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陆军战略防御司令部目前已进行过6次灵活轻型、敏捷、制导实验(FLAGE),实验验证了对较大的目标(如弹道导弹再入弹头)实施动能杀伤时所必须的制导技术。据认为,陆射型动能杀伤器是SDI中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并将用于多层防御系统的末段防御。1986年6月27日进行的最后一次FLAGE试验,拦截了一个空中发射的以马赫5飞行的模拟再入弹头靶标。  相似文献   

2.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谈到对SDI分三个阶段进行部署。第一阶段使用动能武器和现有的探测器系统,集中力量打击助推段、助推后段和中后段拦截层内的目标。第二阶段用空间监视探测器来加强中后段层和助推段层,并提高战场管理能力。第三阶段使用能在弹道导弹的整个飞行弹道上进行攻击的先进系统。  相似文献   

3.
弹道导弹武器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间,环绕弹头的有效攻击和拦截展开了越来越剧烈的斗争,弹头为了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所形成的严酷威胁环境中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攻击,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的配置,发展电子信息装备体系。简要地论述了弹头电子信息装备发展的必要性、内容和发展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4.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动能拦截弹研制与部署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地基拦截弹 地基拦截弹(GBI)是地基中段防御(GMD)系统的“武器”部分,是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防御武器,其任务是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弹头并利用“直接碰撞”技术将其摧毁,即在大气层外(100km以上的高度)拦截来袭导弹。在GBI飞行过程中,作战管理指控系统通过飞行中拦截弹通信系统向其发送信息,修正来袭弹道导弹的方位信息,使得GBI弹上探测器系统能够识别指定的目标并进行寻的。  相似文献   

5.
弹道目标进动特性的微多普勒研究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个不同方面建立弹道导弹进动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时频分析方法给出微多普勒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两种建立弹道导弹进动数学模型的方法是等价的、正确的.根据不同微运动微多普勒时频分布的差异以及不同微运动微多普勒变化周期的不同,可以识别出真弹头和诱饵.这为弹道导弹防御中段弹头和其他轻重诱饵的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美导弹防御局 (MDA)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助推拦截层———助推拦截弹 (KEI)将在 2 0 0 8年进行首飞。KEI系统能在敌方导弹发射几分钟内就将其摧毁。最初的地基系统将作为MDA全球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其他助推段、中段和末段防御系统的补充。KEI系统将由一个机动发射台、拦截弹  相似文献   

7.
与助推段拦截一样,中段拦截防御系统的主要部分也必须设置住空间的轨道平台上,或者设置在快速发射系统上。但是,中段拦截有两点与助推段不同:一是可供拦截的时间较长——对洲际弹道导弹而言,有20分钟左右;二是需要拦截的目标多,防御困难。来袭导弹在助推段之后将施放大量的诱饵和其它突防装置使防方需要跟踪和拦截的目标可能多达10万或20万个。在空间的真空环境中,每个目标都沿着极其相似的惯性弹  相似文献   

8.
根据美国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防御特点,对弹道导弹突防的战略技术进行简要评估,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采用不同弹头、释放有源或无源干扰物、隐身和反探测、助推段机动、旋转导弹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0,(11):38-39
在冷战时期,为了同前苏联进行军事对抗,美国在60~70年代研制了单层的、可携带核弹头的反导弹系统,如奈基-宙斯系统、卫兵系统和雷神陆基反弹道导弹核导弹。由于以核弹头实施单层防御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存在的缺点,迫使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向着非核和多层防御的方向发展。里根政府于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开始对大规模远程或洲际弹道导弹袭击的多层拦截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开发各种先进的探测器技术、非核防御武器(包括各种动能、定向能武器)、完善的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BM/C3I)系统和必要的支援技术,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10.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已对助推段防御用的探测器提出了总的要求,并计划于1988年年初为其弹道导弹分层防御的中段拦截选定最佳的探测器组合。 助推段监视和跟踪系统(BSTS)是用来探测并跟踪助推段的洲际或潜射弹道导弹的,它是目前防御支援计划中导弹预警卫星的必然发展结果。 危险的工作环境 然而,BSTS要求能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工作。该系统要跟踪多枚导弹,识别导弹的类型,向整个防御系统传输数据,并在导  相似文献   

11.
根据美国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防御特点,对弹道导弹突防的战略技术进行简要评估,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采用不同弹头、释放有源或无源干扰物、隐身和反探测、助推段机动、旋转导弹等技术,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1991年4月,由发现号执行的美国航天飞机第39次飞行中,在执行战略防御计划(SOI)试验飞行任务时,宇航员发现了一种意外的火箭羽烟现象。这一发现加速了SDI探测和跟踪弹道导弹再入弹头的系统的研制,并将有助于解决SDI的两个关键课题,即探测并跟踪空间惯性滑行段的弹道导弹弹头。飞行试验数据表明,即使是很小的火箭发动机,在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布什说,原来打算把战略防御计划(SDI)发展成一种只防御苏联战略导弹的防御系统,他希望该计划今后应转向防御从世界上任何地方向美国发动的有限战略导弹攻击。 这一决定与洛克希德公司用外大气层再入弹头拦截器分系统(ERIS)在首次试射中击毁一枚弹道导弹弹头的行动是一致的。 布什重新确定SDI重点的这一决定是在伊拉克用近程弹道导弹(SRBM)攻击以色列和沙特,而爱国者面空导弹的改进型PAC-2对其进行了成功的拦截之后做出的。 几家SDI承包商正在集中研究对战术弹道导弹和SRBM的拦截问题。这次海湾战争中,爱国者导弹经受了战争考验,这有助于SDI战术导弹拦截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对真假弹头目标识别技术的需求,归纳了弹道导弹攻防对抗的特点,分析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目标识别关键技术难点,重点介绍了弹道导弹雷达目标识别的技术途径,并提出了弹道导弹目标雷达特征提取与识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弹道导弹进攻中多目标突防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道导弹进攻中利用多个弹头携带多个诱饵进行突防的目的是造成敌方防御系统的饱和,以消耗敌方更多的拦截资源,但突防的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建立了多目标突防效能评价的基本模型,分析了诱饵的数量及仿真度、弹头的数量、单个弹头的突防能力、敌反导系统的配置及性能、进攻策略、拦截策略等因素对突防效能的影响,对不同的突防措施进行了效能评价,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突防应针对敌防御系统的技术薄弱环节展开。  相似文献   

16.
导弹防御系统的弹道导弹突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上海航天》2005,22(1):48-51
根据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防御特点,提出了弹道导弹突防的以核攻核、近距离攻击和攻击天基信息链,以及饱和式多波次攻击、电磁脉冲弹头、机动发射平台、多弹头和单弹头突防等不同的战略战术,并分析了采用的不同弹头、释放有源或无源干扰物、隐身和反探测、助推段机动,以及旋转导弹和弹头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0,(11):40-41
按照弹道导弹防御局的计划,NMD将进行5次大气层外的飞行试验,试验费用约5亿美元。而在外层空间识别真假弹头,是NMD的关键技术之一。 1997年以来,NMD系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拦截弹上的动能杀伤飞行器(EKV)的关键设备红外探测器已成功进行了2次验证飞行试验,演示了其对模拟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能力。1997年5月,在美军进行和平卫士(即MX)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期间,为给NMD中的BM/C3I系统扩展信息,考核其关键技术,对NMD系统的指挥控制设备进行了首次作战效果评估。当时携带9个再入弹头的MX导弹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  相似文献   

18.
柯边 《航天电子对抗》2003,(5):F003-F003
经历了一系列成功试验后 ,美海军宣布了它的弹道导弹防御 (BMD)计划 :在 2 0 0 5年前部署具有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宙斯盾”(Aegis)舰 ;到2 0 1 0年BMD能力将有较大加强。海军将投资 43亿美元花 6年时间 ,有选择地装备一些“宙斯盾”舰 ,使其具有BMD能力 ,并计划在 2 0 0 5年前部署第 1艘“宙斯盾 BMD”舰。海军很可能建成一支由 4或 5艘“宙斯盾”舰组成的独立导弹防御攻击大队 ,舰上装备最新型号的标准导弹Ⅲ型 (SM 3)导弹 ,上载有轻型大气层外弹射 (LEAP)拦截武器 ,SM 3LEAP的杀伤弹头用于拦截从大气层外袭来的战区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9.
弹道导弹飞行弹道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俊 《中国航天》2003,(4):41-42
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分为助推段(从助推器发动机点火加速上升到烯烧完毕)、后助推段(从助推器熄火脱落,弹头母舱仍在继续飞行并投放弹头)、中段(靠惯性自由飞行)和末段(弹头重返大气层直到命中目标)。各阶段易被预警卫星探测  相似文献   

20.
核爆炸会严重干扰战略防御计划(SDI)中的通信系统。研究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工作现状,对SDI很有意义。 SDI尽管是非核武器防御系统,但它必须在核干扰环境下工作。因为敌人的武器在遭到战略防御武器拦截时可自动引爆。另外,敌方也可故意毁掉自己的核武器以干扰SDI系统。苏联的反弹道核导弹以及所有参战国的攻击性核爆炸也都会对SDI的作战空间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