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1月22日零时,我国民航按计划成功完成了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过渡任务,标志着我国向建设民航强国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快速发展的需求与运行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飞行安全和航班延误成为社会公众、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的问题。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的成功实施,极大地减少了由于可用高度层缺乏而造成的空中和地面延误,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22日零时起,我国开始实施缩小8400米以上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方案。即链我国现行8400米以下飞行高度层实行300米垂直间隔、8400米以上飞行高度层实行600米垂直间隔的基础上,缩小8400米至12500米高度范围内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即8400米至8900米实行500米垂直间隔,8900米至12500米实行300米垂直间隔;12500米以上仍维持600米垂直间隔不变。”这是国家空管委为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而进行的又一次重大飞行高度层改革。本文就我国实行缩小飞行高度垂直间隔,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想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米制缩小垂直间隔(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RVSM)高度层配备标准.于2009年11月19日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公约《附件二》中的标准,并正式适用。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我国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增加空间容量和改善运行效率,保证飞行安全,实现民航强国、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民航总局决定自2007年11月22日开始,在我国8400米以上空域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工作。济南空管中心按照民航总局《我国实施第三步飞行高度层改革缩小垂直间隔方案》及有关指示精神,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采取了如下四项具体措施: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我国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增加空间容量和改善运行效率,保证飞行安全,实现民航强国、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民航总局决定自2007年11月22日开始,在我国8400米以上空域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工作。济南空管中心按照民航总局《我国实施第三步飞行高度层改革缩小垂直间隔方案》及有关指示精神,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采取了如下四项具体措施: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22日起,中国民航将在8400米至12500米高度的空域范围内实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其间将由7个飞行高度层增加到13个飞行高度层。采用新的高度层间隔可以增加空域容量,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然而对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特别是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运行而言,必将带来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飞行间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2007年11月22日零时起成功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及北京、上海、广州等飞行密集地区终端管制区正在进行规划建设,空中飞行间隔不断缩小,航空管制面临的空中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加强军航管制人员对国外飞行间隔应用情况的进一步了解与掌握,更好地运用飞行间隔标准,确保空中飞行安全,现将我们编译整理的美国飞行间隔有关内容呈现给读者,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的成效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22日零时起。中国民航正式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高度层改革过渡工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公制飞行高度层缩小垂直间隔的国家。从那时起至今已经过去两年,尽管数以亿计的旅客们极少有人能够感觉到航空器在空中飞行时相互之间的间隔变得如此接近,  相似文献   

9.
最近,非洲印度洋地区(AFI)开始在它的空域执行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缩小最小垂直间隔(RVSM)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2日零时,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兰州、乌鲁木齐飞行情报区以及三亚飞行情报区岛内空域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不含已经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三亚飞行情报区海洋空域,以及香港、台北飞行情报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航空交通运输业的需求急剧上升。为了增加空域容量,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益,减轻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的运行负荷,国际民航组织(IcA0)从70年代便开始研究缩小垂直间隔(RVSM)标准问题,并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RVSM也就是在高度层29000英尺(8859米)至41000英尺(12500米)之间的高度层空间范围内,将飞机之间的最小垂直间隔由过去的2000英尺(600米)缩小为1000英尺(300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民航总局空管局在"十一五"建设期间决定我国民用航空飞行空域在2007年11月22日全面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 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以促进民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试从安全顺利实施RVSM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现状,着重围绕实施RVSM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设备配置、基本步骤及成本效益等,探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兰州区域缩小垂直间隔(RVSM)工作的顺利实施,近期,民航甘肃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技术人员配合西北空管局飞行计划动态(FDP)系统研发人员对该系统软件进行了升级。通过本次升级,使系统各终端界面直观地显示航空器机载设备是否具备缩小垂直间隔能力;为区域管制室进程单显示、打印格式增加航空器缩小垂直间隔的状态。几项工作的完成,使管制人员能够迅速判断该航空器是否具有缩小垂直间隔功能,为高效安全飞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域内空中交通管制运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迅猛发展,空域用户及航空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缩小垂直间隔的顺利实施,尤其终端管制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对现有空域的划设、使用、管理和运行准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空域整体规划与管理改革迫在眉睫。为科学合理地规划空域,满足军民航飞行对空域资源的需求,现将本人翻译的《美国终端区标准间隔》一书中“空域内空中交通管制运行”相关内容呈现给读者,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4月16日,空管系统缩小垂直间隔(RVSM)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吴成昌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在民航局领导下,空管系统在此次成功实施RVSM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空管局领导靠前指挥,始终奋斗在一线;广大一线职工辛勤工作,坚决贯彻领导的指示,实现了RVSM的成功运行,得到了国际民航组织和民航局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引言 历经多年的建设,民航空管设施已具有相当规模。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空管设备运行已开始由本地的、孤立的、简单的运行保障模式向系统化、网络化、联网集成化的运行保障模式过渡。随着民航雷达管制与缩小最小垂直间隔的陆续实施,我国空管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7月10日,根据总局空管局关于空管自动化应急系统升级及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功能改造工程项目的总体进度安排,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在新疆民航空管局通信导航总站雷达站终端进行该项目的设备安装。  相似文献   

18.
引言 2007年11月22日零时起中国民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空中交通管制运行标准。为达到RVSM的冲突告警功能要求,空管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满足以下四项基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近日,民航空管系统召开了缩小垂直间隔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作了动员讲话,副局长王利亚主持会议,各地区空管局领导、空管中心(站)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昆明高空管制区东部、北部与成都、贵阳、南宁管制区相连,西部、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区域特性的高空管制区。自从2007年11月22日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民航云南空管分局提出打造精品区域性RVSM空域.为云南建设航空大省助力的指导思想,强化精品空域意识。强化国际性区域协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