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雨丝 《太空探索》2010,(8):56-56
6月,位于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的航空发展机构与印度空军一道在博克兰进行了由其设计、研发的激光制导炸弹的用户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洛克希德&;#183;马丁公司和美国海军在加州中国湖试验场,成功对227千克的GBU-12“宝石路”Ⅱ双模制导炸弹(DMGB)进行一系列投放试验。由F/A-18“大黄蜂”战斗机共每次投放4颗DMGB,并配合各种复杂的机动飞行,以对这种炸弹在各种战术环境下的作战能力进行验证。试验表明,飞行员既可采用预先装定的目标坐标、也可采用由现有瞄准吊舱所获得的目标坐标,实施GPS/INS制导飞行、投放该双模制导炸弹。一次投放多颗DMGB对某一目标实施攻击的同时,可以采用激光照射方式对另一目标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3.
<正>10月28日,美国空军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价值7600万美元的订单,以采购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套件。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将传统的重力炸弹转变为精确制导炸弹。炸弹由激光半主动制导以及气动弹翼控制,炸弹可集成到空中平台,且与MK 80系列炸弹以及BLU-109战斗部兼容。  相似文献   

4.
美、伊战争中美军战机共投放了约7000枚制导炸弹,攻击伊拉克的军事目标,其命中目标的精确度极高。偏离目标的距离约在3-5实以内。这些制导炸弹皆系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的信号电波进行定位,通过装置于炸弹尾部的制导控制组件飞向目标。  相似文献   

5.
精确制导、空中发射的武器由来已久,二战中曾出现过靠惯性运动及带推力的炸弹;朝鲜战争中,美国曾使用过无线电制导的炸弹。当激光出现时,这种精确制导武器随即出现了质的飞跃。经过大大小小战争的洗礼,现在精确制导武器已被喻为空中势力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中对准过程的在线标定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陀螺惯组输出误差影响武器系统导航精度,为了弥补地面标定的不足,利用机载制导武器发射前空中对准过程进行光纤捷联系统在线标定.介绍了光纤捷联系统空中对准/在线标定系统模型,基于此设计卡尔曼滤波器;针对某机载航空制导炸弹工作过程进行了对准过程中误差激发与对导航精度影响的仿真分析,并基于此进行了滤波器优化设计;最后进行了优化设计前后导航精度仿真比较,仿真结果显示:完成空中对准/在线标定优化设计后,光纤捷联系统纯惯性导航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雷锡恩公司的小直径炸弹Ⅱ已经完成了里程碑C验证及小批量试生产的所有实弹射击试验。该试验由雷锡恩公司和美国空军共同指导,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试验靶场完成。在试验中用实弹战斗部替换了遥感载荷,用以检验炸弹侦测、追踪及摧毁移动目标的能力。这些试验表明,新的多效用战斗部使得小直径炸弹II型拥有摧毁目标同时减小附带伤害的能力。与美国空军共同合作,雷锡恩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自主研制的中高端大型"察打一体"彩虹五无人机在我国西北戈壁成功进行了多次导弹实弹打靶试验。试验中,彩虹五无人机分别发射了多枚50公斤级AR-1空地精确制导导弹、80公斤级新型AR-1空地导弹及某型精确制导炸弹,均成功命中目标。近年来,无人机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听起来高大上的无人机有哪些优势?我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正>为期5天的阿布扎比防务展(IDEX2015)于2015年2月22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开幕,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大类防务产品体系(地地战术打击武器系统、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无人机及指控系统、精确制导炸弹)亮相本届防展,重点推出了A300远程地地火箭弹、FB-10移动轻型防空导弹、CH-4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和FT-9精确制导炸弹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最新军贸产品,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与会代表及军贸企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9日,美国防务安全合作处对外宣布,土耳其已经申请向雷锡恩公司购买价值7000万美元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此次销售已获美国国务院批准,共包括400套用于Mk842000磅炸弹的GBU-31(V)1制导组件、200套用于BLU-1092000磅侵彻炸弹的GBU-31(V)3制导组件、300套用于Mk82500磅炸弹的GBU-38组件、100套用于Mk82的BGU-54激  相似文献   

11.
黄英 《太空探索》2012,(11):55-55
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电子系统分部弹药制导专家将帮助美国空军武器科研人员设计一种用于火箭推进式炸弹的精确制导组件,用于F-35闪电II隐形轰炸机,可以攻击并摧毁敌人的掩体、隧道以及其他关键深埋目标。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已制出1∶1的H-Ⅱ火箭模型。目前正在宇宙开发事业团的筑波宇宙中心进行试验,旨在验证其主要部分的振动特性、制导装置和火箭发动机安装部分的设计等。这次制成的 H-Ⅱ火箭模型,第一级发动机安装部分和第二级制导控制装载部分等四、五个部位,均使用筑波宇宙中心的试验设施进行振动试验,与设计时提出的振动方  相似文献   

13.
针对验证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关键控制技术的需求,提出了一套基于STM32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闭环仿真系统。基于该套平台,对系统的总体方案、硬件平台设计、软件开发及设计进行了重点论述,实现了箭上测量单元、计算机单元、执行单元及地面测发控单元的模拟。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完成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导航及姿控算法等关键控制技术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闭环仿真系统设计合理,系统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可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大型试验奠定基础,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4.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制导方法的精度及抗干扰能力上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建立了以能量为自变量的三自由度运动学方程,给出再入过程中的主要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纵向制导律和侧向制导律.在纵向制导律中,不断预测剩余航程相对理论目标点之间的偏差,并以此偏差作为模糊校正器的输入,输出合适的侧倾角更新值,从而达到校正效果,保证纵向制导精度;在侧向制导律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横程偏差的侧倾角反转逻辑,当横程偏差超过所设定的边界条件时,侧倾角便进行一次反转,从而保证侧向制导精度.分别在标准初始条件下和存在偏差条件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制导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月球重力转弯软着陆的模糊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月球软着陆的最终段,提出了以重力转弯方式进行软着陆的模糊变结构制导律.首先设计了次优滑动面,然后引入模糊控制器,使滑动变量逐渐收敛到0,实现安全着陆.考虑了发动机推力偏差、着陆器初始质量估计偏差、月球引力加速度偏差、初始条件干扰、敏感器测量误差及姿态跟踪误差.并用Monte Carlo技术验证了所设计的模糊变结构制导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够克服各种随机偏差及干扰的影响.因此,所设计的软着陆制导律是可行的,并且只须以斜向距离和斜向速度作为输入,工程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自动驾驶仪的动态延迟问题和攻击角度约束问题,根据寻的导弹拦截逃逸机动目标设计了一种新的无抖振的滑模制导律。首先,对视线角进行三次微分可得到制导系统的状态方程;其次,根据制导系统状态方程设计滑模算法,通过选取满阶终端滑模(TSM)滑动流形避免了TSM的奇异问题,在控制输入的导数项中引入切换函数项进行扰动补偿,有效消除了控制器中的抖振现象;最后,将提出的控制算法应用到制导律的设计中,保证了视线角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期望值。通过与现存的有限时间制导律对比,本文设计的制导律不仅能够补偿自动驾驶仪的动态延迟而且能够有效消除控制器中的抖振现象。数字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在制导律设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针对类IXV飞行器无翼式升力体构型及采用RCS/尾襟翼组合控制特点,研究其初期再入段的高精度制导与姿态控制方法.设计带过程约束的数值预测 校正制导律以提高制导系统的鲁棒性及精确性;根据其执行机构配置特点,设计基于RCS的航向控制律及基于RCS/气动舵的纵、横向复合控制律,并采用鲁棒伺服LQR技术进行控制参数快速设计.通过蒙特卡洛打靶仿真来验证算法的精度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终端角度约束、状态约束和控制受限问题,在三维空间内,提出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构建了带终端角度约束的制导控制系统三通道全耦合设计模型,采用固定时间收敛的滑模干扰观测器对一体化设计模型中的未知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基于固定时间稳定性理论、终端滑模控制和反演控制方法等对制导控制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并采用二阶指令滤波器对系统状态及控制指令进行约束。对所提方法的固定时间收敛特性进行证明,并给出具体的收敛时间表达式。通过导弹六自由度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仿真因子数目较多,而真实系统观测数据相对稀少时,仿真模型的验证工作难以进行.针对仿真因子空间庞大,对应于每一组仿真因子配置,有且仅有对真实系统在相应工作条件下的一次观测这一极端情形,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OMLHD, Orthogonal-Maximin Latin Hypercube Designs)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法.利用仿真验证试验的优化设计技术对仿真因子配置进行筛选,合理的选择、安排验证试验;采用p值分析方法解决验证试验中的数据一致性分析问题;基于逆概率分布定理的思想,对各组验证试验一致性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某导弹制导仿真模型验证为例,对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在整个因子空间上对仿真模型的可信性进行验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动目标的末制导拦截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攻击角度约束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固定时间收敛制导律。与有限时间收敛终端滑模制导律相比,所提制导律能够确保弹目视线(LOS)角和弹目视线角速率在固定时间内是收敛的,并且收敛时间是独立于制导系统初始条件的,可以根据制导律参数预先给定。构造了一种新型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有效解决了奇异性问题,同时通过合理地改变滑模面与弹目视线角跟踪误差的趋近律指数,使得制导系统比现有的固定时间收敛控制具有更快的收敛速率。此外,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律,针对目标机动引起的未知扰动进行估计,使得制导律的设计无需预先知道任何关于目标机动的信息。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制导律能够使导弹成功拦截机动目标,并且与现有制导律相比,具有更快的系统收敛速率、更高的拦截精度及更短的拦截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