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兵便携式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由于第一代中高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中高空空袭方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就导致了空袭方对低空、超低空空袭技术和战术的需求;同时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也为低空、超低空空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由于防空兵器以微波雷达作为主要的搜索、跟踪和制导传感器.受其本身技术特点的限制,对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极为有限,而目标视线大角速度运动也给防空武器系统拦截超低空目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使得低空、超低空突防可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所有这些需求和技术可能,导致了低空空袭技术兵器的成熟和低空空袭战术的长足发展,也导致了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概念的出现。与此同时.低空目标探测跟踪技术、轻小型化导弹技术和数字计算机接术的发展也为早期低空近程防空导弹型号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为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和实现地空导弹武器作战空域的配套.中国相继开展了低空、超低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国防部计划今年内部署首个S-400“凯旋”防空导弹营,配备6套S-400“凯旋”地空导弹系统。由于“凯旋”曾被许多行家视为会把美国“爱国者”-3从当今世界防空导弹擂台打下来的高手,所以它的服役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王炜 《太空探索》1994,(1):12-13
1993年9月30日,台湾陆军在台北县三芝乡部署了首套“天弓”型导弹系统(阵地为固定式,代名“天龙”),它标志着台湾研制期长达10多年之久的“天弓”型防空导弹开始正式服役。据悉,此后,台湾“国防部”还将陆续在本岛和外岛5个阵地分批部署“天弓”导弹系统,逐步替换现役的美制MIM—23B“霍克”改进型和AIM—14B“奈基Ⅱ”型导弹。目前,这些阵地大部  相似文献   

4.
据简氏导弹与火箭7月7日报道,SysFla GmbH公司重新设计了其计划研制的LFKNG地空导弹,并在今年柏林航展和巴黎航展上分别进行了展示。LFKNG导弹是德国SysFla未来地基防空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日本81式近程防空导弹是由日本东芝公司以及日本精工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共同研制生产的低空近程防空武器系统,用于保卫军事基地及其他重要目标,也可用来进行野战防空,1966年,东芝公司应日本陆上自卫队要求,为填补已部署的35毫米双管高炮和90毫米高炮与“霍克”中程地对空导弹之间的空白而开始研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开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美国计划在2004~2005年部署一套具备初始导弹防御能力的系统,其中包括现有的导弹预警卫星。此后,将发展和试验天基防御系统,特别是发展和试验天基动能拦截弹和先进的目标跟踪卫星。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计划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40多年来BMD计划几经演变,发展到现阶段的战区导弹防御(TMD)计划和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 1 美苏BMD研究的起步 自第2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相继制订了反弹道导弹的研究计划,并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低调发展时期,当…  相似文献   

7.
焦勇 《太空探索》1998,(1):32-34
防空导弹试验基地 1957年底,中央军委决定在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建设防空导弹试验靶场。建设初期,从苏联引进了配套的试验设备。60年代中期,防空导弹试验靶场在第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扩建、完善了试验设施,延伸了航区纵深,配备了技术较新的电影经纬仪。后来,又增设了经纬仪弹道测量系统,配备了精  相似文献   

8.
美国售台“霍克” 防空导弹等装备 美国防部近日宣布对台出售162枚“霍克”防空导弹和空中探测雷达升级所需的装备,价值约2.02亿美元。“霍克”导弹由雷锡恩公司制造,总价值1.06亿美元,雷达升级设备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提供,将台湾现有的TPS-43F空中搜索雷达提高到TPS-75V的性能,总价值为96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地(舰)空导弹(统称地空导弹)是从地面或军舰上发射,攻击空中飞行目标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导弹、测量与制导、导弹发射装置和地面(舰面)支援设备组成。地空导弹与高炮等传统的防空武器相比,具有作战空域大,杀伤威力强、单发杀伤概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发展地空导弹,经历了从仿制到自行设计:从改进第一代武器到研制第二代武器的发展过程,现已形成超低空、低空、中低空、中高空导弹系列。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对付日益增长的低空威胁,英国陆军迫切需要一种防空导弹,以填补防空武器的空白,促使英国开始研制一种简易.造价便宜的防空导弹。最初武器代号为ET-316.后来改名为“轻剑”。军方对“轻剑”的设计要求是:反应迅速.易于操作,机动性强.便于空运.杀伤空域尽可能大.命中率尽可能高等。经过分析.认为实战中约有95%的飞机.是在白天能见度良好的条件下.实施低空攻击的.仅有5%的飞机是在夜间借助各种机载仪表进行攻击。而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光学系统比雷达跟踪精度高,也不易受到干扰,且造价便宜,易于操作维护。因此,英国决定首先发展光学跟踪的“轻剑”-Ⅰ型导弹系统.然后再解击全天候使用的雷达跟踪型“轻剑”-Ⅱ型导弹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月18日凌晨,沙特阿拉伯,美国“爱国者”导弹首次成功拦截并摧毁了伊拉克发射的改型“飞毛腿”战术弹道导弹。随着电视中拦截画面的播放,“爱国者”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爱国者”导弹系统是美国陆军从1965年开始研制的第三代全天候、中高空地空导弹武器  相似文献   

12.
在珠海’9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展出的各种战术导弹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其中就有由红旗2号(HQ—2)地空导弹改型而来的红旗2号乙(HQ—2B)。 红旗2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地空导弹系统,1962年9月8日,中国空军导弹部队在华东地区上空首次用红旗2号导弹将一架使用了转播干扰手段的美制台湾国民党空军的U—2高空侦察机击落,揭开了红旗2号导弹保卫新中国领空的序  相似文献   

13.
据国外媒体披露台湾军方目前朝3个方向来进行军事现代化以应付对岸在201O年后所可能带来的战略优势。第一个方面是强化海空军的力量,并加强防空导弹的部署,尤其是新购人的“爱国者”导弹。第二方面是导弹防御系统的建构:包括购人“神盾”级驱逐舰及2座早期预警雷达,当然台湾对THAAD系统也表现出高度的兴趣至于所谓的“天马”及“天戟”地对地导弹的发展状况,外界依然无法得知。  相似文献   

14.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eater Missile Defensc System)的目标是防护驻外美军及盟邦,根据多层拦截的规划构想,主要分为低层与高层两道防线。其中包括陆基的“爱国者”-3G型导弹(PAC-3),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以及军级地空导弹系统(CORPS-SAM)、基的海军“宙斯盾”改进之海军区域导弹防御系统(NAD)、及发球高层导弹防御系统的海基战区广域防御系统,另外尚有空军的助推段拦截系统机载激光等。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10,(1):46-46
俄罗斯空军司令近日表示,俄罗斯今年将扩充部署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的导弹营数量。截止目前,俄罗斯已在在莫斯科郊外部署两个S-400凯旋地空导弹营,今年起将部署另外5个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营。  相似文献   

16.
据美联社网站7月12日报道,日本防卫省称,为了确保日本导弹防御系统行之有效,将于今年9月在美国首次进行地空导弹拦截试验。届时,爱国者-3导弹将从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发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南非授予丹尼尔公司一份价值73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测试矛Mk.2导弹,并计划为其海军勇猛级护卫舰提供矛Mk.2近程防空导弹、补充库存。矛Mk.1导弹现装备于南非海军新型护卫舰,以及陆军防御计划陆基防空武器系统。南非军舰上装配的矛导弹由一个16单元垂直发射器发射,初期使用雷达信号与数据链制导设备接近目标  相似文献   

18.
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历史及发展 便携式防空导弹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现代军事冲突中表现突出,战绩骄人。1969年8月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地区首次使用第一代便携式导弹SA-7(“箭-2”),击落了来袭的10架飞机中的6架.命中率高达60%.作战效果明显,1972年SA-7用于越南战争.  相似文献   

19.
雨丝 《太空探索》2014,(6):47-47
2014年5月4日,伊朗防空部队进行了Mersad导弹防御系统的首次作战试验,试验中,Mersad导弹防御系统发射“萨拉姆切赫”导弹,成功拦截了Karrar无人机。Mersad系统是中空导弹防御系统,与国外系统相比,具有更强的拦截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更大的雷达探测距离。防空基地的研究人员与国防部航空航天工业组织合作,可将国产“猎人”2导弹装备在Mersad导弹防御系统上。  相似文献   

20.
雨丝 《太空探索》2014,(6):48-48
伊朗防空基地司令称,伊朗设计了一个新型强大、高精度的导弹,被称为“猎人”3,将用于伊朗的远程S-200防空系统。伊朗国防部在2013年11月建成了“猎人”2导弹的生产线,并在2013年8月宣布,在其尖端的S-200防空系统使用了最新的国产导弹“猎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