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有限差分法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细长三角翼作匀速上仰运动时的距声速绕流流场。给出了非定常流场结构,涡破裂特性和非定常升力,阻力特性,研究了上仰运动对动态失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跨,超声速三角翼背风区旋涡运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杂交通量分裂的NND格式模拟了跨,超声速三角翼背风区的旋涡运动结构。结果表明,旋涡的截面结构依赖于涡轴上的速度与密度的乘积沿轴向的导数λ=「(1/ρ)(δρu1/δl)」,当它大于零时,涡心附近的截面流线向里转,而当它小于零时,涡心附近的截面流线向外转,λ由大于零变到小于零,涡心附近将出现一个稳定的极限环,多一次变号,将多出现一个极限环。 相似文献
5.
6.
7.
8.
绕三角翼旋涡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高清晰度的N-S方程数值模拟对绕大后掠三角机翼的旋涡流动结构及旋涡破裂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机翼背风面上复杂的旋涡流动结构,绘制了流动横截面上的截面流线。算例的计算采用了隐式近似分解格式。 相似文献
9.
10.
11.
三角翼涡破裂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角翼上漩涡破裂形态及涡破裂过程的流态变化的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三角翼上 ,除了通常知道的螺旋破裂核泡状破裂之外 ,还有双螺旋、涡丝以及蛙跳另外 3种破裂形态。涡破裂是一个非定常过程 ,在机翼形状、迎角及来流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通常可以看到涡破裂形态的变化 ,即从螺旋破裂逐渐转化成泡状破裂又返回到螺旋破裂的过程。泡状破裂可以认为是螺旋破裂的一种特殊阶段。它与螺旋破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从形态上看 ,泡状破裂中会出现涡核分叉 ,涡核中分离出一些带有涡量的流体微团 ,但总有一根涡丝 (一部分涡核 ) ,自始至终存在 ,它或者表现成螺旋形态 ,或者由于自身的诱导形成了较复杂的缠绕形态。 相似文献
12.
鸭翼双三角翼流态及气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了鸭翼对双三角翼气动特性及涡的发展和破裂过程的影响,进而分析了鸭翼位置、平面形状对全机气动特性影响的机理,并提出了合理的鸭翼双三角翼布局形式。 相似文献
13.
Thehigh-liftgenerationonapitching-upwingisbeneficialtothesupermaneuverofafighter.Flowvisualizationhasshownthatflowpatternsofpitching-updeltawingscomprisemaincharacteristicsofdynamicstall:evolutionofseparatedshearlayer,generation,develop-mentandbreakdownofleading-edgevortex,aswellashysteresis'ofvortexbreakdown.Whenadeltawingundergoespitching-up,thestallincidenceispostponedandthernaxi-mumliftcoefficientisenhanced.Theoreticalresearch[1]indicatesthatliftcomesmainlyfromthetimerateofchangeoffirstmom… 相似文献
14.
旋涡破裂对单独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及其工程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旋涡破裂对单独翼纵向和横向气动特性的影响,在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估算旋涡破裂对单独翼纵向和横向气动特性影响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化的前缘涡模型基础上,沿涡轴分布点源,以模拟细长翼涡破裂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对一组不同平面形状细长翼的计算表明,用本方法得到的结果在定性上与机翼在失速迎角前后实际的气动特性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网格对三角翼大迎角绕流特性数值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格的生成需要结合流动现象,对网格拓扑结构和网格点分布进行选择与搭配.C-H型网格适宜模拟尖前缘分离涡流态,法向网格在一定范围内应等距增长,沿流向逆压梯度较大的区域内适当增加网格点,尾迹区网格则应做上翘处理.Euler方程具有模拟三角翼旋涡及预测涡破裂特性的能力,但对二次涡等粘性引起的流动细节把握能力不足.利用层流假设的N-S方程,通过合适的网格,也可得到满意的计算结果,但对涡破裂后的强烈非定常湍流流动模拟能力不足.采用旋涡螺旋度可准确反映主涡与二次涡流动,描述旋涡的破裂现象.用轴向速度迅速减小并小于来流速度的点作为涡破裂判据似应更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