动态重组提供了支撑。可重构软件平台的成功研制推动了测控系统国产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嫦娥四号着陆器测控通信系统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四号着陆器测控通信系统负责搭建着陆器与地面站、中继卫星之间的测控通信链路,是任务工程目标实现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针对嫦娥四号着陆器任务对测控通信系统任务需求,提出系统方案,给出测控通信系统关键环节的设计方法、实现技术路径、地面验证和在轨工作结果,可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测控通信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5,(5):86-90
在传统小卫星测控系统的S频段应答机、中继测控单元、遥控单元及星务管理单元的设计基础上,对小卫星测控系统进行了综合设计。设计中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微组装工艺、键合技术、片上系统(SOC)微型芯片等新技术,将小卫星测控系统各功能单元融合在一台高集成、多功能的小型化测控产品中,实现星上资源的统一利用和测控任务的统一调度管理。与传统的小卫星测控系统相比,体积减小70%,质量减小80%,功耗降低35%,可满足小卫星体积小、质量小、功耗低的产品需求。文章提出的设计可为后续集成测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霍尔电推进长寿命试验台测控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霍尔电推进长寿命试验台的测控需求,提出并详细论述了IPC+DAQ2205+PCI1721的测控系统硬件和Delphi7+SQL的测控系统软件。采用基于PCI总线的高性能数据采集卡DAQ2205和模拟控制量输出卡PCI1721完成测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模拟控制量的输出控制。采用多线程的程序设计架构实现测控系统多任务和快速响应的需求。测控系统实际运行测试表明其测控精度、响应速度、可靠性和人机交互友好性等方面都能很好地满足霍尔推力器长寿命试验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测控系统的网络化代表了测控系统发展的新方向,为实际测控应用解决了以前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本文给出基于现行局域网构架之上,利用LabVIEW提供的Web Server服务功能,实现网络化测控与仿真系统的一种方法.可以实现网络化测控系统的低成本、短周期、可靠运行.阐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主要功能和运行过程,给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功能搭配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统一S波段(USB)卫星测控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了USB测控系统的仿真结构,对USB测控系统的接收与发射进行了仿真实现,并对仿真信号、采样率、组合干扰、锁相环、滤波器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该仿真设计为卫星测控系统的研制提供了仿真论证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LabVIEW的Web Server服务开发网络化分布式试验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控系统的网络化代表了测控系统发展的新方向,为实际测控应用解决了以前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本文给出基于现行局域网构架之上,利用LabVIEW提供的Web Server服务功能,实现网络化测控与仿真系统的一种方法。可以实现网络化测控系统的低成本、短周期、可靠运行。阐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主要功能和运行过程,给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功能搭配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天测控系统面临的频谱资源紧缺和抗干扰等问题,首先结合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分析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航天测控系统优势,并探讨开展认知航天测控系统研究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认知航天测控系统,并设计与其相对应的认知航天测控网络架构。最后,针对航天测控系统特点,初步分析建立认知航天测控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为该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轴飞行仿真转台总体设计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本文在HIT-1型三轴仿真转台研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三轴仿真转台的总体布局型式、驱动元件种类和控制方案等总体设计方面的问题。从分析飞行仿真转台的4大技术指标-高频响、超低速、宽调速、高精度入手,分析了执行元件、机械台体、液压系统、控制技术等方面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和解决措施,进而分析出研制仿真转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曹健  李尚义  赵克定 《宇航学报》2003,24(4):374-377,403
介绍了一种仿真转台用新型叶片式无脉动连续回转液压伺服马达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拉各瑞(Lugre)摩擦力模型,给出了摩擦力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及在系统中的补偿措施,通过实验研究,得到本新型连续回转马达的摩擦力矩模型,并通过实验对马达的低速及阶跃响应进行了研究。验证了采用摩擦力补偿措施有效地克服了系统的低速爬行及极限环震荡现象,且使马达的性能完全符合仿真转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液压缸在塑料模抽芯机构中的应用,论述了液压缸的选用、与型芯的连接形式。固定、及如何对液压缸提供液压油等液压缸使用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舵面-液压伺服机构连接刚度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特征方程反问题的直接方法对舵面-液压伺服机构连接刚度参数进行了辨识。方法以动柔度矩阵特征方程为基础,通过界面位移求解界面内力,并由模态迭加法通过舵面上可测自由度振型,拟合扩充机构内部的不可测自由度振型,然后由界面位移和内力确定连接部位的刚度参数,对某导弹舵面-液压伺服机构建模,并辨识相应界面的连接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且精度高,为舵面-液压伺服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和分析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液压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软件故障树分析方法在液压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程序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通过运用软件故障树分析方法,程序设计者可以很快找出软件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即故障可能发生的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薄弱环节的可靠性设计,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张欢  张成  宋晓东 《宇航学报》2022,43(9):1152-1162
针对索式火箭回收着陆系统中摩擦缓冲装置的缓冲能力和调节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和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液压缓冲装置反问题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液压缓冲装置中控制阀凸轮外形和储能器初始压强的设计来调节着陆火箭运动学特性,使火箭按照特定的运动学特性在有限的缓冲位移内减速至静止稳定且缓冲加速度最小。对索式火箭回收着陆系统建立精准高效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针对不同的工况进行仿真校验。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所提反问题设计方法设计的索式火箭回收着陆系统能够按照特定的运动学特性减速缓冲着陆火箭,具有较强的减速缓冲能力;针对不同质量和着陆位置偏差的着陆火箭,具有自动调整液压阻力保持火箭相同的运动学特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接机构综合试验台运动模拟器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浩  赵阳  张大伟 《宇航学报》2007,28(4):996-1001
空间对接机构六自由度综合试验台,是对接机构研制所必须的地面试验设备之一,用于对接机构空间对接过程的仿真试验,全面考核对接机构的捕获与缓冲校正能力。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了对接机构综合试验台运动模拟器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全面地表征了六自由度运动模拟器的动力学特性,且具有简单、通用的形式,对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液压驱动系统进行了建模,从而建立六自由度运动模拟器系统模型。在建立该模型的基础上,使用Simulink对运动模拟器的位置跟踪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满足工程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研究成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水压仿真装置,其特点是在堵盖中心部位开一圆孔,装入活塞,将力转移至其它装置,从而可减轻壳体水压中后接头的受力。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省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标准化卫星平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首先阐述卫星标准化的三种形式——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的基本概念和卫星平台实现标准化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国外公用平台的现状,提出建立卫星公用平台的基本原则;最后给出8种公用平台的自重、平台尺寸、可支承的有效载荷重量、总功率、有效栽荷可用功率、姿态控制精度、测控能力、推进剂携带量、设计工作寿命、与运载火箭的兼容性等主要性能参数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国外深空探测器着陆缓冲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国外月球和行星探测器的着陆缓冲系统的特点与应用。着陆缓冲系统的基本类型包括软着陆机构、气囊缓冲装置和空中悬吊机结构。其中:软着陆机构由着陆架(腿)、缓冲器和展开锁定机构组成,具有质量较大,结构较简单、可靠的特点,在美国“勘测者”、“阿波罗”、“梦神”和苏联月球号等着陆器中得到了应用;气囊缓冲装置由气体发生器、气囊组件,以及缩回与展开机构组成,具有质量小、包装容积小和着陆稳定性好的特点,在美国“火星探路者”、“火星探测巡视器”,苏联早期月球号着陆器,以及欧洲“贝皮一哥伦布”水星探测器中得到了应用;空中悬吊机结构由空中悬吊机及其推进系统等组成,具有着陆速度低、冲击小和安全可靠的特点,在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好奇心号巡视器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