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梦想,NASA在2005年制定了“星座”计划。在这一计划中,NASA将研制新型“阿瑞斯1”载人火箭和“阿瑞斯5”载货运载火箭、“猎户座”载人探测飞行器和“牵牛星”月球着陆器,并发展用于月球、火星和其他行星探索的相关技术。“阿瑞斯1”火箭将作为美国未来主要的航天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1,(2):19-19
据美国航天参考网站2011年2月13日报道,NASA约翰逊航天飞行中心的2位工程师提出了一项名为鹦鹉螺-X(Nautilus—X)的多任务太空探索飞行器方案。该飞行器将有能力支持6名乘员进行1~24个月的任务。它可以在近地轨道装配,包括多种脊状隆起的可膨胀舱体,太阳电池阵,任何一种任务专用推进舱,一个操纵臂,“猎户座”或“天龙座”飞船的对接口,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信息》2009,(6):18-18
“龙”太空舱由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是一个用于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由一个加压舱和一个未加压舱的主干组成,能够运送7名乘员或乘员和货物的组合往返于近地轨道。“龙”太空舱可用于载人或携带货物前往国际空间站。该太空舱还可用作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紧急返回地球的载具。飞行器的头锥部装有标准的国际空间站通用停泊装置(CBM),此装置可以使得“龙”太空舱与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舱段进行对接。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1,20(4):85-85
NASA在2011年5月24日宣布,国会要求其建造的“多用途乘员飞行器”(MPCV)载人深空探测飞船,将以“猎户座”(Orion)载人飞船设计为基础研制。这项决定意味着自2006年以来一直作为Orion飞船主承包商的洛马公司,将成为MPCV飞船的主承包商。  相似文献   

5.
阳光 《航天》2011,(11):35-35
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的制造厂家波音公司最近介绍了针对这种航天飞机的新规划,还提出要考虑发展一种能为空间站运送货物、甚至能送人上天的加大型号。这种加大型号称为X-37C。波音正在论证可否利用该加大型的不载人和载人型号来执行未来各种任务。加大型的X-37C已有了设计蓝图,大小足以乘坐5名~6名航天员,并针对有一人受伤和需要担架的情况进行配备。未来X-37C型飞行器的载人部分将设在一个增压舱室内,而增压舱室能装到飞行器有效载荷舱内。座位将安排在飞行器一侧,以留出在轨活动空间和使机组人员能在发射台上进人座位。  相似文献   

6.
晓雨 《中国航天》2006,(1):19-22,25
由于航天飞机存在安全性差和成本太高等缺点,美国正在发展新一代的飞船式载人航天器“机组探测飞行器”(CEV)。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发展自己新的载人航天运输工具,准备用于取代已服役多年的联盟号系列飞船。这种新型飞船称为“快船”,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飞船,  相似文献   

7.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6,(2):46-48
NASA征集载人和货运方案美国航宇局(NASA)正动员美工业界建立能开拓新的航天市场并保障国际空间站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的能力和服务。这是该局首次寻求用非政府飞行器和商业服务来满足载人航天的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商业人员/货物(CC/C)项目第一阶段”最终公告要求工业界提交“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验证”方案。该局官员称.这预示着商业航天厂家可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航天运输新时代的到来。该局将拿出高达5亿美元来支持商业航天运输方案的开发.以在航天飞机退役后和新型“机组探测飞行器”到位前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和人员。中标公司或团队将研制和验证能支持空间站等载人空间设施的飞行器、系统和操作手段。一旦某项能力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李琳 《航天员》2014,(3):32-33
很早之前,NAsA便开始利用无人飞船和火星车进行火星探索,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火星的理解,同时为未来的载人火星探索奠定了基础,而2020年火星探测器项目也将加入NASA的全面火星探测计划。该计划包括当前在火星轨道运行的“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卫星和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机遇”号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以及近期被发射到火星上层轨道考察的MAVEN火星探测器等。而此次火星峰会的召开,也表明了人类正慢慢的着手将登陆火星的愿望转化为不再虚无缥缈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09,(1):5-6
NASA在2008年成功完成了对新型“战神1号”火箭的初步设计评估。“战神1号”火箭将从2015年开始,肩负起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4到6名航天员和小型设备的重任。另外,它还将用于NASA重返月球的任务,在未来数十年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0.
黄志澄 《航天》2014,(10):14-19
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对美国航宇局(NASA)的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评估报告中,将“进入、下降与着陆(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E D L)”技术,列为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其余两项分别是空间推进及能源和辐射安全。对于载人火星探索任务,为何EDL 技术会显得如此重要?为了问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首先从“好奇”火星探测器的EDL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