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山 《太空探索》2005,(2):16-17
美国服役时间最长的航天员,现年75岁的约翰·杨2004年12月31日离开他工作了42年的美国航宇局退休。杨是第一位6次进入太空的人,是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出生于1930年9月24日,1962年9月成为一名航天员。1965年3月23日,杨乘双子星座3号飞船首次升空,完成了对双子星座飞船的全过程试验。1966年7月18~21日,作为双子星座10号飞船的指令长,他第二次进入太空,完成了预定太空交会的任务。1969年5月18~26日,杨以阿波罗10号飞船指令舱驾驶员的身份第三次进入太空,完成了月球交会和跟踪设想中的月球着陆点的任务。1972年4月16~27日,杨第…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08,(10):5-5
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升空。在此之间,“神舟”计划的两次载人飞行分别是1人和2人,而这些是3名航天员飞上太空。这个数字变化说明,“神舟7”号在内部空间和舒适程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官方网站上,自称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专业人士”的网民宣称:“以我从专业角度解读,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航天员在舱中自由活动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阳光 《太空探索》2005,(6):12-13
4月14日黎明,俄罗斯联盟TMA-6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赶赴国际空间站。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他们是国际空间站第11宇航组的成员:俄罗斯航天员谢尔盖·克里卡廖夫、美国航天员约翰·菲利普斯以及在站上做短期停留的欧空局意大利籍航天员罗伯特·维托里。三位主人公今年46岁的克里卡廖夫是世界上太空飞行经验最丰富的航天员之一。这次飞行是他第3次前往国际空间站并将出任指令长。在此之前,他曾5度进入过太空,其中前往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各两次。2000年10月31日的第5次太空之旅使他成为国际空间站首批3名长期居民…  相似文献   

4.
<正>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此次发射的"联盟"TMA-14M飞船搭乘"联盟FG"运载火箭,于26日0时25分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除叶连娜·谢洛娃外,飞船内还有俄罗斯航天员亚历  相似文献   

5.
正气闸舱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进行世界上第一次舱外活动时,使用了附加的、可伸缩的过渡舱,其出舱活动过程是:展开过渡舱并向内充气;当过渡舱与飞船座舱内气压一致时,开启飞船舱门,航天员进入过渡舱;关闭飞船舱门,释放过渡舱内气体;气体释放完毕,开启过渡舱外舱门,航天员进入太空活动;结束舱外活动后,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金兑 《太空探索》2003,(10):4-7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拜科努尔 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重83.6千克,向地面发回“噼噼啪啪”的无线电发报声,叩开了进入太空的大门。从此人类活动进入宇宙空间,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F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太空停留108分钟,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后返回地面,人类进入载人航天的新阶段。1963年6月6日,苏联东方6号飞船把世界第一个女航天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载上太空轨道,绕地球飞行48圈,3天后安全返回地面。迄今已有40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7.
赵雁 《国际太空》2004,(5):27-28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结构已经完全适应了地球环境的特点。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引力,航天员的生理必然会受到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在神舟—5飞船成功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后,毋庸质疑,中国人造访太空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时间也会越  相似文献   

8.
正舌尖上的"萝卜白菜"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航天员都有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吃的食物,所以太空餐桌上也是众口难调。为了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航天员曾私自携带食品进入太空。1965年3月,在美国的首次双人太空飞行中,当双子星座3号飞船上的航天员维吉尔·格里索姆开玩笑地向自己的同伴索要三明治时,没想到约翰·杨像变戏法似的真的拿出了一个黑麦盐牛肉三明治,但这一行为激怒了美国宇航局,因为他破坏了地球上的营养学家正在进行的一次食谱试验。  相似文献   

9.
美国太空探险公司是1997年成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专门从事太空旅游服务的私营企业,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林顿市,在俄罗斯的莫斯科设有一个办事处。美国富翁蒂托和南非企业家马克·沙特沃斯正是通过该公司,才能乘坐“联盟-TMA”号飞船登上国际空间站,实现他们太空旅游的梦想。今年2月27日,太空探险公司与香港太空旅游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游客也可以飞上太空,亲身体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30日,加拿大亿万富翁盖&#183;拉利伯特和另外2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6”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并于10月11日脱离国际空间站,成功返回地球。拉利伯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七位太空游客。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2月6日,三名航天员顺利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其中包括一位破纪录的机组人员——美国航天员克里斯蒂娜·科赫。她不仅创下了女性最长单次太空飞行记录,也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女性太空行走。巾帼不让须眉距离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已经接近  相似文献   

12.
10月20日,刚从太空返回的世界上第三位太空游客奥尔森现身北京,参加了“太空探险中国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奥尔森先生用照片介绍了他自己在太空的故事和体验,他说在太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浮游和观看地球。回到地球后,第一天感觉有点头晕.第二天就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很多媒体报道,1967年苏联联盟1号载人飞船返回着陆前,由于主伞打不开,飞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高速坠毁,航天员科马罗夫不幸遇难。载人飞船到底是怎样返回地球和安全着陆的呢? 载人飞船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载有航天员的返回舱要返回地球。飞船在远离地球几百千米的太空,以每秒8千米左右的宇宙速度绕地球飞行,而飞船返回地球所经过的时间很短,在这样的条件下,载人飞船怎样返回地球和安全着陆呢?  相似文献   

14.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  相似文献   

15.
1967年 4月 23日,前苏联为了检验它的第三代载人宇宙飞船的技术装置,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了“联盟 1号”宇宙飞船。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是曾担任过“上升 1号”飞船指令长的科马洛夫,他是一位颇有经验的航天员。  他驾驶着重达 6. 5吨的“联盟 1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了 18圈,历时 26小时 45分钟,圆满完成了试验飞行任务。正当他驾驶着飞船返回地球再入大气层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飞船因控制系统失灵而翻滚,减速用的降落伞也因伞绳缠绕而无法打开。科马洛夫用了各种办法都不能排除故障,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救援措…  相似文献   

16.
京哲 《太空探索》2003,(1):16-17
▲ “东方”号飞船 “东方”号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单人载人飞船。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东方”号在载人飞行之前,进行了9次无人飞行试验,试验飞船中多数载有动物或假人,9次无人飞行试验中,有2次发射失败,2次回收失败。  相似文献   

17.
3月12日,国际空间站遭受一块太空垃圾的威胁,站上3名航天员不得不按指令进入俄联盟号飞船内暂避。这块碎片并不大,宽约13厘米,来自一台星上发动机。它从距空间站约4.5千米处飞过。3月11日夜NASA才收到警告,已来不及让空间站采取机动措施。确认危险已过后,航天员们重返站内。整个过程持续了10分钟。让航天员躲进飞船是预防性措施,万一情况危急,飞船可与空间站脱离,把航天员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18.
<正>特殊航天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在太空连续生活与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员至今为止,在太空连续生活与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他于1994年1月8日乘坐"联盟"TM-18飞船进入"和平"号空间站,一直到1995年3月22日才返回地面,在太空连续飞行了437天17小时58分17秒。之前他还于1988年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了241天。  相似文献   

19.
正载人航天是人类走出地球摇篮的第一步。不同于发射一般的卫星,载人航天要求航天器有着完备的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航天员可以安全进入太空并返回地面。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发射时坐着可控的特大号"二踢脚"安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再入大气层时摩擦产生几千摄氏度的等离子体,还能确保航天员没事儿。目前,仅中、美、俄三国拥有自主载人航天能力。能够把人类送入太空的成熟航天器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包括美苏争霸诞生的第一代、第二代载人飞船,美苏两国极度"烧钱"的航天飞机,以及目前还在役的中俄第三代载人飞船。而当前,各大航天领军国家都在着手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20.
幻棠 《太空探索》2023,(1):74-75
<正>乘坐飞船遨游过太空的地球人,因为数量稀少,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都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1963年6月16日,苏联航天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在3天72小时的太空飞行中,完成了绕地球48圈的任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能和男性一样在太空中飞行。通往英雄的路上往往荆棘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