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为进行哈雷慧星遥测并以此为开端发展深空遥测技术,在臼田建造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深空遥测用抛物面天线。该天线集中了日本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华。1982年8月,这个巨型抛物面天线在臼田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无线电遥测手段广泛得到应用。我国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研究单位如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北京机电研究院,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等就投入力量,进行工农业遥测设备的研究开发,但性能较同期国外水平差,未形成生产能力。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成套引进西德、法国、日本、美国等遥测设备。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卫星开发与研究已有飞跃的发展。我曾以访问学者身份于1981年到1983年在日本东京的电气通信大学留学两年,去年和今年又相继到日本访问。我的导师芳野赳夫教授在该校主管卫星遥测,所以对日本在卫星开发和研究上的进展情况有一些了解,就此机会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考察时,我先后几次去过筑波城。筑波城又被称为科学城,这是日本科学研究单位最集中的地方。在筑波城的科研单位中,从事宇航事业的研究所更引人注目。这里有进行火箭、卫星的试验和开发的中心,也有卫星的测控中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频分、时分、编码遥测系统及遥测无线电信道的发展概况及目前的技术水平。对美国遥测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军用扩展到民用领域的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及用户选用遥测系统的原则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航天遥测技术伴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仿制、自行设计到创新研制几个重要阶段。历史的经验证明,要想使我国航天遥测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十分注意国际遥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我国航天型号的发展要求。现在正值我国航天遥测的换代时机,为此回顾一下国际遥测技术发展中几个历史阶段的重要特点,总结一下三十年来我国航天遥测的重要经验和当前国际遥测技术在几个主要领域中的动向,对确定我国新一代航天遥测的主要目标和展开必要的预先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航天遥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遥测系统中,不断增长的遥测需求与有限的频谱资源已成为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针对此问题,对国内外遥测体制、遥测频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首先,介绍IRIG标准推荐的调制体制和无线通信新技术的遥测应用情况。其次,结合世界无线电大会的遥测频段分配结果,介绍国外C频段遥测技术的发展。最后,探讨我国的航天遥测调制体制和遥测频段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于今年十月至十一月间派出一个遥测专业代表团,参加了今年在美国San Diego召开的国际遥测年会(ITC),并参观访问了General Dynamics Convar Division;Likbit公司;Conic公司;RCA(Southmountain)通讯卫星地面站;Advance Recoriding Technology;Teledyne公司;Hughes公司;Comset(SantaPaula)通讯  相似文献   

9.
小卫星星务系统的遥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小卫星采用的“可控式遥测”和“统一遥测”两种实现技术,即通过遥控、程控和自主控制实施对遥测的状态设置,控制遥测处理流向,改变遥测内容,构成智能化遥测,以增强遥测能力和灵活性。首次提出“二维帧”概念,将卫星的两种遥测标准:PCM遥测和分包遥测统一,实现两者的兼容和平滑过渡,有可能形成新的统一遥测系统标准。在设备级上,统一遥测与PCM遥测一致。在功能层面上,它与分包遥测一致。文章还提出“软件遥测”概念,企望于提升遥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十年,我国航天遥测技术已获得重大发展.在至2000年期间,我国航天遥测的研制工作还存在五方面的问题。据此,作者就今后我国航天遥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正确发挥遥测系统在故障诊断中的作用,发挥遥测系统潜力、正确处理遥测系统与星弹测试系统的关系和数据中继卫星测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一、本刊是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联合编辑的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是从事遥测技术和有关科学技术的研制、教学和生产人员。本刊为季刊,限内部发行。二、本刊登载遥测理论、遥测系统研制、遥测系统各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调制编码、射频传输、天线、跟踪、记录、数据处理等)的新技术,遥测技术在国防、科研、工农业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日本“MT-7”型移动体远程遥测仪(八通道)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在汽车试验中校准方法与线性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同时对该仪器的测试距离、可测量参数进行了摸索性试验。试验表明,该仪器接收天线高为6.5m在两天线相距三公里以内在保持视线情况下,实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遥测技术中的十六个费解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昌教授于J993年2月在山东泰安召开的第七届全国遥测技术年会上演讲了下面这个题目,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很大兴趣和热烈讨论。经作者作了一些修改后,现载于本刊,供全国遥测界学者们研究讨论。以期通过讨论提高我们遥测界的理论兴趣、理论水平,活跃学术空气。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4.
遥测技水可以较通俗地理解为遥远测量技术。遥测系统是一种工程应用型的信息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调制、发送部分和接收、解调、处理部分。它既可用于宇航、军事工业领域,又可用于民用工业。  相似文献   

15.
期次}页码飞行试验实时数据系统简介(且地面站)JPSY一1十路集成锁相式遥测副载频解调器WS一1遥感预警仪陆上超短波无线电遥控遥测系统的电波传播遥测数据统计特性研究遥测数据压缩的一种方法一参数提取法同步气象卫星指令与数据收集站的跟综伺服控制微机采集与遥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微处理机在机轴扭矩遥测中的应用C波段微带FET VCO平扳热管在发射机散热应用上的探讨广义RS码的逐步译码方法陆地卫星地面站天线的过顶跟踪C波段脉冲锁相源汽车振动与电子设备减振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磁带机振动特性分祈标准4 Xlo。比特航天磁记录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感遥测遥控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10月25日至29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全国生物遥测技术首届年会。到会代表就生物遥测技术的国内外进展;生物遥测技术与经济建设、科研、应用和生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代表们在会上介绍的各自的工作,引起了有关生产厂的强烈兴趣。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这次会议是由生物遥测学组组织,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17.
由航天工业总公司704所独家承担的我国“七五”技术攻关项目“基本型系列实时计算机遥测系统”研制成功,并于9月25日通过部级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设计起点高,技术难度大,工程艰巨,是我国90年代遥测领域的换代支柱产品,总体性能指标达到8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功能属90年代国际首创。该系统研制成功,使我国遥测技术跨入了世  相似文献   

18.
1960年前,我部从苏联引进了CTK—1(PPM—AM).PTC—3(PAM—FM).PTC—6(PAM-FM-FM)可移动式车载和固定式遥测接收站,苏联还派有数名专家来华讲授和指导我部的遥测工作。苏联专家撤走后,我部开始走上仿制、改进和自行设计的艰难创业的历程,至今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科研设计与生产应用的队伍,促进了我国导弹、卫星等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遥测遥控》2020,41(4):1-1
正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航天遥测技术专家、我国航天遥测事业的开拓者和创业者李秉常同志,于2020年7月16日不幸逝世,享年84岁。李秉常同志,1936年8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电子专业。1959年9月,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八室(后组建为七〇四所),从事"东风一号"遥测系统研制工作,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首批开拓者。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中意激光遥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部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海洋遥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家支撑单位之一,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