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获取在航空运输中系留索弹性变形对货物偏移量的影响效果,构建了货物系留固定的受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计算分析了不同系留索弹性变形的条件下对货物最大偏移量的影响,实现了不同系留索的弹性变形对货物最大偏移量影响效果的可视化。该计算模型为货物系留索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保证了航空货物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由于飞机在强风下系留时,机体承受各方向的载荷较大,因此需对系留结构及系留索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而其中系留载荷的计算就显得异常重要。采用MSC.Nastran软件,针对飞机存系留情况下,系留索的单向承载性及起落架与地面的非线性接触特性,通过应用非线性间隙单元,建立了非线性静力仿真模型,并计算了飞机在系留状况下,各系留索承受的张力及各系留点所受的载荷,计算中同时考虑了起落架缓冲支柱空气弹簧力对于系留载荷的影响,从而为飞机系留载荷提供了一种新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舰载直升机舰面系留时的受力特点,以弹性起落架的垂向变形为变量,根据虚位移原理建立了直升机在摇荡舰面系留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运用牛顿迭代法对横摇、纵摇、有风以及无风情况下系留索具载荷进行了计算,发现横摇角较大时载荷主要分布于主起落架系留索上,且风载的影响并不能忽略。分析了轮胎刚度对系留索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落架轮胎刚度由300N/mm增加至800N/ram时,最大张力减小了7.43%,说明增加轮胎刚度能有效提高直升机系留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舰尾流对舰载机复飞边界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舰载机在进场着舰阶段的复飞边界条件及安全影响因素,考虑引入初步的航母舰尾流场对复飞轨迹的影响,基于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建立了舰载机在舰尾流环境下的复飞仿真模型。以某型飞机为例,进行了有无紊流扰动下的舰载机复飞仿真计算,并分析了舰尾流对复飞边界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舰载机复飞边界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舰载直升机系留座的布置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书  何忠桓  徐丽娜 《航空学报》2005,26(6):715-719
本文根据舰载直升机系留索的受力特点,推导出系留索的张力计算表达式,利用遗传算法对系留点的位置进行优化,得到了各海况下系留点的优化布局形式和系留索的张力值,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最佳的系留座布局形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舰载机弹射起飞的特点,考虑了舰船、舰载机及起落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甲板运动、海面大气扰流以及舰艏气流扰动对舰载机的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描述了舰船-飞机-起落架多体系统的耦联关系,建立了舰载机弹射起飞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利用此模型,仿真了舰载机的弹射起飞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能较完整地反映航母、舰载机和起落架之间的相互耦联关系,正确地描述了舰载机弹射起飞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系留状态下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无铰旋翼简化为当量铰刚性桨叶模型,假定机体是刚性体并受起落架和系留索的约束,系留索静态时松弛并只能承受拉力。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系留对模型旋翼地面共振的影响,对初始扰动和旋翼转速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也进行了仿真研究。对于无系留的模型旋翼来说,在任何转速下没有出现不稳定现象;地面系留时系统会呈现稳定响应、极限环以及大幅值振荡等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大幅值振荡将使系留索、接头和支持结构承受破坏性动力载荷。  相似文献   

8.
传递对准中载舰挠曲变形和杆臂效应一体化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青伟  赵国荣  王希彬  吴芳 《航空学报》2009,30(11):2172-2177
 针对舰载机惯导系统大方位失准角传递对准的非线性问题,根据舰载机在载舰上的实际停放情况,引入舰载机标称坐标系,并综合考虑载舰挠曲变形和杆臂效应的影响,建立挠曲变形和杆臂效应加速度一体化模型,完善舰载机惯导系统大方位失准角传递对准线性化模型。采用“速度+角速度”组合匹配算法的滤波模型,对固定安装失准角和挠曲变形角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舰载机大方位失准角传递对准时可以满足对准精度和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系留气球在实际应用地气象条件下的系留状态,基于标准大气模型分别在标准大气和实际气象测量的参数下对系留气球主要状态参数重量、重心、0风速平衡俯仰角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实际气象数据参数计算的结果会在标准大气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呈现波动变化。通过不断积累气象数据,利用系留气球实际应用地气象参数计算可对后续系留气球设计进行指导,使系留气球更好地在任务地点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金鸣  徐胜 《飞机设计》2012,(6):23-27
针对舰载机拦阻着舰问题,建立了舰载机着舰拦阻的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航母运动、甲板风、着舰姿态等问题,然后利用建模软件CATIA及视景驱动软件Virtools建立虚拟的海洋环境和舰船载机的几何模型,并实现了对舰载机和舰船的6自由度运动的实时控制。仿真结果说明该仿真系统较好地模拟了舰载机着舰拦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1.
航空拖曳诱饵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东立  刘亚枫  林鹏 《航空学报》2014,35(1):161-170
 为准确预测航空拖曳诱饵系统能否干扰成功,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应用集中质量法,将柔性拖曳缆绳离散为一系列由阻尼弹簧连接的节点,建立了缆绳的动态模型;对诱饵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诱饵的六自由度模型;提出了缆绳与诱饵的耦合条件,使模型更加精确。分别对诱饵释放过程中,以及释放完成后载机机动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并分析了缆绳的形状、张力和诱饵的姿态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避免出现“鱼钩”现象,应尽可能减小释放诱饵的初速度与载机空速的夹角;应按梯形速度释放诱饵,以使缆绳中拉力的最大值较小。释放完成后,应控制载机最大飞行速度,以避免缆绳进入载机的高温尾喷流区;载机作盘旋时,缆绳在载机的圆形轨迹之外,且载机飞行速率一定时,角速度越大,缆绳向外趋势越大,越有利于避开载机的尾喷流区。  相似文献   

12.
马东立  刘亚枫  林鹏 《航空学报》2014,35(1):161-170
为准确预测航空拖曳诱饵系统能否干扰成功,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应用集中质量法,将柔性拖曳缆绳离散为一系列由阻尼弹簧连接的节点,建立了缆绳的动态模型;对诱饵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诱饵的六自由度模型;提出了缆绳与诱饵的耦合条件,使模型更加精确。分别对诱饵释放过程中,以及释放完成后载机机动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并分析了缆绳的形状、张力和诱饵的姿态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避免出现“鱼钩”现象,应尽可能减小释放诱饵的初速度与载机空速的夹角;应按梯形速度释放诱饵,以使缆绳中拉力的最大值较小。释放完成后,应控制载机最大飞行速度,以避免缆绳进入载机的高温尾喷流区;载机作盘旋时,缆绳在载机的圆形轨迹之外,且载机飞行速率一定时,角速度越大,缆绳向外趋势越大,越有利于避开载机的尾喷流区。  相似文献   

13.
起落架弹性变形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某型飞机主起落架转轮机构的140连杆外场破坏及活塞杆上轴套使用中脱落下来的外场故障,清楚地揭示了起落架弹性变形引起的危害。人们应该对它引起关注。 本文给出了考虑弹性变形影响的支点载荷计算方法和系统内力的计算方法,还对特殊的弹性变形——缓冲器行程的重要性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镦头不均匀变形的压铆力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铆力是影响铆接质量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的确定主要依赖于经验或简化的理论模型,且不考虑镦头鼓形部分的影响,因而误差较大。依据铆钉材料在压铆过程中的流动趋势,将压铆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确定了最大压铆力出现的位置。基于厚壁筒受压进入塑性状态的极限应力分析,建立了镦头不均匀变形的压铆力计算模型,结合体积不变假设得到了镦头圆环部分尺寸,用于压铆力的求解。最后以直径4 mm和5 mm的平锥头铆钉压铆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和G86型钻铆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与压铆实验,对相同压铆力作用下的镦头尺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和实验得到的镦头尺寸与理论相比,差别均小于5%,表明该压铆力计算模型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陈廷楠  傅见平 《飞行力学》1993,11(1):30-36,42
在小扰动假设的前提下,用正则模态法对计及弹性自由度的JJ-7飞机的纵向稳定性及操纵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不计及弹性自由度飞机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比较,由此讨论了弹性变形对这种类型飞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飞机拦阻索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利华  万晨  荀盼盼 《航空学报》2013,34(4):833-839
 为了分析飞机拦阻索在拦阻过程中复杂的动态特性,将拦阻索视为空间柔性钢索,液压吸能系统和缓冲系统经过线性拟合,作为传动索的约束条件,通过具有弹性和阻尼特性的梁单元加载在拦阻系统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柔性钢索与刚性支撑体之间的接触碰撞作用,在有限元分析软件LS_DYNA中建立了拦阻系统的碰撞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飞机尾钩挂索后,在拦阻索与甲板滑轮之间存在连续震荡衰减的应力波,当来自于甲板滑轮的初次反射波到达钩索啮合点时,拦阻力达到极值。  相似文献   

17.
A Nonlinear Tracker Using Attitude Measure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involves tracking the present position of a maneuvering aircraft as well as predicting its future position. A tracking filter is developed that uses aircraft attitude angles (yaw, pitch, roll) in addition to the usual radar measurements.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racker performance when tracking violently maneuvering aircraft indicates that a dramatic improvement is obtained by using attitude information. The approach taken is to develop a 12-or 15-stat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that models both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By measuring and estimating attitude it is possible to approximately determine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the force system acting on the vehicle and therefore determine vehicle linear acceleration. Knowledge of acceleration is then used to improve the estimate of present and future position of the vehicle being tracked. Simulation of a T-38 aircraft performing a 5 g turn indicates that the new tracker produces maximum trajectory prediction errors that are 36 percent of the errors experienced by more conventional trackers.  相似文献   

18.
电缆作为飞机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电缆故障的在线诊断,可以提高其可靠性。采用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SSTDR),基于FPGA技术,设计一种板级速率为500 MHz的飞机电缆故障在线检测和定位装置,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现电缆开路、短路以及间歇性电弧的在线检测和定位,具有定位精度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利用该装置在线监测电缆的健康状态,实现难以复现的间歇性故障的检测,能够提高地面运营、维护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