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高速率(40Gb/s以上)的光纤通信系统,其偏振相关特性显得尤为重要。推导并验证了偏振控制器的琼斯矩阵及穆勒矩阵,对于任意输入光偏振态,实验得到了任意希望输出的偏振态。分析并设计了以偏振控制器为核心器件的偏振稳定器,通过实时地控制偏振控制器.使稳定器输出端的偏振态不随输入端偏振态的扰动而改变,并且不受环境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电控偏振控制器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Jones矩阵法推导了四片式电控偏振控制器的Jones矩阵表示形式,利用该矩阵计算了任意输入光偏振态时的输出光偏振态,分析了输出光与偏振控制器各参数和输入光偏振态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偏振光分束器任一个偏振方向上的光强随单个波片相位延迟变化的关系,并从实验上验证了这一关系。偏振控制器PC是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件,它可以将任意的输入光偏振态变换为任意形式的输出光偏振态。  相似文献   

3.
饶伟  王广宇  潘虎 《推进技术》2015,36(10):1567-1573
为了解决TDLAS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对发动机或激波管内流场测量时所遇到的偏振干扰问题,开展了传输激光偏振特性对TDLAS测量技术的影响研究。基于一个典型TDLAS工程应用系统的传播光路,推导了TDLAS工程测量系统中归一化出射光强随入射光波偏振角的变化关系式,利用这个关系式从理论上研究了由于入射光波偏振态扰动而引入的偏振噪声,利用实际工程测量中使用的发动机尾喷管搭建了实验验证系统,并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通过正入射方式或采用保偏光纤可以将幅度抖动范围在20%以上的偏正扰动有效地消除,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提出了抑制这种偏振噪声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量子保密通信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新型保密通信机制,其安全性建立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上,被证明具有信息论条件下的绝对安全性。偏振编码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使用光子的偏振态进行信息编码。当环境变化时,光纤传输特性的改变将导致光子偏振态变化。因此,光子偏振态的补偿控制是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否快速、准确的对偏振态进行补偿将直接影响系统的通信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偏振控制器和扫描控制算法的偏振补偿方案。该方案通过控制光纤偏振控制器的电压大小,将量子误码率最小化,实现偏振光的补偿控制,满足量子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激光器-光纤系统在跨越风洞蒸汽屏流态显示中的应用,并得到了跨超速时的空间流态图像。说明激光-光纤系统在跨越风洞中的应用,观测激波、涡及其相互干扰是可行的,且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光纤偏振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偏振器的原理,对工程应用中的几种光纤型偏振器的制作技术进行原理分析和工艺说明.对光纤偏振器的制作工艺和工程应用中的偏振器类型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依赖多模- 单模- 多模光纤Lyot (PD-MSM-Lyot) 滤波器的 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PD-MSM-Lyot 光纤滤波器由一个PD-MSM 滤波器和一段保偏光 纤构成,其相邻滤波通带具有相同波长间隔。充分利用偏振依赖MSM 光纤滤波器的起 偏作用并结合腔内色散位移光纤中的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 构成了强度相关损耗机 制, 从而抑制掺铒光纤中的增益竞争作用, 获得了室温下19 个波长间隔为0.2 nm 的密 集多波长激光输出。通过对比可得, 输出激光光谱随泵浦功率增大而变的更平坦, 且 波长数更多。  相似文献   

8.
铝合金激光冲击表面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激光冲击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将激光冲击技术用于铝合金的强化处理,探讨了激光冲击处理的技术关键,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选激光参数的条件下,激光冲击处理能显著地提高铝合金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激光─多普勒偏振于涉系统绝对复现大位移、宽脉冲的冲击加速度量值的方法,说明了干涉系统的构成及原理。这种方法适合于长距离干涉测量和动态干涉测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将激光加工技术应用于树脂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的修锐,试验结果表明,激光修锐法方便可行,为激光加工的广泛应用探索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激光近炸引信对抗技术主要采用高重频激光有源干扰技术,由激光干扰机对来袭导弹发射超高重频激光干扰脉冲,使激光干扰信号在远距离上提前进入激光近炸引信的接收视场,以压制真正的目标回波信号,形成有效的距离欺骗,使激光近炸引信的信号鉴别与选通系统产生误判,而提前输出起爆信号,引起导弹的早炸,达到保卫被攻击目标的目的。还可采用激光无源干扰技术和强激光致盲干扰技术,或阻断激光近炸引信的光路传输,或形成空中假目标,或将激光近炸引信的光电探测器致盲。  相似文献   

12.
针对钛合金激光焊接的气孔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钛合金自熔激光焊接试样中的气孔数量及分布进行了金相观察,并进行了酸洗试样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钛合金未穿透激光焊接过程会形成气孔,酸洗对气孔的形成没有明显影响。根据气孔的位置分布及尺寸大小,提出将钛合金激光焊接气孔分为Ⅰ型气孔和Ⅱ型气孔,并阐述了未穿透激光焊接过程中Ⅰ型气孔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激光光纤测振仪将直径小于200μm的激光光斑会聚于Si微悬臂梁和AFM探针上,分别由静电场和PZT进行激振,实现了激光微结构振动特性非接触测量,并给出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
《航空计测技术》2010,(6):53-53
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一同被誉为“20世纪四大发明”的激光技术,已走过50年发展历程。11月29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的激光诞生5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会议在四川绵阳科学城举行。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未来激光技术将围绕普及、提高、交叉三个方向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飞机工程》2005,(2):30-30
Ball公司将设计和演示一种激光光斑跟踪传感器,用于确定所接收到的激光能量的发射位置。这种新的激光探测和跟踪器需要在若干性能方面有明显提高,包括减少目标截获时间,提高目标截获范围,增强跟踪和可靠性。这种先进技术还有其它用途,  相似文献   

16.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复杂化,人们把注意力深入集中的激光中剖面特性的质量,过去那些用烧蚀斑和目视分析散射光斑等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激光工艺和应用对激光束质量评定的要求,本文介绍应用电子图像方法诊断激光束的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激光测速的光束诊断和监控。为改善激光流动测量的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激光加工数据库制造技术信息分析中心(芝加哥)─—MTIAC目前已公开了激光加工数据库:激光切削。它包括切削各种材料如金属、陶瓷、合金的机械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材料的厚度,激光光速、光斑直径、透镜焦点长度、抗气压干扰能力。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机软件将会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减少激光陀螺的不灵敏区域,常常使用机械机座。这种技术处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激光陀螺的品质,如在安装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灵敏元件组合的机座上装置陀螺,将伴随发生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激光冲击强化 材料品质倍增经过激光冲击后,材料的寿命将成倍增长,这项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持完成的"航空结构抗疲劳断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日前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该技术通过对飞机结构的局部进行强化处理,达到改善结构抗疲劳断裂性能、提高飞机结构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蒋睿  王霞  左一凡  李磊磊  陈家斌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93-724293
目前主流的偏振导航算法中,思路通常为通过对全天域偏振图像的获取拟合出太阳子午线或中性点的位置,进而判断导航方向。现提出一种新的导航方向获取算法,可在小视场条件下,通过对太阳方向矢量的拟合判断导航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室外实验,利用偏振相机获取了天顶区域大气偏振分布模式;利用斯托克斯矢量分析法解算出了大气偏振模式的分布情况,包括其中偏振度和偏振角的信息,初步证实了解算算法在实际情况下的可行性和精度,导航精度可达到0.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