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飞行流量的持续增加,机场结构的日益复杂,跑道侵入的事件和类型也逐渐增多。为增加跑道的使用率,提高机场容量,很多机场跑道是多重进入跑道,特别在一些大型机场由于复杂的机位滑行道结构和候机楼布局等原因,拥有更多的跑道入口。多重跑道入口的存在给实际管制运行带来很大便利,提高了跑道的使用率,增加了塔台管制指挥的灵活性,但多重入口也给防止跑道侵入带来更大难度,运行风险更高。本文主要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发生的多重入口跑道侵入事件为案例进行分析,并针对该类跑道侵入类型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降低跑道侵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黄毅 《机场建设》2005,(1):27-29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创建于日伪时期,其前身是天津张贵庄机场,1952年改扩建是建国后我国改建的第一个机场,本机场先后共经过四次较大规模的改扩建。除1996-1998年,扩建了10万m^2的停机坪,增加一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并对助航灯光、34号跑道仪表着陆系统及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外,原有跑道系统是在1974年扩建的基础上形成的。有一条跑道、一条平行滑行道、两条端联络道、两条垂直联络道和一条快速出口滑行道。  相似文献   

3.
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忙机场飞行区运行能力低下导致空中交通拥堵及航班延误现象频发,机场系统亟需扩容增效与排堵保畅。为有效平衡机场容流供需,研究了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优化方法。综合考虑机场布局、交通流特性、气象条件等因素,提出了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分类方法;基于跑道容量包络线理论,通过引入容量损失系数客观反映模式切换特点,建立了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优化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及遗传算法基本理论,设计了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对模型进行了准确求解。仿真实验表明,模型可对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进行优化配置,有效实现机场容量与流量之间的均衡。与单一固定模式相比,多元组合模式优化效果显著,其中航班延误成本减少了38.1%,航班调整数量减少了46.4%,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多跑道协同运行能力,有效提高航班正常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近距平行跑道规划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跑道中心线间距和端部入口错开。根据不同跑道基准代字组合,给出了近距平行跑道间距的建议值。讨论了跑道入口错开及其不同实现方式对相关平行进近、跑道运行模式、地面运行与效率的影响,给出了入口错开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戴高乐机场1号跑道始建于1969年,是一条无传力杆素混凝土道面。该跑道自修建以来先后承受了机场的全部和大部分空运量,繁忙时每小时曾起降飞机50余架次。80年代以来,跑道渐渐损坏已不堪重负。随着空运量的日益增加,民航当局决定对延同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由于道面靠中央部位的下方有一条高速公路通过,所以对桥面与道面之间的胀缝作了特殊处理,此外,在跑道灯的更换方法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多跑道作为大型繁忙机场的关键资源和瓶颈区域,在机场运行管理中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和高效配置。基于经验滑行时间数据,建立了多跑道离场分配模型,在满足场面运行安全约束的前提下,以离场航班滑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寻求最优的跑道分配方案。通过选取典型机场进行地面网络建模,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及航班计划等信息,利用计算机仿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随机分配方法相比,多跑道机场地面容量提高了2.1%,冲突探测与解脱次数降低了20.6%,最大延误时间减小了5.2%。因此,机场运行安全与效率得到改善,所提方法有效,适用于多跑道离场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敦煌机场修建于1982年,当时是按能起降安—24及以下飞机设计的,道面结构见图1。1987年该机场扩建后,跑道东端延长400米,可以起降BAe—146及以下飞机。道面结构见图2及图3。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一些繁忙机场,特别是实施多跑道运行的枢纽机场,影响空管安全的因素也随之增加,防止跑道侵入对于保证飞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航班流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保障航班正常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本文分析了首都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机场距伊金霍洛旗约14km,飞行区内现有一条长2600rn、宽50m的水泥砼跑道,一个3机位的停机坪。近几年,随着当地经济不断发展,机场的客流量不断增大,为满足客流需求,2009年4月扩建一个672m&#215;176m的站坪,一条780m的平行滑行道和两个垂直联络道。  相似文献   

10.
王烁 《民航学报》2023,(5):56-60
非全跑道运行模式是解决机场起飞航空器对五边进近落地航空器ILS盲降系统下滑信号遮挡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繁忙机场使用非全跑道起飞的做法也已经成为惯例。对仪表着陆系统下滑信号不稳定因素与低能见度时非全跑道运行模式优化研究,意在提高机场跑道利用率和机场整体运行效率,促进机场和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建设区域航空枢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机场运行现状分析、查摆仪表着陆系统下滑信号不稳定因素及具体解决方案、设计新建垂直联络道工程、提高低能见度时非全跑道运行程序安全裕度等方面做出具体分析,最终实现机场常态化非全跑道运行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也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开局起步的重要五年,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与旅客吞吐量将出现不匹配。为缓解空中交通拥堵,提高整个民航系统的运行效率,对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跑道容量优化开展研究,通过对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分析跑道运行现状,提出存在的运行问题,建立跑道容量模型,将跑道实际流量与实际容量进行分析比较,利用蚁群算法对跑道仿真容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能够缓解空中交通压力,进一步提升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跑道容量,从而减少整个机场延误率。  相似文献   

12.
潘亮 《民航科技》2006,(5):8-10
一、概况 浦东国际机场第二条跑道已于2005年3月17日投入使用,浦东机场拥有了东、西两条平行跑道。本程序是按照平行跑道独立平行进场和独立平行离场运行方式的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并以最终实现平行跑道独立运行为目标。考虑平行跑道独立运行的复杂性,管制人员对平行跑道运行尚缺乏经验,为实现从单跑道运行向双跑道运行的平稳过渡,根据民航总局令第123号《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在运行初期采用一条跑道用于进近,一条跑道用于离场的分开平行运行(相关运行)方式,因此本次程序中并未设计平行独立进近程序。在不断完善设施,积累经验,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向半混合、混合运行方式过渡,最终达到最大限度提高跑道利用率和机场容量的最大化,发挥大型枢纽机场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航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国内外很多机场都通过修建平行跑道来增加机场容量。平行跑道因其容量大、运行安全等优势成为大型枢纽机场的主流跑道构形。然而,在当今社会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前提下,宽距平行跑道很难得以实施。窄距平行跑道在容量上比单条跑道大大增加,而占地规模明显小于宽距平行跑道,在航空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旧金山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等。为了增加机场容量,国内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等都先后实行了窄距平行跑道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提高机场柔性跑道的剩余使用寿命预估精度,对于机场道面安全性和维护大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AA最近研究得出的机场柔性道面CBR等式,对机场柔性跑道剩余使用寿命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计算模型和计算步骤。然后针对包括A380在内的机型组合,进行了柔性跑道剩余寿命年限的示例计算。同时与没有改进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结合FAA和LMI模型的优点,建立了新的跑道容量计算模型。用此模型分别计算了单跑道混合起降(到达百分率为50%)的使用构型,在无平滑道和设有一条和两条平滑道时VFR飞行规则下的跑道小时容量。定量地分析了增设平行滑行道对提高跑道容量的作用,并试图为机场控制区的规划决策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部分单跑道机场容量逐渐达到饱和,单跑道已经不能满足航空业务量的需求,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窄距平行双跑道投入运行。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梳理国内由单跑道构型提升到窄距平行双跑道构型机场容量保障提升情况,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贵阳机场窄距平行双跑道不同跑道使用策略下的机场运行效率情况,以期为机场跑道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距平行跑道是指跑道中心线间距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在国外繁忙机场,这种跑道布局方式是缓解起飞和落地交通流冲突,提升机场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优点不言而喻,可以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为起飞和落地航空器分别单独分配使用跑道,从物理形态上,杜绝起飞和落地航空器的碰撞风险。随着2008年3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启用第三条跑道,也就是国内第一组近距平行跑道正式启用,国内大型机场近距跑道的建设也有增速的趋势。2010年3月,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也正式启用了第二条跑道,与原跑道形成一组间  相似文献   

18.
独立离场模式下多跑道时空资源优化调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缓解大流量、高密度机场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航班延误现状,研究了多跑道离场航班优化调度问题。首先,从生产调度领域视角,将多跑道离场调度问题抽象为典型的车间作业调度NP-Hard组合优化问题;然后,面向航空运输各方利益需求,以航班延误、跑道容量和环境污染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航空器尾流影响、场面滑行和跑道穿越等各类限制因素,建立了独立离场模式下多跑道时空资源优化调度模型;最后,结合多目标优化及遗传算法基本理论,设计了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寻求多跑道离场调度问题的Pareto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模型可对独立离场航班进行优化配置,显著降低航班延误时间和航空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量,并有效提升机场跑道容量。与随机和交替调度策略相比,优化调度策略执行效果显著,其中航班延误时间分别减少了51.2%和42.7%,所提方法可显著缓解大型繁忙机场离场航班起飞延误,有效提升航空运输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不少机场需要对现有的助航灯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增设跑道中线灯。如何在运行中的机场实现不停航安装跑道中线灯一直是机场当局最为关心的大事。为了寻找不停航条件下安装跑道中线灯的最佳方法,了解和掌握不同施工方案的技术特点和各个施工步骤的进度,为机场当局作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局在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于一九九七年五月八日下午二点至次日凌晨三点,在北京某机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多跑道机场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以广州白云机场独特的就近起降模式为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