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李文龙  吴波  谢帅 《航空学报》2024,(1):259-266
针对传统的载荷校准约束方法影响有起落架布置的翼身整体结构机翼根剖面载荷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结构形式的机翼载荷实测方法。首先,分析地面载荷校准时主起落架载荷变化对机翼根部测载剖面应变电桥响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主动约束方法来模拟空中飞机机翼真实受载状态。其次,采用主动约束和传统的起落架约束方法进行机翼载荷校准对比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2种约束方法的飞行载荷方程,表面上2种方法的地面检验误差均在3%以内,满足一般的工程误差要求。最后,选取对称拉起机动试飞状态,对2种约束方法的机翼飞行载荷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验证了有起落架布置的翼身整体结构机翼载荷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传统的起落架约束方法载荷测量误差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运输类飞机起落架的设计更好地满足适航规范的要求,介绍一种针对CCAR25部规范要求的计算起落架地面操纵载荷的流程,并提出根据轮胎、缓冲支柱压缩状态计算起落架基本尺寸数据和飞机姿态的旋转"虚拟接地点"方法。通过上述流程能够计算得到起落架地面操纵载荷结果,包括飞机在某种地面操纵工况下的姿态、地面坐标系和飞机坐标系下的地面操纵载荷以及起落架基本尺寸数据。通过对转弯地面载荷工况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计算流程和旋转"虚拟接地点"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且能较好地满足CCAR25部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飞机尾翼载荷飞行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吉晨 《航空学报》1989,10(10):474-478
 用分析和模型试验方法难以确定可靠的尾翼载荷,所以要求通过飞行试验获取尾翼载荷数据,但因测载技术复杂,精确地测定尾翼载荷亦是困难的。我们经过多年的工作,最终用应变法得到了可贵的某型飞机尾翼机动载荷测量结果。本文叙述了测量方法,并给出了垂尾载荷的部分测量结果。根据该结果对垂尾的受载情况提出了值得重视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飞行载荷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目前,通用的飞行载荷测量误差分析模型存在只考虑地面校准试验误差及误差分析结果缺乏可比性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机翼载荷测量试验各环节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将不确定度评定理论引入到载荷测量结果的分析中,建立了载荷测量试验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某型机机翼载荷测量数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载荷测量试验的百分比不确定度相对较小,测量较为准确;绝大部分不确定度来自于校准试验中,而方程非线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误差修正因子的取值会对评定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直升机操纵杆振动特性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放  陈铭  徐冠峰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0):2209-2215
基于直升机铰链力矩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倾斜器操纵杆载荷的计算模型.在参考常规飞机测试元件的基础上,研制了具有足够强度和灵敏度的测力元件,通过地面试验解决了测量精度与飞行安全之间的矛盾,成功地进行了飞行试验, 并获得操纵杆载荷这一重要参数.本文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激振力的频率与主旋翼的1倍和2倍频率接近.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为直升机操纵系统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燕  周占廷 《航空学报》2016,37(12):3713-3720
使用应变法测量某具有中央翼盒平尾的飞行载荷时,在地面校准试验中发现:左翼面载荷可使右翼面根部应变计有较大的响应,反之亦然。该现象可使根部载荷测量精度下降。分析了中央翼盒对根部载荷测量影响的机理,给出了一种考虑异侧载荷影响的载荷方程建立方法,讨论了不同类型剪力载荷方程对异侧载荷影响的敏感性,并将修正前后的方程应用于飞行载荷实测。结果发现:本文方法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根部载荷方程的精度;对上述平尾结构,由两个剪力一个弯矩组建的载荷方程对异侧载荷影响不敏感,修正前后实测的飞行载荷差异在5.7%之内,由两个剪力和两个弯矩组建的载荷方程对异侧载荷影响敏感,修正前后实测的飞行载荷差异达到78.6%。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五点式起落架布局的民用飞机起落架地面载荷计算方法,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相关的适航条款要求,以三点式布局的起落架地面操作载荷计算模型和迭代算法为基础,建立了五点式的计算模型和迭代算法,使用国外某型飞机的输入数据进行试算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完成了国内该领域的前瞻性探索,具有工程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载荷地面校准试验建立载荷模型是应变法飞行载荷准确测量的基础,为高效准确地建立载荷模型,在对应变法飞行载荷测量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桥应变响应特性综合指标的电桥逐步筛选飞行载荷建模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对参与建模的电桥进行逐步筛选并得到一组备选载荷模型,结合叠加原理验证及电桥物理特性分析等方法可确定飞行实测中所选用载荷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机翼测载剖面飞行载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并可将测载结果应用于飞机飞行载荷安全监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型电机壳体组件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位移量测量为例,从产品测量要求及工艺性能出发,设计出专用的测量夹具。实践证明,该测量夹具结构简单,测量数据不但达到设计目标,而且极大地缩短产品制造周期,降低了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载荷校准试验的襟翼曲柄测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敏  蒋献  贾天娇 《航空学报》2020,41(2):223408-223408
飞行载荷测量是验证飞机结构完整性,完成飞机定型必需的试验项目。基于应变法的飞行载荷测量方法通过地面校准试验构建应变与加载载荷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将飞行实测应变代入载荷模型求得飞行载荷。某型飞机襟翼驱动曲柄几何外形不规则,具有轴向弯折、截面非对称等特点,载荷测量存在困难。基于该襟翼驱动曲柄的运动机理及襟翼操纵机构的传力路径研究,对曲柄进行受力分析,提出曲柄载荷测量方法,并利用虚拟载荷校准试验的手段对本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飞机地面载荷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减轻飞机地面载荷、降低飞机结构重量角度出发,对现行国军标GJB67.4-85(简称新规范)作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指出通过使用先进的模拟分析方法,。正确理解规范正文的精神,采用合理的计算参数确定地面载荷,代替传统的经验估算一试凑方法,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设计,实现减轻地面载荷、减轻飞机结构重量的目的,实例计算可减小飞机垂直和水平载荷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孙建华  蘧时红 《航空学报》1994,15(1):106-108
介绍一种考虑飞机各部件间相互影响(干扰)的气动载荷估算方法。把该方法用于估算全动平尾的飞行载荷,并用它估算了F-7全动平尾在对称机动情况下的飞行载荷,且与飞行实侧载荷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估算和实测载荷相差10%左右。这种估算方法,在飞机设计阶段,可用于估算飞机其它部件(机翼、垂尾等)飞行载荷。  相似文献   

13.
鸟撞击的载荷因素对叶片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晶 《航空动力学报》1992,7(1):51-54,98-99
本文以矩形悬臂板模拟真实叶片,以冲击载荷模拟鸟撞击载荷,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悬臂板在冲击载荷下的非线性瞬态响应。通过计算多个算例进行分组比较,分析了鸟撞载荷的冲量传递,加载持续时间,加载位置,载荷的空间分布等不同载荷因素对叶片响应的影响。为鸟撞击载荷过程的合理简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新一代运载火箭在垂直转运与垂直发射过程中所受地面风载荷的影响问题,针对地面风载荷产生的复杂原因,将其按产生原因和主要影响方向分为四种:阻力方向平均风载荷、阻力方向脉动风载荷、升力方向脉动风载荷和升力方向脱落涡载荷。利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的随机分析模块分析运载火箭在四种地面风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得到运载火箭在参考风速为4~20m/s下的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四种风载荷位移响应均随参考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并且随着参考风速的增加,脱落涡载荷对火箭位移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贾锦  柳刚  周威 《航空工程进展》2014,5(2):245-250
为了对典型结构前起落架的一般受载、传载等情况进行研究,首先按照飞机地面操纵的不同阶段,分析起落架相应的多种工况,给出起落架载荷谱的分解模型及计算方法;然后建立通用前起落架的力学模型和载荷传递的数学模型,根据载荷谱上选取的受载严酷的工况点并结合一组具体可行的飞机参数,通过解析方法求解前起落架传力模型的节点载荷;最后通过载荷谱与传载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出起落架主承载点的极限载荷,该极限载荷可作为后期疲劳寿命评估的数据基础。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为起落架的载荷谱求解、起落架承载性能分析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景绘  李万新 《航空学报》1986,7(2):139-147
本文介绍载荷识别技术。提出了“应变传递矩阵法”载荷识别的基础理论、不同性质载荷的识别方法和公式。叙述了直升机飞行载荷-六力素识别的三个主要阶段:传递矩阵的确定(地面标定)、结构响应实测(空中飞行试验)、载荷计算(六力素计算)。文中还就随机载荷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行星减速器油膜均载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强 《航空学报》1994,15(4):428-432
运用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分析了油膜均衡行垦齿轮间载荷的机理,解释了共转滑动轴承的动态特性。利用数值方法求解了Revnolds方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并表明:共转滑动轴承的油膜柔度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随轴承间隙的增大而增大;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降落伞风洞试验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桂清 《航空学报》1993,14(6):230-235
初步总结分析了我国低速风洞降落伞试验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得到:开伞动态试验洞壁干扰影响可忽略不计:“无限质量”条件下风洞试验不能准确确定某些伞型的最大拉直力:伞稳态试验的洞壁干扰不能用常规或Maskell方法修正,用壁压信息法可得到准确的修正结果;应用不同测力方法测量时所得稳态结果差异较大;在水平风洞中进行稳态试验须导向定位以消除偏角等结论。此外,对伞的稳定性与横向载荷测量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