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针对TY-3微重力试验火箭电气系统在测试中出现的供电干扰、长线干扰、脱落干扰等各种干扰因素进行了电磁兼容性分析,提出了改进的电路设计方案,通过了地面综合试验的验证和飞行试验的考核。  相似文献   

2.
商用现货(COTS)处理器应用于星载计算机主控制器前须经过地面单粒子效应试验验证。与同等价位的宇航级处理器相比,COTS处理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复杂、接口丰富的特点,需要为其定制化设计单粒子效应试验测试系统。文章针对COTS处理器的片内存储器、寄存器数量万倍于宇航级处理器以及接口功能更加丰富的特点,确定单粒子锁定(SEL)测试、存储器翻转测试、寄存器翻转测试、典型指令集测试和接口功能测试作为试验测试项;并提出一套单粒子效应试验测试系统方案,实现了对被测处理器的各路供电电流、存储器、寄存器和外部接口功能的有效测试和监控。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卫星对低压大电流的供电需求展开分析;从卫星的供电架构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需求出发,调研当前卫星供电架构的发展现状,总结卫星供电架构的特点,并针对低压大电流的供电需求,对其所需电源的结构、原理、特点进行分析,为星用低压大电流电源的研制提供研究方向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试车台控制系统对发动机试验起爆时大电流控制的可靠性,适用于地面试验发动机程序控制电路的设计,介绍了各单元控制线路逻辑设计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以及为此所采取的可靠性设计手段。经实爆试验测量数据表明,其电路简捷、易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功率DC/DC电源模块的传输效率,降低电路的功耗,文章设计了一种合理的低功耗供电线路,为电源模块中的芯片提供稳定的低压直流输出电压。文中采用电压控制型MOSFET作为调整元件并结合输出电压反馈电路,避免了输入电压过高时因三极管工作电流限制造成的供电线路功率损耗过大问题,有效提高了大功率开关电源模块的传输效率和供电线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文中设计的供电路静态功耗小、传输效率高,且线路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试车台控制系统对发动机试验起爆时大电流控制的可靠性,适用于地面试验发动机程序控制电路的设计,介绍了各单元控制线路逻辑设计需要达到技术要求,以及为此所采取的可靠性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7.
卫星供配电测试设备接口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 《航天器工程》2002,11(1):66-72,40
卫星供配电测试设备是模拟电源与卫星电源分系统接口的控制设备,确保供电控制的可靠、测量的准确和状态监视的正确是卫星供配电测试设备的基本要求。设备的各组成部分按照功能和接口关系进行设计,相互配合完成对卫星的供电和测量。本文首先概述了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较详细地对供配电测试设备和卫星之间的控制信息、状态信息和测量信息的专用接口设计技术加以论述,并且结合有代表性的示例给出了参考电路图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一种大功率SAR卫星电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7,(3):57-63
SAR卫星电源系统具有大功率脉冲供电、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文章分析和总结了国外SAR卫星供电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具有并网供电功能的双母线SAR卫星供电拓扑结构。通过在平台母线和SAR载荷母线之间的并网控制器,实现故障时SAR载荷母线对平台负载并网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文章还给出了并网控制器在轨使用策略,地面和在轨测试验证了电源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可为我国后续大功率SAR卫星电源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型二级摇摆伺服机构要求在地面热试车全过程中由试验台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原二级摇摆伺服机构供电系统为单一的整流器供电模式,试验过程完全依赖市电进行转换,没有任何其他保障措施,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提出2种供电方案,通过比较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能发生的故障,最终选择了整流器和电池组相配合的供电方式.试验测试性能结果表明:这种供电方式完全满足试车任务的需求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卫星在地面试验中以及在轨运行中出现多次太阳电池阵相关的异常问题,通过对地面试验和在轨数据的分析,确认属于频繁高发的同一类型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新技术、工艺条件发生变化,而相关的太阳电池阵设计标准、地面试验验证手段没有适应该变化,导致出现异常。本文针对卫星太阳电池阵研制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研究,对国外ECSS (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卫星太阳电池阵研制标准进行对标分析。重点研究标准体系在太阳电池阵、结构机构、太阳电池电路以及太阳电池片的设计、生产、装配、测试、验收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太阳电池板研制标准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为后续太阳电池阵的研制过程及试验提供参考,对确保卫星安全可靠供电,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定浩 《航天控制》2007,25(4):87-91
将二次电源的浪涌电流抑制问题提升到"最佳抑制问题"讨论。目的是寻找一种浪涌电流,它不仅满足一次电源要求的限制浪涌电流幅值,二次电源设计限定的完成浪涌过程时间,而且使浪涌抑制管在这过程中产生的最大瞬时功率值最小。本文给出了满足这些要求的最佳浪涌电流的解析式,对常用的线性浪涌电流抑制作了分析和评述,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航天工业就受到了重创。乌克兰航天工业的龙头南方机械厂遭遇到了减员、转产、停产等多重危机。中国有句俗话,叫"船大难调头"。如何让这个曾经拥有7万员工的重型航天企业维持下去,成为困扰南方厂乃至乌克兰航天局的头等大事。旋风2K火箭在发射中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urveys the status of Russian space activities in terms of budget, operational satellite systems, workforce and industrial capabilities. There is inequality between companies and particularly between various tiers of cooperation in produc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oth in the form of joint non-commercial ventures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space market, is considered vital for sustaining national space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14.
一种CDC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一种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该系统采和光电编码器作为速度检测传感器,控制方式采用PID数字控制,控制输出采用PWM数字信号至驱动电路对电机调速。本文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5,(5):1-7
介绍了空间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在简述我国空间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空间站机械臂、嫦娥三号巡视器和嫦娥五号采样机械臂等空间机器人的研制情况。结合我国空间机器人型号研制和技术研发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空间机器人未来发展应关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外卫星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阐述了国外卫星通信中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接广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卫星通信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化和精确打击.先进的全球一体化信息系统与精确打击武器的结合将改变战争进程,成为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空天瞭望  相似文献   

18.
冯源  樊祥  张宁  吴少峰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2):21-23,47
MIMO雷达是近年引入雷达领域的一种性能改善的新体制雷达.在对MIMO雷达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相关分类.提出了将MIMO技术与现有雷达系统相结合的应用路线.它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雷达系统中的一些固有难题.最后根据MI-MO雷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MIMO雷达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叶力华 《火箭推进》2003,29(5):38-42
激光焊接冷却通道壁技术是适应商业需要(降低制造费用和缩短开发时间)开发的科研成果.沃尔沃公司(VOLVO)已经研究出其核心技术,即应用于焊接通道壁技术的激光焊接法和X射线辅助连接系统.此项技术最初的开发目的是应用于一次性使用发动机,但是现在发现其应用于可重复使用发动机上也很有优势.使用寿命、热负荷、最小内壁厚度和材料疲劳特性等综合决定了此项技术的适用范围.目前,已经进行了夹层喷管热试,并且制造出了具有典型尺寸的用于演示的夹层喷管.正在研究应用于非再生冷却系统的激光焊接夹层技术.研究成果表明,这项技术可用于各种发动机,即从助推级到上面级均适用.现在,欧洲和美国正在讨论应用此项技术加工Vulcain和RL60发动机的喷管夹层结构.本文对下面内容进行了叙述激光焊接夹层技术概况;目前激光焊接夹层技术在一次性使用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用激光焊接夹层技术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氢发动机试验技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李亮 《火箭推进》2004,30(6):32-35
综述了过氧化氢在火箭推进技术中的发展和应用,概括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发展过氧化氢火箭发动机对航天推进与宇宙探索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