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效能评估出发,通过分析WSEIAC系统效能评估模型,把干扰对导引头的影响等效为系统“故障”,提出了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效能参数及其系统效能评估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超  杨号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1):16-19,40
研究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性能分析评估的数学仿真平台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仿真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模型体系结构、雷达导引头仿真建模方法,然后论述了目标起伏、闪烁、海杂波仿真建模方法,以及典型干扰原理及其仿真建模方法,最后对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综合性能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该仿真系统,可以对反舰导弹在复...  相似文献   

3.
高重频激光对激光导引头干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高重频激光干扰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导引头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用陀螺稳定式激光导引头作为稳定跟踪系统,实验验证了高重频激光的干扰效果。最后,提出了采用这种干扰方法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对开关控制制导回路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应用回路等价变换原理统一了动力陀螺式和速率陀螺式导引头模型;然后,为分析开关系统稳定性,建立了含有隔离度寄生回路的开关控制制导回路等效Lure’模型;对比得出描述函数法在系统稳定保守性和稳定性趋势预测方面优于Popov稳定性理论和仿真方法,因此提出应用描述函数法对寄生回路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了在不同飞行器参数和调制器参数下导线和摩擦干扰力矩对寄生回路稳定域的影响。进一步,针对不稳定寄生回路提出了采用滞后校正网络来改善系统稳定性,改善后的制导回路仿真结果表明在外界干扰作用下,回路中不会再出现极限环,避免了脉冲喷管的“正反开”;飞行器机动跟踪目标时,保证制导精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节省了燃料。  相似文献   

5.
从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的重要性出发 ,主要阐述导引头抗干扰仿真试验的必要性 ,分别就导引头抗有源干扰和抗无源干扰试验的情况来说明仿真的必要性 ,同时罗列了导引头可进行仿真抗干扰试验的主要项目。另外也大致给出了导引头仿真抗干扰试验所需要的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模拟设备的基本要求。最后给出了导引头抗干扰仿真试验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6.
分析多元红外导引头的目标跟踪、识别原理及典型的抗干扰措施,提出相应的干扰策略和方法。研究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的干扰机理,建立了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的干扰模型,进行了干扰效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良好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环境下雷达导引头所接收信号进行了数学建模,然后采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两干扰点源的相对信号幅度、相位差及多普勒频差对被干扰雷达导引头诱偏方向的影响.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雷达诱饵干扰将导致雷达导引头的测角输出具有随机性.其随机性和干扰信号与目标回波间的相对信号幅度、相位差及多普勒频差均有关.由于雷达诱饵位于雷达导引头被诱偏的角度范围内,雷达诱饵被命中的概率应当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半主动寻的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制导方式的地空导弹系统与携带拖曳式有源诱饵的突防飞机的末端拦截过程模型。仿真模型计算了在各种战术配置参数下的导弹对飞机的脱靶距离 ,作为有源诱饵角欺骗干扰效果的评估指标。并由此得出了对抗双方应该采取的最佳战术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9.
提高红外制导系统抗红外干扰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制导系统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也面临着抗各种红外干扰的问题.简要介绍热点式和热像式两种红外导引头,着重讨论能够提高红外制导系统抗红外干扰的各种技术措施,特别论述了那些在现阶段具有实用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能改善和提高热点式红外导引头抗红外干扰能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简要讨论了干扰对复合制导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影响.提出在指令修正或目标探测通道遇到干扰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高主动导引头目标截获能力的改进措施:增加导弹回波接收通道或采用指令天线散焦发射指令 导引头搜索,并简要分析、估算了在目标机动条件下,指令发射天线的散焦程度和导引头应搜索的角度范围.  相似文献   

11.
再入飞行器需要大阻力减速而采取钝锥外形,这种气动布局外形的飞行器动稳定风洞试验结果易受到质心位置、尾迹干扰和极限环运动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质心位置、不同支撑方式下尾迹干扰对返回舱配平角和动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稳定模态下,试验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指出了在动稳定风洞试验中必须精确模拟返回舱质心位置,在大攻角状态下采取弯支杆支撑方式减少尾迹干扰,并针对极限环运动,采取轴承一滑块大振幅自由振动试验,才能得到正确的返回舱动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12.
深空测控活动具有信号空间衰减大、传输时延长、传播环境复杂等特点,电磁干扰对活动影响较大。对某型深空站电磁干扰现状开展分析,区分各类干扰源,对常用的抗电磁干扰对策方法进行研究。以电磁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来研究电磁环境实时监测在深空站的实现,探索适宜深空站使用的电磁干扰监测方法和抗电磁干扰的对策,并从体制机制上对深空站实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肖楠  梁俊  张衡阳  王轶  尹译  刘玉磊 《宇航学报》2015,36(5):589-595
针对可用无线信道资源紧张与固定信道分配方式导致卫星网络信道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卫星网络信道接入策略。卫星用户以分时多址(TDMA)方式接入卫星信道,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感知发现卫星网络闲置信道资源,并以S-ALOHA方式接入信道。通过建立基于频谱感知与具有捕获效应的认知用户信道接入模型,分析认知用户最佳频谱感知时间,推导干扰信号在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条件下的卫星网络吞吐率性能,并对影响网络吞吐率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信道接入策略能够在不明显降低高负载时卫星网络吞吐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低负载条件下的卫星网络吞吐率,且干扰信号相干叠加比非相干叠加对网络吞吐率性能的提升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交叠视场亮度优选算法的导航星库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敏感器导航星库直接影响星图识别效率和姿态解算精度。分析了参与姿态解算的星颗数和亮度对姿态精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叠视场亮度优选算法的星敏感器导航星库构建方法。将精度较高的Hipparcos星表作为基础星表,分析了星等、双星、自行、变星等对姿态精度的影响,将星库筛选成一个备选星库,生成覆盖全天球的交叠视场。每个拥有较多星的视场,都按照亮度优先原则从视场内的扇形区域中选择导航星,从而得到分布均匀的导航星库。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小星敏感器导航星库规模,实现导航星在全天球和局部天区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常用的30CrMnSiA钢为例,通过分析其淬火后在不同的温度进行回火的组织变化,研究了合金元素对铬锰硅钢回火过程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过程和组织产生影响,加宽了回火温度范围,改变了组织形态,增加了钢的回火稳定性,使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该研究有助于铬锰硅类钢的生产制造、选择应用和制定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常用的30CrMnSiA钢为例,通过分析其淬火后在不同的温度进行回火的组织变化,研究了合金元素对铬锰硅钢回火过程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过程和组织产生影响,加宽了回火温度范围,改变了组织形态,增加了钢的回火稳定性,使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该研究有助于铬锰硅类钢的生产制造、选择应用和制定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林云  司锡才 《宇航学报》2011,32(2):420-427
针对证据理论无法获得传感器报告、无法处理具有冲突的传感器报告、计算复杂度高、干扰环境下融合结果不可靠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辐射源优化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关联算法来获得传感器的报告,并且提出利用信息熵解决灰色关联分析中特征权重的选择问题。然后根据传感器证据报告的特点,引入传感器可信度因子,通过构造和分解代价函数将辐射源识别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凸二次优化问题。最后,给出了一种利用对数罚函数方法求解该问题的改进方法和步骤。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证据理论相比,新方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更好的识别能力、更广的适用性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图像自匹配性的景象匹配区的选定淮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龙  缪栋  沈绪榜 《上海航天》2001,18(1):50-54
定义了图像的自匹配性,并用自匹配系数作为光景象匹配区的选定准则,和以前提出的相关长度、独立像元素准则进行了分析对比,说明了这两个准则的实质,通过分析和实验得出了相对相于关匹配算法而言,自匹配系统准则效更佳的结论,对于光学景象匹配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艺  樊明 《航天电子对抗》2009,25(4):27-29,34
空时处理应用于导航接收机抗干扰可以有效抑制多种干扰,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导航信号的失真.这样的失真如果严重影响接收机性能,则空时抗干扰的应用将会受到很大限制.深入分析空时处理对导航信号的影响,指出空时处理可以可靠地应用于导航接收机抗干扰中,但要选取合适的最优准则和约束条件,使空时信号处理保持线性相位.  相似文献   

20.
通信卫星系统易遭到敌方恶意干扰、地面无意干扰,对通信卫星系统的干扰排查具有重要意义,而通信卫星系统的干扰定位一直是重难点问题。在双星定位互模糊函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波高精度互模糊函数频差估计方法,同时针对利用两颗静止通信卫星实现干扰定位时主信号和辅助信号信噪比差异大、辅助信号微弱的问题,采用改进的互模糊度函数实现双星TDOA和FDOA的测量,完成对通信卫星系统干扰信号的定位。仿真试验表明,采用本算法,对通信卫星系统干扰信号的定位精度较高,满足系统实际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