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2,(11):14-15
电视节目由电视台通过卫星地面发射站,用定向天线向太空中的卫星发射电视信号(上行频率为f1),卫星转发器接收来自地面的电视信号,经过放大、变换等一系列处理,再用下行频率f2向地面服务区转发电视信号。这样,服务区内众多的地面卫星接收站便可接收到电视台发出的电视节目。通常一颗卫星上装有24个以上转发器,每个转发器可以转发一套模拟电视节目或4-8套经数字视频压缩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2.
上图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在轨道上展开后的外形图。两块太阳帆板之间的跨距为17.4米,两付大型抛物面天线之间的跨距为14米。每付大型天线的直径约为4.8米。右边较小的抛物面天线直径约为2米,左边最小的抛物面天线原计划用  相似文献   

3.
简讯     
英国宣布建造直播电视卫星 1982年3月4日英国内务部长威廉·怀特劳向公众正式宣布:英国将建造电视直播卫星,命名为“英国卫星”(Britsat),1986年投入使用。用卫星向英国播送两个BBC的新电视节目。不仅英国每个家庭可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而且大部分西欧国家居民也能直接接收电视节目。英国政府自从日本第一颗“广播卫星”上天以后,便考虑自己的直播电视卫星设计方案。据BBC技术主任T.布赖斯·麦克科里利克(BryceMcCririck)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在1964年底使用国际通信卫星,正式开始了他的空间活动。1968年4月兴建了第一座国际通信卫星地球站,建站费用相当于铺设到澳大利亚的海底电缆。地球站天线直径30米,重约377吨,耗资近700万美元,1970年投入使用。利用这座地球站,新西兰开始接收国际通信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惠灵顿多技术中心利用这座地球站,接收美国应用技术卫星1号播送的泛太平洋教育节目和进行通信实验。惠灵顿大学曾利用外国卫星研究电离层,记录电离层对通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综合消息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计划购买两颗通信卫星。卫星使用S、C、Ku和Ka频段,为地面通信线路和移动通信系统提供备用业务,也为远岛提供通信。卫星要求在1995年七八月份发射。欧洲通信卫星组织计划购买一颗直接广播卫星Pre-Europesat,卫星覆盖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用户通过微小型天线可直接收看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Pre-Europesat预定1994年中发射,在1996年启用欧洲卫星Europesat前使用,是过渡  相似文献   

6.
据伦敦CIT研究公司的“1993年度欧洲卫星通信”调查报告称:欧洲卫星经营商1992年的总收入为10亿美元,其中,卫星电视和广播业务的销售额最高。此外,直接对家庭的卫星接收设备工业在1992年的总收入也是10亿美元,其中包括解码设备和抛物面天线的效益。有些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和德国,卫星直播市场似乎已经饱和,但在东欧,直播接收设备销量还可能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7.
6 中国电视直播卫星基本参数要求6.1 电视直播卫星设计思路( 1 )轨道位置。各轨道位置各自实现全国覆盖。( 2 )频率范围。各轨道位置每波束实现全频段 ( 1 1 .7GHz~ 1 2 .2 GHz)覆盖。( 3 )波束覆盖。各轨道位置采用单波束全国覆盖。某些地区有需要 ,可另设小波束。( 4)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它应足够大 ,以保证国内相当大区域内天线口径小到0 .4 5m的个体接收电视单收站仍能收到符合质量要求的电视节目。6.2 电视直播卫星可用的卫星平台我国已研制成功了性能较好的中功率地球静止卫星平台 ,并正在研制高性能的大功率地球静止卫星平台。…  相似文献   

8.
现在来谈人造卫星的结构组成,也许已是“捅窗户纸”的活儿了。显然,通信类卫星必须有无线电接收和转发设备,遥感类卫星必须有照相机等遥感设备,照明发电类卫星必须有阳光反射或接收设备,天文探测等科学研究卫星必须有天文探测等科学探测仪器,如此等等。 不过,以上说的是不同用途的人造卫星的特有设备。为了保证各  相似文献   

9.
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入轨段关键遥测参数下传和遥控指令上传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中继系统,方案主要基于火箭现成天基测控终端和卫星现成测控设备。介绍了中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研究了天基测控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算法,设计了一种卫星遥测、遥控信号中继功能的地面测试系统。该箭载中继系统在快舟一号甲火箭上完成了两次飞行试验验证,两次飞行试验中继转发的卫星遥测数据完整,箭载卫星通信终端接收用户卫星遥测数据的载噪比大于20dB;地面测控中心接收天基遥测返向信号比特信噪比相对接收门限有3dB以上的余量。试验表明,该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通信链路余量充足,工作可靠,相比通过地面测控资源保障或卫星自身使用天基测控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2月17日,美国休斯公司下属的休斯通信公司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美国的第一颗大功率直播电视卫星。该卫星采用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使每台转发器由原先只能直播一套电视节目变成可同时直播4至8套节目;每颗卫星可直接向家庭直播109~150套节目,其中付费电影50套,体育节目50套,其他特殊服务节目50套。每个家庭只要花700美元在窗外安装一架0.45米直径的接收天线,加上一套可放在电视机顶上的接收/解码器盒子,就可不出家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娱乐、电影、戏曲和MTV音乐节目;还可随时收看…  相似文献   

11.
日本松下电工和美国通信卫星公司联合研制卫星广播接收用的平面天线,计划今年年内向国内外销售。平面天线具有施工容易的特点,尤其是在雪灾多发地区,比抛物面天线的优越性更大。在天线的前面能印刷说明图,也可有种种的对应图案。假如制成卫星广播接收用的小型天线,其性能不亚于抛物面天线。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拥有一个直播电视卫星系统,其余国家尚未进入家用电视机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时代。苏联虽发射了“荧光屏”电视卫星,但寿命不到两年,且是集体接收。加拿大和美国仍利用通信和电视两用卫星,未能直接播送电视。美国正在研制直播电视卫星。现在唯有西德和法国在总装各自的直播电视卫星,预定1986年5月和7月相继入轨。现将法国直播电视卫星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英国航宇公司研制出一种可折叠式抛物面天线,直径1.7米,重175公斤,增益7-8千兆赫时为40分贝。此地面站天线适宜卫星军用移动站。  相似文献   

14.
闻扬扬 《太空探索》2002,(11):13-13
作为负责鑫诺卫星上行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并承担国家高清晰电视卫星传输试验任务的北京航天赛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卫星地球站,承担着国家“村村通”工程的卫星电视节目发射任务。在“法轮功”再次攻击鑫诺卫星后,该公司总经理赵京认为:从广播/通信卫星应用技术和工作原理角度来看,只要对卫星上的无线电微波接收天线,  相似文献   

15.
在转发式卫星测定轨系统中,基于伪码测距原理的星地距离测量是实现卫星精密定轨和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基础。为获得高精度的星地距离,需要将地面站设备时延从伪码测距值中精确扣除。在转发式卫星测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动站的转发式地面站设备时延标校方法,实现了对转发式地面站设备时延的标校,标校精度能够优于0.5ns,对提高转发式卫星定轨精度和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转发式卫星测定轨系统中,基于伪码测距原理的星地距离测量是实现卫星精密定轨和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基础。为获得高精度的星地距离,需要将地面站设备时延从伪码测距值中精确扣除。在转发式卫星测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动站的转发式地面站设备时延标校方法,实现了对转发式地面站设备时延的标校,标校精度能够优于0.5ns,对提高转发式卫星定轨精度和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卫星     
法国航宇公司中标承包土耳其卫星后,要求土耳其邮电部确认用阿里安火箭发射。今年底与阿里安公司签订发射合同。土耳其卫星(Turksat)重1吨,采用法国航宇公司和西德MBB公司研制的“空间公共汽车-100”平台。该平台已用在阿拉伯卫星和欧洲通信卫星-2上。土耳其卫星有16个Ku波段转发器,行波管功率50瓦。卫星可传输18000条话路或16套电视节目。卫星天线波束覆盖两个区域:一个是土耳其本土(151分贝瓦);另一个是欧洲中心(48分贝瓦)。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洋观测卫星 MOS-1现在处于验收试验阶段,计划于1987年初发射。卫星为三轴稳定,带有三个地球敏感器和两个动量飞轮。有效载荷为多光谱电子扫描辐射计(MESSR),可见光和热红外辐射计(VTIR)以及微波散射辐射计(MSR)。MESSR 的光学遥感器分辨率约50米,VTIR 可见光和红外的分辨率分别为900米和2700米。卫星上装有数据收集系统,接收和转发地面浮标和其它小型自动发射装置发射的环境数据。卫星发射重量为740公斤,桨状可展太阳电池阵。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大型望远镜跟踪、观测人造卫星,精确地为其定位完全是可能的。大型望远镜不仅可用作观测天体,而且也可用在观测卫星上。近来日本邮政省通信综合研究所(CRL)研制了卫星跟踪光学装置,用它进行了低地球轨道运行卫星乃至静止轨道卫星的光学跟踪,即开展卫星精确定位研究,其具体内容如下:一、光学跟踪卫星通常情况下,采用无线电跟踪卫星,即接收来自于卫星发射的电波,在得出卫星方向的同时,利用多普勒效应求得速度。在跟踪数据的基础上求得卫星轨道参数,从而做出卫星轨道预报。  相似文献   

20.
针对接收天线方向性造成的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偏差进行研究。给出地基场景下实际天线接收的直反信号及其功率表达式,讨论天线方向性造成的北斗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相对偏差,设置具体观测场景进行仿真分析。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具体场景和时刻下的北斗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偏差为固定偏差,由天线对干扰信号的抑制性能、天线架设高度和反射面介电常数共同决定;相对偏差的大小随着天线对干扰信号抑制性能的增强而减小,随着天线架设高度的变化在某一范围内波动,也会随着反射面介电常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