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往太空,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从古至今一直是整个人类的梦想。自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太空飞行虽然变得不那么稀罕了,但有机会进入太空的人并不多。在太空中,人类如何生活,不仅科学家,就连普通人都会很感兴趣。当人处在太空中时,会有许多物理变化。由于失重的...  相似文献   

2.
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进入太空,围绕地球运行108分钟,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但是在过去50年间,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创下了很多其他世界纪录。下面是其中一些,它们包括进入太空年龄最大的人和在太空连续作业时间最长的人。  相似文献   

3.
金兑 《太空探索》2003,(10):4-7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拜科努尔 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重83.6千克,向地面发回“噼噼啪啪”的无线电发报声,叩开了进入太空的大门。从此人类活动进入宇宙空间,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F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太空停留108分钟,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后返回地面,人类进入载人航天的新阶段。1963年6月6日,苏联东方6号飞船把世界第一个女航天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载上太空轨道,绕地球飞行48圈,3天后安全返回地面。迄今已有40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4.
太空环境对人的生存虽然十分不利.但是人类毕竟已经进入了太空,正如前面介绍过的,人类在太空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到了连续生活了438天。  相似文献   

5.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2):34-35
太空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没有氧气,有着接近真空的压力环境和极端的温度环境,并且存在空间碎片和空间辐射造成的威胁等等。因此,当人类进入太空,就需要具有特殊功能的航天服装为航天员提供良好的防护和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6.
刘念 《太空探索》2005,(5):32-33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进入太空轨道飞行一圈并返回地球,开辟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那时到现在的40多年里,世界各国共有300多名航天员进入了太空,人类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此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设一个新栏目——航天员相册,将按一定的内容进行分类,介绍世界各国航天员的生活、工作及成长经历,使读者对他们能有一个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器     
人类进入太空乘坐的是载人航天器。40多年来,载人航天器从最初的乘坐1人环绕地球飞行1圈,发展到多人长期在太空飞行,人在太空持续飞行时间长达1年以上;载人航天器的建立从在地面建造、一次发射入轨,发展到将部件送入太空在太空组建;载人航天器的规模从最初的不足2吨、长度不足3米、容积只有几立方米,发展到4百多吨、长达100多米、容积1千多立方米;人类在太空的活动,从躺在座椅上一动不动,发展到进行广泛学科的科学技术实验;人类进入太空的范围,从环绕地球运行的近地轨道,发展到多次十多人登上另一个星球——月球。载人航天器发展至今日,按用途可分为五大类:用于突破载人航天技术的试验性载人航天器、用于太空技术试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器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在太空短期或长期运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飞往其它星球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8.
漫步太空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飞了十多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1983年4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期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自在地飘行了5个小时。这是人类首次不系绳索自由地在太空行走。宇航员为何能在太空行走呢?原来,宇航员从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时,除了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外,还要背上机动飞行器。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自由“行走”。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9.
陈丹 《太空探索》2006,(3):62-64,F0003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从此人类探索太阳的历史进入了空间望远镜时代,通过把望远镜送到太空,天文学家摆脱了地球大气的扭曲和屏蔽效应,可以在太空对太阳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可以预报“太空天气”的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183;列昂诺夫与另一名宇航员帕维尔&;#183;别利亚耶夫同乘“东方-2号”宇宙飞船抵达太空,随后,阿列克谢&;#183;列昂诺夫踏出舱门,进入了辽阔的太空,首次实现了人类在太空中行走的梦想。这是继苏联宇航员尤里&;#183;加加林首次乘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一时间,身穿太空服的宇航员成了人人羡慕的英雄,神秘的太空也成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然而,大约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宇航员阿列克谢&;#183;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经历了非常危险的瞬间。  相似文献   

11.
四平 《太空探索》2006,(7):38-39
回首人类45年的登天征程,人们不能忘记自己的亲密朋友曾经留下的足迹和付出的牺牲.它们就是一批为人安全进入太空“打前站”的太空“狗侠”,是它们首先被选作试验品踏上了生死未卜的太空之路。  相似文献   

12.
小小论坛     
人类走向太空的意义 五十年来,人类不惜耗费大量资源和金钱,并冒着牺牲生命的风险,在进入太空的征途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不断把各种航天器和航天员送入太空,还使人类的足迹踏上了其它星球。  相似文献   

13.
庾晋  子荫 《飞碟探索》2002,(6):32-34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会有一天,人类往返于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一些观点,其中之一便是人类将移民太空。在未来的第四次浪潮中,人类开始越来越认真地考虑迁到宇宙其他星球上去,并在那些星球上繁衍生息。人类的紧迫任务(1)替地球减负。196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杰拉德·奥尼尔认为,地球已经到了承受人类发展的极限。要永久性地解决生态、资源、人口等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太空中建造太空城,…  相似文献   

14.
安慧 《太空探索》2011,(4):18-21
人类失去梦想,世界将会怎样?没有梦想,人类就不可能挣脱地球的束缚,也不可能在航天领域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在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的日子里,这里要讲述一个号称"美国疯子"艾伦·马斯克(Elon Musk)创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故事。他的太空梦想、他的创业道路,以及这个公司发展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的理念和技术途径,都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第1次进入太空50周年纪念日。50年载人航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是一个值得深思和认真研究的问题。说到载人航天,当然离不开美国和苏联,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载人航天便不太景气;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04,(12):12-1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是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的。人类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尝试,终于在1961年4月12日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科学发展已经到了宇航时代,飞碟之谜和外星人问题都必将得到解决.人类如何飞往太空?发展道路是什么?前景如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1961年,前苏联发射了东方号太空船,人类第一次进入了太空,在空中停留时间不到两小时.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降落在月球上,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在太空航行了195小时18分32秒.此后,人类要载人飞往更远的星球就困难了.70年代以后,人类只发射了几个空间探测器,飞出了太阳系,到达太阳系外  相似文献   

18.
虽然人类在50多年前就成功地进入太空,但载人火星任务的规模比以前的任何航天项目都要大。目前还没有火箭能够让携带宇航员和到达火星必需的所有供给与燃料的巨型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到达太空,可能需要用火箭分批将零件送入近地轨道,宇航员在太空中组装好航天器和给养再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19.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20.
正Astron紫外空间望远镜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太空探索的第一个高峰期,进入80年代,各国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开始降温,Astron是80年代发射的唯一一个紫外空间望远镜。1983年3月23日,苏联质子号运载火箭将Astron送入太空,其携带的主要设备是一架口径80厘米、长5米多的紫外望远镜。它的轨道远地点达到185000公里,接近地月距离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