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龙乐豪总师回顾了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现有主要的火箭型号进行了分析介绍:“长征”1号(CZ-1):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10月。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中国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这是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1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北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蓝皮书》由空间瞭望智库编制。《蓝皮书》指出,2023年,中国航天活动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全年计划实施近70次航天发射,有望再次刷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长征”二号丁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亦称上海航天局)抓总研制的一种改型低轨道二级火箭,是我国当时二级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一种火箭。它在历次发射中,均以成功告捷,为中国航天立下了汗马功劳。[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16年8月31日,中国小卫星技术与标准化论坛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主办,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承办。本次论坛以“标准引领小卫星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小卫星技术及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标准化在小卫星设计、制造与应用领域的引领及带领作用,推动小卫星产业自主化、体系化、多元化和商业化发展。论坛由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秘书长魏永刚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兼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4月24日,在第8个“中国航天日”当天,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本届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承办。国家有关部委和安徽省领导、航天单位领导和院士专家,高校、企业界及有关方面代表,以及国外航天机构、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外宾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 1 0月 2 8日上午 1 1时 1 7分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十八次飞行。“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在发射 1 0多分钟后与火箭成功分离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随即传来数据 ,卫星准确进入太阳同步预定轨道 ,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传输型遥感卫星 ,其总体性能和技术水平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和稳定运行 ,标志着中国航天遥感技术日臻成熟。“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7.
从古今“异人”到UFO现象(上)李兆华大自然深藏玄机奥妙,留给人类的谜团重重,千百年来,尽管人类文明的历程已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谜底,但与人类形体相近或属于人类同等生命的“异人”却依然存在。近年来,人们在大量的目击案例中,不仅发现有时隐时现的“野人...  相似文献   

8.
中巴携手铸辉煌 中国于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了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1颗资源一号(又称资源一号01星,或中巴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一号的01星),开创了中国航天遥感新的里程碑,为全国遥感界的广大用户提供了又一种遥感数据源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中国航天成果丰硕,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工程、高分专项、探月工程三期等国家重大工程持续产出重大成果,新一批航天重大工程陆续启动或开展论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2022年堪称又一个“超级航天年”。火箭发射屡创纪录2022年1月17日,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试验十三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打响了中国航天发射开门红。这一年,中国航天发射持续刷新纪录,火箭综合运载能力不断提升,为各项航天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4日,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当天,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承办。国家有关部委和安徽省领导、航天单位领导和院士专家,高校、企业界及有关方面代表,以及国外航天机构、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外宾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3月10日,随着天绘六号A/B星发射成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航天器达到了400颗。在中国航天史上,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是一个划时代的、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时刻,实现了我国人造卫星“从无到有”的跨越,开启了中国人逐梦太空的新纪元。它是中国航天事业第一个里程碑。从第1颗到第400颗,五院人55载逐梦太空放飞强国梦想,400星船遨游宇宙谱写壮美篇章。在五院成功发射“400星”之际,让我们一起沿着时间的轨迹,回顾中国空间事业光辉历程中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12.
美国空军特种部队(USAF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战绩卓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印缅战场,作为其前身的空中突击队(Air Commando)便和奥迪&;#183;温盖特(Orde Wingate)准将指挥的“钦迪”(Chindiwin)部队联手出击,在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中神出鬼没。在漫长而悲惨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空军特种部队的足迹更是遍及中南半岛,在政客的擎肘和重重的作战规则限制下仍力挽狂澜,明知已不可左右时局。在退出东南亚之后又经历了“沙漠一号”(Operation Desert One)作战行动的挫败,但是美国空军特种部队仍旧秉承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军种本位主义和官僚心态的狭缝间奋力生存,争取有限的预算份额,更时时提防军事空运司令部(MAC)虎视眈眈的并吞野心。直到1987年美军特战司令部正式成立之后才正式确定了空军特战司令部和其它空军部队的平行地位,从此不再寄人篱下。在美军近年来的主要对外作战如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之师”作战行动(Operation Just Cause)、入侵格林纳达的“暴怒行动”作战行动(Operation Urgent Furious)、乃至于扬名立传的“沙漠风暴”作战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中,美国空军特种部都有极为优异的表现。是一把攻击敌军的利剑,堪称其部队座右铭:“勇往直前”(Any Time,Any Place)的最佳典范。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10,(8):11-11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主办,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承办,《太空探索》杂志社、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等单位协办的“我们的太空家园”全国少年儿童绘画大赛活动近日开幕,无疑为热爱航天、喜欢幻想、擅长绘画的孩子们,送上了一道暑期大餐。  相似文献   

14.
4月6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航天与哲学两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型号两总齐聚一堂,初次从哲学层面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历史和未来进行梳理、研讨,为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贡献智慧、理论、思想。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关领导,中科院、社科院、中共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院士、专家参加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如果过去8年内(1947年-1956年)美国空军收集到的所有UFO目击报告都被归类到人类的一些奇怪想法,“蓝皮书”计划就没有组建和继续工作的必要了。因此,还有另外一类UFO目击报告能真正吸引空军军方的眼球,而这类报告一般被称为“未知事件”。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中国是继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67~1968年,中国就开始研究载人飞船技术,并进行了一种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该飞船计划虽在以后的七八年间取得不少预研成果,但终因当时条件不成熟和国家决定把航天技术领域的力量集中到发展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而被撤消。 1986年,中国制定了跟踪世界高技术前沿的《高技术研究发展概要》(即“863”计划)。根据“863”计划的安排,中国航天技术界围绕性能先进的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系统、载人空间站及其应用这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法国虽然在1965年就建造了2艘同样有大型天线罩的“絮弗伦”(Sutfren)级防空驱逐舰.不过使用的仍然是机械式的3D天线,精确度比不上电子扫瞄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宇航计测技术》2007,27(1):59-59
为探讨和研究新世纪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中国宇航学会于2006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1名两院院士以及四百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太空》2010,(3):F0004-F0004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航天领域从事空间信息咨询、研究和服务的专业机构,为中国空间产业政策、重大航天项目论证、空间技术发展、航天器研制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法于1964年1月27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外交关系,2004年刚好跃进40周年。为隆重其事,中法领导人均先后进行友好互访,而中国政府更将2004年和2005年定为“法国文化年”(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在此期间,双方均安排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以法国空军特技飞行表演队“法国巡逻兵”(Patrouille de rance)访问中国一项活动最受外界触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