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渗碳零件除对渗碳的一部份零件表面要求渗碳外,其余表面则要求防渗,过去其防渗工艺多沿用镀铜法或切碳法。最近兰州涂料研究所研制出的玻璃涂料TR-77-46,是一种防渗的好材料,用在防气体渗碳和防低温碳氮共渗工艺上,效果较好,成本低、施工简便,而且无污染。该涂料是用玻璃粉、滑石粉和甲基硅酸钠按2∶1∶2.25比例调匀,用喷、刷、浸等办法涂在除油的需防渗的表面上,室温干燥2小时,  相似文献   

2.
1 防渗涂层概述钢铁机械零件渗碳前 ,通常要在渗碳部位进行绝缘保护 ,以便在非渗碳部位镀铜 ,形成局部防渗的保护镀层 ,渗碳后再作退铜处理。这一工艺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 ,生产成本也比较高。我们用防渗涂层替代防渗的镀铜工艺 ,取得了成功。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隔绝活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航空发动机零件非渗碳区域的有效防护,需要进行局部镀铜工艺的优化。通过脉冲镀铜正交试验和镀层孔隙率极差分析,确定了脉冲镀铜的主要和次要影响参数,优化了脉冲镀铜工艺参数。优化工艺脉冲制备的铜镀层结合力良好,表面形貌、孔隙率、防渗效果均优于直流镀铜层,将镀铜厚度由50~70μm降低到20μm,节约镀铜成本,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渗碳零件表面碳浓度精确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种常用渗碳材料在930℃下进行渗碳试验,建立了表面碳浓度控制模型,渗碳时间延长时,表面碳浓度按抛物线规律上升。钢种、碳势不同,表面碳浓度也不同,研究了表面碳浓度与炉气碳势达到的渗碳平衡时间。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精密偶件配磨后不再进行加工;而该组件在配磨结束后,进行了收口加工,且该组件收口部位极小、刚性差,易产生弯曲变形;收口使用的活门是渗碳零件,收口过程易产生裂纹。针对上述问题采用镀铜保护后在车床用滚轮的方式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6.
齿轮的检定一,齿坯精度的检定方法1.两中心孔的光洁度与同轴度光洁度:用放大镜目测。同轴度:在对研顶针孔时,观察其接触面积,尔后通过以顶针孔定位顶磨齿坯,径向跳动可以稳定地达到小于1μ时,证明两顶针孔是同心的。2.(De+0.02)-0.01精度及其光洁度:用分厘卡及放大镜检查。3.(De+0.02)—。0·0l对中心孔轴线的径向跳动:用精密顶针架,千分表测量。  相似文献   

7.
读了航空学报第7卷第4期上刊登的樊东黎同志对“直接式炉气渗碳及其可控性”一文的看法(以下简称“看法”)后,对所提出的问题解释如下: 一、关于试验条件 空气加有机液体直接式炉气渗碳的研究是在25kW井式渗碳炉内进行的。炉温采用可控硅PID自动调节,波动不大于±5°C。每炉都装有渗碳面积约0.8m~2的低碳钢陪炉料。炉气组分用三台红外仪(CO、CO_2、CH_4)、氧探头(上海人民耐火材料厂及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产品)及色谱仪测定,用钢箔称重法测定炉气碳势。  相似文献   

8.
张建华 《航空学报》1988,1(5):314-314
 读了航空学报第7卷第4期上刊登的樊东黎同志对“直接式炉气渗碳及其可控性”一文的看法(以下简称“看法”)后,对所提出的问题解释如下: 一、关于试验条件 空气加有机液体直接式炉气渗碳的研究是在25kW井式渗碳炉内进行的。炉温采用可控硅PID自动调节,波动不大于±5°C。每炉都装有渗碳面积约0.8m2的低碳钢陪炉料。炉气组分用三台红外仪(CO、CO2、CH4)、氧探头(上海人民耐火材料厂及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产品)及色谱仪测定,用钢箔称重法测定炉气碳势。  相似文献   

9.
齿轮是传递动力的机械零件,重要的航空发动机齿轮都是在高速高载荷条件下工作的,要求齿轮传递能力大、耐磨性好和抗疲劳强度高。为了满足高速、高强度、小型和长寿命的要求,大部分齿轮要进行渗碳、碳氮共渗和氮化处理。目前,航空齿轮多采用渗碳及碳氮共渗处理,15~20%的齿轮则需经氮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气体渗碳、碳氮共渗和软氮化热处理工艺,由于它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较少受材料的限制,而且工件的变形小(如7级精度以下的丝杆和6、7级齿轮经热处理后不需再进行加工即可使用),因此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把原仿苏井式气体渗碳炉进行局部改装,并添置一套性能可靠的滴量器,便可改造成为滴注式可控渗碳和碳氮共渗炉。采用此方法投资  相似文献   

11.
在航空零件的制造中,应用的多为合金钢材料,硬度和强度比较高,所以在冷镦和冷挤压成形中容易和模具粘结,因此影响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粘结,常把成形的原材料进行镀铜,以改善成形工艺,特别是制造螺栓、螺钉等用的高强度钢丝,没有专用的设备进行镀铜是很困难的。我们在实际生产中,经过摸索和试验,用置换铜代替了电镀铜解决了这个问题,经生产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树脂砂补离心铸铁管的机械粘砂机理,并通过试验对得出的涂料配方的防渗透,易剥离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部分工厂除铜液都使用如下配方: 铬酐 100~250克/升硫酸 20~30克/升 (或硫酸铵 80~100克/升)我厂除去防渗碳的镀铜层,开始只需1.5~2小时,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除铜速度变慢,出现黄膜,以至8~10小时还除不干净。不能使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压力敏感涂料(PSP)的使用成本,减少模型的准备周期,我们进行了压力敏感涂料的国产化开发与研制。通过第一期在飞机模型机翼表面采用国产压力敏感涂料的光学压力测量(OPM)与常规压力孔压力测量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我们已经具备独立进行开发与研制压力敏感涂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丽敏  姜衡  葛宁  杨冠华  陈顺 《航空学报》2021,42(3):124120-124120
压力敏感涂料测量技术在内外流表面压力测量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涂料光谱特性及"传感器"特性的研究对于分析喷涂固化中环境差异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程度、检验拟用涂料配方特定试验的适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以一种在研的磷光压力敏感涂料为对象,基于自主研发的静态校准系统对发光寿命随压力与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拟合分析发现所用涂料的温度适用范围在30~60℃之间,且可进行温度敏感度修正;基于自主研发的高频动态压力光学校准系统对涂料在不同压力脉动频率下的涂料发光寿命峰峰值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确定所用涂料基于发光寿命的截止频率上限为0.94 kHz。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涂料特性静动态校准组合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压力敏感涂料配方的研发及其应用拓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高超声速飞行器TPS破损修复涂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环氧树脂和呋喃树脂作为基体混合碳化硅粉末与晶须制备了耐高温修复涂料.以氧-乙炔烧蚀试验测试涂料的耐高温烧蚀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烧蚀后涂料表面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表面能谱分析对涂料烧蚀后成分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碳化硅粉末与晶须的质量分数比为8/4的呋喃树脂/碳化硅体系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我部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在广西省梧州市召开了《渗碳、碳氮共渗、氮化金相组织检验标准》及《钢的渗碳、碳氮共渗、氮化层深度测定方法》两项部标准审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二十八个单位的工人、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共五十八名代表。会议首先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1976年24号文件,  相似文献   

18.
粉未涂料作为低公害、少污染、省能源的新型涂料,已广泛用于轻工、家用电器、电子仪表、汽车的装饰和防腐。 粉末喷涂施工过程中,零组件虽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和喷粉后的检查,但或多或少在固化后出现一些不合格的膜层,如镀锌、锅的零组件除氢不彻底,出现针孔。其原因是氢原子在高温下逸出所致。锌基合金(ZhA14—l)的压铸件,如果在喷涂前不进行热处理,涂后同样产生气泡及针孔。其原因是压铸件有孔隙及表面脱模剂,当湿度大时,在这些孔隙中吸收一定量的水分,而在固化时这些水分又变成水蒸气逸出。如果产生这些带缺陷的不合格膜层,则要进行返修。…  相似文献   

19.
车偏心历来多用花盘、角铁或用偏心轴顶车等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利用车床主轴锥孔加工短小零件的方法。一,图1为双针平缝机的针夹体,要加工两针孔φ1.65~(±0.02),孔小又深,形位公差要求较高,加工有困难。  相似文献   

20.
渗碳及碳氮共渗等金属表面硬化方法 ,传统工艺热处理周期长、耗能多、成本高。本成果创造的“钢件活化催渗气体快速渗碳法”和“碳和其它元素的快速复合渗工艺”专利 ,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突破 ,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国内外领先的渗速。气体渗碳与碳氮共渗过程是多相化学反应和扩散过程 ,是复杂多变、互相制约的过程。使控制因子加速 ,并使其它各个过程协调一致加速 ,整个化学处理过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化学热处理过程中最慢的过程不一定是整个化学热处理过程的控制因子 ,而工件的表面状态才是化学热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因子 ,此乃两项发明依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