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述了CCD传感器模拟前端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CCD的模拟前端系统。系统由高分辨率固态成像CCD传感器和高集成度模拟前端处理器件构成,图像数据通过LVDS传输技术发送到后端进行处理。试验测试表明,系统可输出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2.
景物和成像条件对遥感图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图像是遥感数据获取系统的输出,遥感图像的品质表现为遥感图像在完成遥感任务中的应用价值。遥感图像品质由成像链的状态和性能决定。成像链包含景物、成像条件和成像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文章介绍光学遥感情况下,景物和成像条件对遥感图像品质的影响,包括景物特性和成像条件的表征,及其对遥感图像品质影响的分析。同时,指出了针对景物和成像条件,在成像系统设计和运行等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的声传播特性。介绍了超声特征扫描成像方法的原理、扫描系统的设计。采用研制的低频组合探头,提高了声波在粘弹介质中的穿透能力。试验表明,设计的超声特征扫描系统可采用幅度成像、深度成像成功检测药柱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美国军方已与洛克韦尔公司签署了一项36万美元的合同,以研制一种以焦平面阵列传感器为基础的长波红外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接口.它能以黑白或彩色视频形式提供优质红外成像和用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数据.在与传感器子系统连接时,该系统将从128×128的焦平面阵列中提取图像并校正图像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干涉成像为突破衍射极限成像带来了可能,然而目前干涉成像系统的子孔径阵列通常固定不变,导致图像频谱获取不足、灵活性差,阻碍了成像系统性能的提升。此外,干涉图像的复原方法面临复原速度慢、复原品质差等难题。文章利用动态变阵的方法解决迈克尔逊干涉成像由于孔径稀疏且固定导致的频谱获取不足、灵活性差的问题,进而进一步地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干涉成像的图像复原算法,提高图像复原品质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变阵可有效提高稀疏孔径迈克尔逊干涉成像的频谱获取能力,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图像的复原品质,复原图像峰值信噪比提升5 dB,复原时间提升两个数量级。总之,文章所提的变阵方案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复原方法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复原图像,在成像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航天可见光摄影系统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各类航天遥感系统中,可见光摄影系统是发展最早、最快和应用最广的一种系统。它属于光学摄影被动式成像类,由装载在航天器内的可见光成像遥感器把探测到的目标电磁辐射信息以深浅不同的色调直接记录在感光胶片上或电荷耦合器件上。  相似文献   

7.
子孔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孔径距离-多普勒法是应用于转台成像系统中的精度高且运算速度较快的一种成像算法,本文阐述了该法的成像原理,并通过对计算机仿真目标的成像结果和实测结果。介绍了图像的分辨率、定位精度、幅度均匀性等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工作在375GHz的太赫兹成像系统,成像系统由3个透镜、返波管源、倍频器、戈莱盒、金属线栅和示波器等部分构成。并用硬币做了太赫兹反射成像实验以验证成像系统效果。太赫兹信号照射到硬币上,逐点扫描硬币,检测经反射的太赫兹信号,提取出其信号幅度。实验结果表明成像效果良好,并采用非线性频谱外推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提高了图像可视性。  相似文献   

9.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运动目标会引起散焦和/或移位之类的成像误差,这与目标运动方向有关。为了得到准确而清晰的运动目标的图像,目标位置和速度参数是必须知道的。这里提出了一种对任意方向运动的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参数估计和成像的算法。该算法主要是评估由常规单通道SAR雷达数据生成的一系列单视SAR图像。用两个观察模型来估计运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考虑了由于运动导致多普勒频谱的混叠。用这种方法,运动目标可以不受其运动方向的影响而被检测到,估计参数被用来补偿SAR图像中的成像误差。最后,目标在场景中的真实运动情况可以在补偿过的图像序列中显现。  相似文献   

10.
一种红外成像引信中的飞机姿态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成像引信可以获得飞机的由完整到局部的一系列动态红外图像,飞机姿态识别对基于导引头信息利用的成像引信确定瞄准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分析了高速交会情况下飞机目标的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飞机姿态识别方法,通过利用遗传算法确定像平面上飞机图像的旋转情况和机头位置,利用测距装置提供的距离信息、飞机图像的长度及红外探测器的系统参数确定飞机的俯仰情况,并利用弹目交会过程中机轴方位角和高低角的不变性重建局部成像跟踪情况下的空间机轴,最后实现了成像引信局部成像跟踪过程中飞机飞行姿态的识别。  相似文献   

11.
十亿像素相机可以获取信息量较大的图像,在天文观测、航空航天遥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受探测器和光学设计水平的限制,传统的大视场十亿像素成像通过小视场相机扫描和图像拼接实现。为解决传统十亿像素相机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文章研究一种新型多尺度大视场十亿像素成像技术,从实现十亿像素成像的条件出发,阐述该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应用领域;分析系统独特的技术指标,包括物理锥角、重叠率等,梳理和归纳新型多尺度大视场十亿像素成像系统走向实用化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在不提高系统复杂性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监视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雅典娜成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典娜(ATHENA)卫星成像系统能提供0.5~0.75μm间单波段高分辨率对地成像图。雅典娜成像系统包括两台典型的CCD高速相机,在700km极地轨道上,刈幅为700km,分辨率可达5m。由全球卫星公司研制的码本处理芯片(CPC)使在卫星上实现矢量量化(VQ)图像压缩技术成为可能,其压缩比达12:1,因而可明显地减少卫星至地面的数据传输带宽、星上存储量和星上功率的要求,并将“从统计观点上无损失”的图像传回地面。卫星和有效载荷设计中几乎不包含动部件,因而可靠性高、成本低、运行操作简单。地面站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只需一名技术操作人员就可操作。  相似文献   

13.
战术成像显示试验系统(TIDES)的目标在于研制由战场指挥官控制、根据需要以合理成本发射的小型战术应用成像卫星。其成像有效载荷为两台改进型施密特相机,采用线性CCD,在700km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上分辨率可达到5m。实验表明,应用一些新技术,如采用新研制的编码本处理芯片(CPC)的矢量量化(VQ)技术将有能力在获取高质量图像的同时把图像压缩12:1或更高,这就可减小从卫星到地面的数据传输带宽、星载  相似文献   

14.
热成像系统摄取景物发射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成可见光图像,它的应用十分广阔。文中将简要概括热成像系统的性能参数;并介绍几种典型探测器及国外研制的热成像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多年中,利用光场的量子(或经典)涨落及其关联获取目标图像信息的量子(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和基于自适应稀疏结构表象的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图像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一条可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图像分辨率和图像获取效率理论极限的全新技术途径。文章将概括地介绍这一研究方向,并简要讨论其在遥感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航天》2015,32(5)
为使空间目标可见光成像仿真尽可能反映实际在轨工作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可见光散射特性的空间面目标成像仿真方法。根据具体试验场景实时求解跟踪星观测相机、目标星和太阳三站间的相对位姿关系,在事先建立的覆盖全过程的目标可见光散射特性图像数据库中查询相应图像,由相机成像模型,实现空间目标的高逼真度可见光成像实时在线仿真。可为天基空间目标探测、识别与跟踪算法的研究提供较接近真实场景的仿真图像。  相似文献   

17.
星载/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提供了高分辨率二维地形图像。本文提出一种组合多路SAR图像(在稍微偏离仰角方向的飞行航线上所得到的)来生成高分辨率三维图像的技术。可以把这项技术看作是干涉SAR(InSAR)的扩展,用这种技术能产生多维分辨率的地形图像。3-D多路SAR成像系统在仰角方向一般由相对比较短的模糊长度表征。为了使有关模糊度减至最小值,利用了一组图像内的相关相位信息来跟踪地面景物。然后,在以“主要”地形地面为中心的窄(仰角方向)体积范围内,采用非均匀DFT对SAR图像进行相干组合。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基础理论,并提供了该技术可达到的分辨率和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地球观测系统(EOS)时代将向地球系统科学遥感界提供有关大气、陆地表面和海洋间相互作用的大量新信息。由EOS-1平台上的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HIRIS)等仪器提供的高光谱和空间分辨率图像将成为EOS数据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料,利用EOS可以进一步认识地球,但也要求未来的传感器比现有的这一代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测量能力。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S)良好的光谱灵活性、偏振选择性及简单性预示着它在未来的成像光谱仪上的重要应用。AOTF′S是致密、紧固的固态晶体,它可对两种偏振态进行快速的(毫秒级)、电控的光谱调谐。本文将讨论基于AOTF的成像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9.
热成像系统摄取景物发射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成可见光图像,它应用十分广阔。文中将简要概括热成像系统的性能参数;并介绍几种典型探测器及国外研制的热成像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场微波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转台模式的近场微波成像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近场微波成像的实验系统,然后考虑到宽频带天线的非理想特性,提出一种近场微波成像系统的实验修正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给出了利用理想导体长方柱、理想导体圆柱、理想导体正方体盒以及四尾翼导弹模型的实测数据的重建图像。重建图像基本反映了目标的轮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