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1-131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2月17日报道,全球首个太阳能聚光熔盐热电站(Gemasolar)在西班牙南部小镇塞维利(Seville)落成,它可在阴雨天气以及没有光照的夜间继续发电。传统的聚光发电技术使用抛物镜将光源聚集到充有合成油的吸热管上,使合成油加热到390℃,然后通过输送传导将水加热,产生水蒸气推动涡轮机发电。  相似文献   

2.
王小一 《航天员》2014,(6):44-45
太阳能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杨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太空中,太阳能板源源不断的吸收能量,供给卫星、航天器的运行,未来还可能采集太阳能量,之后传输至地面。然而单体太阳电池必须以组件方式提供电源,这就使得太阳能板向太空的运输形成了新问题,不过,最近科学家将古老的折纸技术应用于太阳能板上,赋予了运送太阳能板进入太空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太阳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推广使用绿色环保能源太阳能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的产生机制,分析了我国太阳能资源的能量总量和分布情况,讨论了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二种途径: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并具体讨论了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所涉及的实际技术,具体包括:用于采集太阳能并进行光热转换的集热器、辅助热动力系统、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制冷、太阳能热力发电、太阳光发电,介绍了国内外使用太阳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地域广大且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其关键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未来世界能源的发展,文章综述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包括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结构演化以及世界各国相关项目的实施和进展,重点讨论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相关材料技术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在航天和新材料领域的基础,提出了我国发展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0,(4):28-28
据科技网2010年7月1日报道,台湾太阳能电池板定制商绿霖光电(Greendix)本月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太阳能足球。虽然足球的外观设计不断变化,但相信还是对黑白相问由五边形、六边形球皮组成的传统足球记忆深刻。绿霖光电此次使用独家的太阳能电池板形状定制技术,将传统足球中的黑色五边形球皮换成了同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该太阳能足球内置动作感应器和音频设备,  相似文献   

6.
根据太阳能飞行器单点设计过程的特点,总结出太阳能飞行器的控制方程组,即升重平衡、推阻平衡和能量平衡方程。针对能量平衡的特点,将其分成全天能量闭环和夜间能量闭环,并就上述两个能量闭环分析太阳能飞行器的翼载荷设计边界,研究了由两个能量闭环所形成的翼载荷设计域,探讨了影响翼载荷设计域的参数敏感程度。进一步,基于翼载荷可行设计域提出了一种太阳能飞行器总体设计方法,并通过算例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工作对太阳能飞行器的设计过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温太阳能集热管作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其发电效率。文章研究了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和提拉法在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玻璃外管上镀制增透膜,大大地提高了集热管的集热效率;研制了年产15万支的集热管增透膜镀膜自动化生产线,产业化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热推进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太阳能热推进(STP)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STP的研究进展、关键技术及其在潜在应用领域中的性能优势,关键技术有高性能太阳能主聚光器的研制和吸收器/推力室高温热结构的设计,并根据国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国内开展太阳能热推进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0,(12):F0002-F0002,1
作为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设计单位和世博永久三场馆光伏技术应用设计单位--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了世博会多个太阳能项目,并承建了世博中心1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并网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范斌  紫晓 《中国航天》2011,(1):28-30
空间太阳能与地面太阳能利用的初步比较(1)资源储量比较(以我国为例)地面太阳能:根据我国国土太阳能资源调查,全国太阳总辐照量均值约为1580千瓦时/平方米(相当于180瓦/平方米)。以1%国土面积的太阳能资源为储量计算,对应9.6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太阳能资源储量为170亿千瓦。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蒙特卡罗-区域分解法,建立太阳模拟器内复杂几何构型卫星稳态温度场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求解卫星表面太阳辐照面积、红外和太阳辐射传递系数,得到不同辐照条件下卫星的温度分布;分析太阳辐照的非均匀性和不稳定性对温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蒙特卡罗-区域分解法对于太阳模拟器模拟空间外热流的仿真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太阳辐照非均匀性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大于不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军徽  方瑞颖  武娜  佟安  刘应华 《宇航学报》2020,41(10):1295-1304
本文研究条带式太阳帆在近地轨道运行进出地球阴影时的热致结构动力学响应,建立了在太阳热辐射和光压共同作用下的太阳帆结构动力学方程,采用分布传递函数法,给出了条带式太阳帆热致结构稳态振动幅频响应的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热辐射冲击是引起近地轨道太阳帆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主要原因,光压引起的结构响应可忽略不计;增加桅杆壁厚不能有效抑制太阳帆的热致结构动态响应;增大阻尼,减小结构的热膨胀系数能够明显减小太阳帆热致结构响应的振幅;热致结构动态响应是设计大尺寸近地轨道太阳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太阳帆结构设计、姿态和轨道控制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电动帆是一种新兴的无推进剂损耗的推进方式,利用太阳风的动能冲力飞行。电动帆由数百根长而细的金属链所组成,这些金属链通过空间飞行器自旋展开,太阳能电子枪向外喷射电子,使金属链始终保持在高度的正电位,这些带电的金属链会排斥太阳风质子,利用太阳风的动能冲力推动空间飞行器驶向目标方向。针对电动帆轨迹优化问题,提出采用Gauss伪谱法进行轨迹优化,克服了间接法对协态变量初值敏感的缺点。考虑在太阳风暴等原因造成特征加速度改变的情况,基于Gauss伪谱法实现电动帆在线轨迹重新规划,提高电动帆对太阳风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最后以太阳系外探测任务为例,对电动帆和太阳帆的性能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电动帆在星际远航任务中所用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4.
卫星上天线尺寸越来越大,在轨展开后会对太阳翼产生遮挡。文章给出一种检测太阳翼电池片所受遮挡的方法。此方法首先分别提取天线和太阳翼电池片三维模型的STL(Stereo Lithographic)格式数据信息,STL数据包括三角形网格的法向矢量和三角形3个顶点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对电池片的STL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并按照太阳翼转动角度和太阳光与太阳翼法向夹角的变化对天线的STL数据进行后续处理。之后,判断电池片的三角形网格与天线三角形网格的几何位置关系,建立太阳翼遮挡模型。该模型不须提供天线的参数信息,只需要三维模型即可完成遮挡分析。  相似文献   

15.
KFTA太阳模拟器研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KFTA太阳模拟器是一台光线水平入射的离轴准直型太阳模拟器,其离轴角为25?、辐照面的直径为600 mm。在太阳模拟器的研制中,采用了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风险的氙灯水平点燃技术方案。文章从方案设计、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及其调试试验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KFTA太阳模拟器的设计计算方法。KFTA太阳模拟器的成功研制对于建造大型太阳模拟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国内外敏捷卫星带辅助支撑式太阳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开展了太阳翼的构型设计与布局优化,设计一种基于带簧铰链与自适应锁定式铰链的单臂支撑式高刚度太阳翼。利用支撑臂中部带簧铰链在弯折后形态可变的特性,解决了多连杆闭环机构收拢状态下的杆长匹配问题;利用太阳翼根部自适应锁定式铰链可自动调节锁定状态的特性,解决了展开末了过约束锁定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带辅助支撑式太阳翼根部铰链的可靠锁定功能。开展太阳翼展开静力矩裕度分析、模态分析和展开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翼展开力矩裕度大于1,展开状态下基频大于8 Hz,展开过程顺畅无死点,展开末了冲击力不超过750 N。开展了太阳翼地面试验验证和在轨飞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高刚度太阳翼满足敏捷卫星在轨长时间快速机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power plant analyzed in this work consists of a selective solar collector–thermal engine combination. The paper focuses on solar power plant operation under various weather conditions during all seasons on Mars. Meteorological data measured at Viking Landers (VL) sites were used in computations. Two strategies to collect solar radiation were analyzed: a solar horizontal (H) collector and a solar collector whose tilt and orientation are continuously adjusted to keep the receiving surface perpendicular to Sun rays (P). Both a low and a high efficiency thermal engine were considered. All the computations were performed for a selective solar flat-plate collector similar in size to the Mars Pathfinder's Sojourner. Results show that generally the influence of latitude on performance is important. In some situations, the meteorological effects compensate the latitudinal effects and the output power is quite similar at both VL1 and VL2 sites. In case a low-efficiency engine is coupled to a horizontal collector, the solar efficiency does not exceed 0.13 at VL2 site. It is lower during summer and higher during winter dust storms. In case the low-efficiency engine is coupled to a P collector, the solar efficiency increases during summer. The solar efficiency is as high as 0.18 in case of a horizontal collector attached to a high-efficiency engine. If the high-efficiency thermal engine is connected to a P collector the solar efficiency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during summer and spring but does not exceed 0.18. The power provided by a system consisting of a horizontal collector and a low-efficiency engine does not exceed 7 W. Using a high engine coupled to a horizontal collector leads to a power output up to 13 W during spring, autumn and winter. The P collector is recommended mainly during summer and spring in combination with high-efficiency engines. In this case the solar efficiency could be as high as 25 W. The performance of PV cell power systems and properly designed dynamic solar power plants operating on Mars is comparable.  相似文献   

18.
折叠状航天器太阳电池阵在轨热分析(Ⅰ)——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将太阳电池板蜂窝芯子、面板和硅电池片中发生的辐射-传导复合传热过程等效为一个无内热源的三维瞬态热传导问题。根据电池板的材料、尺寸及结构形态导出太阳电池板的三维等效导热系数。针对任意两相邻电池板表面间的热辐射交换规律,构造适用于这表面内节点温度的离散方程系数。研究折叠状态太阳电池阵边界节点的热特点时,仔细考虑了地球红外辐照、地球的太阳反照、太阳辐射加热、航天器舱体几何遮挡、深冷环境散热、飞行轨道高度及航天器在太阳-地球系中不同位置等造成的影响。利用本文给出的方程,可以求出展开前在轨折叠状太阳电池阵三瞬态不稳定温度场。  相似文献   

19.
An overall bi-directional panoramic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activity, not just looking at the solar system at a macro level and helping to build a simulation model for the solar system, but the probe will also be able to explore the Milky Way and the vast universe from a much wider perspective. By obser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lar system, solar wind, ionization envelope and other parameters from a bi-directional panorama on both sides of the solar ecliptic plane, it will assist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human kind to understand the solar system in a more extensive, deeper and systematic way than before.The exploration can be done in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launch a solar polar probe. Secondly to launch a bi-directional probe orbiting the galaxy in sync with the sun.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空间外热流分析软件和在航天器稳态热平衡试验中模拟的外热流都不包括帆板对航天器表面的红外加热,而有时帆板的红外加热并不小,应该叠加到模拟的外热流中.文章针对一种低轨道航天器,计算了帆板红外加热的强度,给出了在热平衡试验中叠加的方法,并讨论了在固定帆板方位的同时保持其红外热流等效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可以精确计算帆板红外加热,对任意的帆板方位均可以保持其红外加热的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