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演讲的题目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奇怪:奇怪的科学》。说出“比我们想象的更奇怪”的,是著名的生物学家J.B.S.霍尔丹,他说:“我本人怀疑,宇宙不仅比我们想象的更奇怪,而且比我们能够想象的更奇怪。我  相似文献   

2.
我打算带你们去地球72%的地方,做16分钟的旅行,好,请系好安全带。很好,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我们将沉浸在我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3.
NO.1阿诺德事件 “这类飞行物这些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见。有人说我是第一个发现飞碟的人,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只不过是把我所看到的真实情况说了出来……我们的人已经登上了月球,如果外星有生命存在的话,它们是会到我们这里来的。发现这些飞碟说明我们不是孤单的,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肯尼思·阿诺德  相似文献   

4.
夜听哭泣声我绝忘不了我们搬进这座房子的第一天。那是我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离婚后,被迫离开我美丽的家,且必须出去工作才能养活我和儿子。现在儿子奥斯汀与我相依为命在一起,因为阿兰在法庭里赢了一切。他的律师证明了是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切,他甚至还怀疑奥斯汀不是阿兰的儿子。我是心碎离开法庭的,我与儿子奥斯汀不得不搬到了一座老房子里去住。当我和儿子奥斯汀来到那老房子前时,他放下车子什么话也没说,站在那里长时间地看着那房子,然后向前门廊走去,我知道他受到了伤害。我们进去开始收拾房子,直到午间我们才收拾好,奥斯汀…  相似文献   

5.
UFO信箱     
山东吕坤:我是一位《飞碟探索》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觉得贵刊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很有阅读价值,它能让我们开阔眼界,放眼未来,了解一些高科技知识与未解之谜,这无疑将对我们高中生的生活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我读了贵刊 2000年第 5期的《人类史前文明破译》一文,觉得其中有些观点不太科学,我就此文的一个观点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诞生已经 46亿年了,而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300万年之前 (有化石证明 )。以作者的观点来说,生物周期为 140万年,那在这 300万年中已经有一轮回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并不是一些…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11,(2):29-29
备注:有一天我们乘坐塞斯纳飞机旅行。飞机从大熊山机场起飞,在大熊山附近逗留了一会儿。风景美极了。所以我的相机就一直开着。不停地拍照片。飞机上共有3个人:飞行员,我的一个朋友和我。我当时坐在飞机的尾部,因此是最后一个看到飞行物体的人。我的朋友之前就看到了它并指给了我。飞行物体快速飞向了东边。转瞬即逝。这个飞行物体的形状并不规则,也不像我们熟悉的任何一种飞行器。  相似文献   

7.
C档案     
《飞碟探索》2006,(2):53-53
我和杨晓琳以及全团队的同学刚从农家用完晚餐走出来,经历了一天奔波的我们忽然看见天边彩云翻滚,不禁感慨造物的伟大,我们端起相机,争相记录这美景。杨晓琳拍了几张照片,很高兴地邀我一同欣赏。  相似文献   

8.
备注: 当天我们一家到人民广场去看奥运会倒记时牌.我在牌子旁随便拍了一张照片。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图片上的物体,可是有一天我再次欣赏这张照片时,  相似文献   

9.
投奔智能人     
曾参加过不明飞行物考察的美国空军飞行员迈尔·诺艾尔在后来讲述到,这件事发生在1953年底和1954年最初的几个月。那时候我和飞行学校我的同学都未能参加朝鲜战争———因为我们正在学校学习。刚一毕业,我们就被编入部署在美国西部的航空大队。过了些时间,指挥部从中挑选了三个人,其中也有我。我们被告知,将要执行一项事关国家安全的任务。这项任务与不明飞行物有关。并叮嘱我们,所有在执行任务中发生的一切,都要严格保密,接着给我们放映了从军用飞机上拍摄到的一些东西,屏幕上能看见上百架不明飞行物。这些资料大部分来自…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没有收到过玫瑰,恐怕也送出过玫瑰。也就是说,我们对玫瑰并不陌生,我也这么觉得。我有一个小园子,当中栽种了至少三个品种的玫瑰,我看过、修剪过的玫瑰不计其数,应当算是比较了解这种植物的人之一。不过,当我翻译《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一书时,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布达 《飞碟探索》2008,(4):40-41
我们公司的杨师傅,五十多岁了,自幼习武,身体很壮实,双目炯炯有神。他是公司的专职司机。杨师傅踏实肯干,为人敦厚。2005年公司组织去香港旅游的时候,他和我同住一屋。虽说我们在一个公司相处了十多年,但是能好好坐一起聊的时候并不多。聊着聊着,他语出惊人:“我看到过飞碟。”接着详细给我描述了令他惊心动魄的那一幕。事情发生在1978年9月的一天,约16时。虽然事过多年,但是当时的场景太震惊了,直到现在他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2.
王翔  陈立  宿东 《太空探索》2023,(6):8-11
<正>“一横一竖”,十年的苦功。空间站建成,说明我们的系统工程实践向前跨了一大步,这是我最引以为荣的。大家都很开心,我也是,但感受还不太一样。这是新的开始,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好戏在后头。我很期待这座由中国人设计并主导、向世界开放的空间站,在运营中充分体现载人航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C档案     
《飞碟探索》2010,(11):61-61
备注:2007年2月,我们一行2车4人从昆明到罗平自驾游。在经过师宗县时。我们觉得景色很美,便停车拿出相机拍摄,我在同一景色连拍了3张照片,  相似文献   

14.
上 天 的 感 觉   大力神火箭燃料点火,一阵震颤,火箭与发射台的连接镙栓断开,我感到一种震源遥远的颠簸。   1972年 12月 7日 0时 33分,在佛罗里达州,“阿波罗 17”号起飞,我们向上穿行,冲过朦胧的雾层,黑暗中的发射真美。大火箭开始慢速升离地球,一阵沉闷的隆隆声。初始的缓慢上升一下子变为爆发性速度的脱离,我们起飞了。火箭疾驶飞越大西洋,重力像砖块在我脑部堆积一样地加大,我咬紧牙关。   大气越来越稀薄,燃料消耗后载荷越来越轻,飞行速度越来越快。此刻,我们已成了从地球远远延伸过来的雾化尾迹上端的一个小圆…  相似文献   

15.
C档案     
《飞碟探索》2008,(2):27-27
2007年8月15日。我们夏令营在甘南嘎海活动。那天天气很晴。我们三十多人在岸边玩。我拿着相机到处拍照,看到好看的就拍下来。当时没有人注意到天上有东西。我也是后来才发现的。当时附近应该没有可以被误认为是UFO的东西.附近没树。也没有水鸟。我们身后距离大概有20米的地方就是公路,其他地方全部是草地。  相似文献   

16.
U档案     
《飞碟探索》2008,(11):30-30
备注: 当时我正与家人一起在旅行途中,我停在这个山脊或悬崖观看日落。我的一个儿子看到在很远处有三个金属物体。我在它们向我们的右侧移动时照下了它们的照片。它们以一种有组织的组成形式悬停并以变化的速度行驶(一起),时不时会停下来。随即便移向一个新的位置。在飞行过程中这三个飞行物非常频繁地交换着高度。并且一次次交替着位置。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天渐渐暗了下来.我最小的儿子吓得哭了起来,夫人也变得沮丧。然后我们就离开了那里。  相似文献   

17.
阿波罗登月飞行丁百祥编译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传说,它反映了我们聪明的祖先想往登月,却只能借助于神话和幻想,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年代,登月已成事实。80年代初我有幸在成都观看了一部美国纪录片,它全面而真实地记载了阿波罗飞船登月全过程。最近我又收集到一篇关于阿...  相似文献   

18.
目击实录     
我相信那是UFO我家住在吉林省镇赉县一个距镇中心约6千米远的农村。1998年1月下旬,我正放寒假,过年的前两天,我和父亲骑着自行车到镇上的火车站去接大哥。因为当时家里没有电话,只是根据书信估计大哥那天可能回来,我们便一直在等。但一直等到天黑,最晚的那趟火车过去也未见大哥,于是我和父亲只好摸黑往家赶。在离小镇约2千米远时,我们发现前面有两束白光,便以为是迎面过来的汽车。因为路两边都是草地和小树林,并没有人家,当时又没有月亮,我和父亲就趁着“来之不易”的光亮壮胆抓紧蹬车。但随着与光源的接近(距离20…  相似文献   

19.
丘成桐 《飞碟探索》2013,(12):54-55
我出生在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但贫寒的家庭。我的父亲曾担任几所大学的教授.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我的父亲做了很多哲学和中国历史的研究。不过,他大学时的专业是经济学,在崇基学院讲授经济学课程。他也曾经在朋友的赞助下尝试创办银行,但以失败告终。在我14岁时,父亲去世,我们全家顿时陷入极大的困境。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资源对于家庭、社会乃至阂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1999年9月27日,月亮十分明亮,发出淡黄色的光芒。晚20时30分我正在家中看电视。上晚自习回来的弟弟跑来对我说看见了飞碟,我们马上跑上房顶去看。发现在月亮的左上方,视线与地面夹角约为40往右的地方有一个物体悬浮在空中,其视宽度约为1厘米,像一个铁饼,中间的部分隆起,上面有一个发光的东西,呈白色,而下面却有几个窗之类的东西,还射出光线。它好像向我们飞来,越来越大。它飞时一点声音也没有,我感到一阵恐惧。大约到了ZI时,我又上楼去看,发现它越来越小,像是飞离了地球。我估计它出现了近半个小时。弟弟说二十多天前,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