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波罗飞船的两起重大事故王景泉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是美国60年代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一项载人航天计划。该计划自1961年5月始,至1972年12月止,历时11.5年,耗资240多亿美元。一、阿波罗飞船基本结构阿波罗飞船的基本结构可分为指令舱、服务舱和登...  相似文献   

2.
一、GPS基本概念GPS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后的美国第三大航天工程。如今,GPS已  相似文献   

3.
温谷 《航天》2009,(8):30-31
2009年7月20日是阿波罗11号实施首次载人登月40周年纪念日。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6月18日,美国一箭双星发射了“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目前最先进的月球探测器,从而拉开了其“重返月球”计划的序幕。该计划与昔日辉煌的阿波罗登月工程相比,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航天影响都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4.
自美国20世纪70年代通过阿波罗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过月球表面。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活动的再次兴起,美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载人登月计划,即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这项由NASA主导、多方参与的登月计划,目标不仅是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还要在月球建立长期运营基地,并为后续的载人探火行动奠定基础。文章对这一计划所涉及的战略部署及任务要素进行了概述,涵盖登月着陆点选择、运载火箭与飞船、着陆器与有效载荷、“门户”绕月空间站以及商业航天的参与。最后讨论了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对我国未来探月工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重返月球     
历史将永远铭记,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带着人类无尽的期盼,降落在月球上,阿姻斯特朗的一记脚印,圆了人类千年的奔月梦想。虽然此次登月被称为美国政治冲动的产物,虽然这次登月脚步匆匆近于唐突地结束,留下些许谜团,留下几丝遗憾。但是,它的功绩在人类航天史上将永远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6.
各国登月计划及载人登月的目的与可行性简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各国或地区的登月计划及其进展 1.美国的登月计划及其进展 20世纪中期美国实施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后又曾两次提出"重返月球".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发布"太空探索新构想",提出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宇局自1958年10月1日成立至六十年代末,短短十多年间,在无人和载人航天工程计划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尤其是1969年《阿波罗-11》载人登月工程计划  相似文献   

8.
美国军事和情报机构中监视苏联航天活动的分析家们认为,苏联的航天计划正在给本已规模宏大的军事航天活动增加新的能力,并使其向纵深发展;同时,苏联仍在继续研制几种大型运载火箭,努力同15~20年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建树相抗衡。苏联人还可以利用这些能力在今后几年中增强其军事实力,提高其国际声望。1984年,苏联共进行了97次航天发射,至少把114个航天器送入了地球轨道或深空轨道。在同一时期,苏联航天计划的几个大型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阿波罗登月,其真实性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据统计竟有约1000-2500万美国人认为:所谓美国人前6次登上月球,是NASA制造的一个科技史上空前的大骗局。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放映的—部美国电影《摩羯星一号》,讲述一家公司伪装登火星的计划,骗取政府钱财的故事,即影射阿波罗登月行动。此外,一位曾在NASA工作过的工程师比尔·凯恩,他写了一本书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说明阿波罗登月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日月 《航天》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计划震惊世人,21世纪美国重树奔月雄心。充满勇气和智慧的星座计划为人类再次登月量身打造,取名为希腊战神的“阿瑞斯”火箭将高耸入云,奥利安飞船力图扬长避短,登月器决心旧貌换新颜,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标——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12.
卫星导航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新  张伟 《中国航天》2003,(2):7-10
当今世界上应用较为普遍的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其中以GPS卫星导航系统最为成熟,支持厂商最多,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导航系统。 众所周知,GPS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仅次于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的第三大航天工程,其投资约100亿美元,历时20余年,是迄今成功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是以天基为主的、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构成国土防御体系的研究计划。实现该计划要耗费巨额资金,势必加重美国的经济负担,增加美国的财政赤字。然而,实施该计划也会促进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带来某些好处。耗费巨大决心不变据统计,美国从1957至1984财年用于研制和部署反导系统的总投资约为168亿美元。四十年代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耗费了约22亿美元。六十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花费了约300亿美元。航天飞机的经费  相似文献   

14.
心榕 《航天》2011,(6):44-49
50年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篇题为《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的国情咨文中阐述了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必要性。“阿波罗”计划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今天我们回味它曲折的诞生过程,或许对人类未来重返月球有一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和前苏联争夺太空霸主地位的过程中,双方为了抢占先机,不断缩短航天计划的科研时间,原本处于首位的航天员安全要素被迅速排挤到政治利益的后面,因此,航天的安全隐患一直让航天员提心吊胆,即使是举美国全国之力打造的堪称经典的阿波罗登月工程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6.
当年在美、苏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前苏联曾一度占尽优势: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位女航天员上天……为人少知的是,前苏联还秘密进行了一系列载人登月的前期工作,但1969年7月16日却是美国人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最早登上了月球。这不禁让人错愕:在美国人紧锣密鼓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时候,当年的头号航天巨人前苏联难道在“打盹”吗?  相似文献   

17.
为了配合载人航天和“嫦娥工程”的开展,特介绍“阿波罗”宇宙飞船的可靠性和质量保证大纲(综述)。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把可靠性和质量保证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制定了可靠性和质量保证大纲,建立了完整的可靠性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并用各种文件严格规定职责关系。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看,可靠性的确很高,值得我们借鉴。“阿波罗”工程的组织体制:“阿波罗”管理局——“阿波罗”可靠性和质量保证中心——承包单位和供应机构,也值得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的研究,主要产品有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通过实施"阿波罗"工程、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猎户座"飞船等重大工程与计划,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与储备,具备了全面研制生产载人航天产品的能力。美国的载人航天器研制与生产供应链基本完整,在总体设计与总装建造、推进、导航与控制、结构与机构、通信与信息处理、环境控制与生命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故事(六)士元八、前苏联载人登月计划内幕60年代,美苏曾为载人登月进行激烈的争夺,最后以前苏联的失败而告终。在这场角逐中美国是公开“宣战”,而前苏联却是秘而不宣。尤其是在美国登月成功之后,争雄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前苏联否认有这样一项计划,因而使前...  相似文献   

20.
高歌 《航天》2012,(7):50-51
理查德-尼克松曾任美国的第37任总统,他就任的1969年正是阿波罗计划“瓜熟蒂落”的阶段。同年7月16日,美国发射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阿波罗11号飞船,随后尼克松参与了航天员成功登上月球和安全返回的有关活动。7月20日,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时,尼克松在白宫与他们通话,祝贺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