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136发动机及其关键部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136发动机是在YF120-GE-100发动机的基础上为JSF计划研制的新一代发动机。它的直径为1.09m的3级风扇采用20片三元气动设计的高流量宽弦钛合金叶片,第1级叶片为空心结构;第2,3级叶片为实心结构,3级叶片全部采用线性摩擦焊焊接的整体叶盘结构。5级整体叶盘结构的压气机也采用三元气动设计,转子叶片叶尖前掠,静子叶片为弓形,前2级用钛合金加工;后3级采用钢加工。燃烧室为由多孔层板加工的单头部双层壁环形燃烧室。单级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 ,GE公司正在实施F110发动机使用寿命延长计划 (F110SLEP)。该计划采用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计划和现有的F4 0 4、F4 14、YF12 0和F136发动机验证的部件和技术 ,以提高F110发动机的综合能力 ;采用三维气动设计的叶片和整体叶盘结构的转子 ,以提高压气机的效率 ,减少零件数 ,延长转子和结构件的寿命 ;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冷却技术 ,以提高高压涡轮的耐久性 ;通过改进燃烧室 ,以延长燃烧室的使用寿命 (延长 1倍 ) ;采用先进的加力燃烧室和数字式控制器 ,以提高耐久性 ,减少维护。  采用了上述先进技术后 ,F110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将…  相似文献   

3.
GE公司与其合作伙伴罗·罗公司希望在今年完成F136发动机的详细设计 ,并计划在 2 0 0 4年中期进行第一次发动机试验。F136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GE公司的超音速巡航发动机YF12 0相似 ,由GE公司和罗·罗公司共同研制。GE公司负责压气机、加力燃烧室、高压涡轮及与之对转的第一级低压涡轮的设计加工 ,以及生产型发动机的装配 ;罗·罗公司负责风扇和主燃烧室 ,以及第 2级和第 3级低压涡轮的设计加工。该发动机的主要设计特点是 :风扇为钛合金三级整体叶盘结构 ,通过线性摩擦焊将叶片焊接在盘上 ;压气机为五级整体叶盘结构 ,前两级用钛…  相似文献   

4.
在TECH56技术计划中,CFMI公司采用三维气动程序设计了一台新的6级高性能压气机。该压气机的总设计目标是:在减少级数的同时大大减少部件数,并提高性能。为此,CFMI公司采用前掠转子和弓形静子,以提高性能;第1,2级采用整体叶盘结构,以降低维修费用、提高耐久性和减少部件数。另外,与目前生产型CFM56发动机压气机相比,压气机叶片数由1518片减少到968片,可调静子级数由4  相似文献   

5.
动态信息     
IHPTET向F119和 F120的技术转化 IHPTET技术已经用在F-22和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军用发动机的研制中。 向F119转移的主要技术有: 1 大功率超冷却涡轮; 2 单晶涡轮叶片和导叶; 3 重量轻的随机转子; 4 大功率、空心、“无高周疲劳”的整体叶盘 转子风扇; 5 简单、轻重量尾喷管; 6 刷式封严; 7 环状带浮动壁燃烧室; 8 复合材料风扇静子; 9 改进的发动机控制器。 IHPTET技术使F119发动机的耗油率减少2%~3%,推力增大10%,并且减少了寿命周期成本。 IHPTET为F12…  相似文献   

6.
李伟  李军  王惠斌  乔渭阳 《推进技术》2007,28(6):657-660,687
应用考虑混合室、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和外涵道容积效应和变几何通道、主燃烧室供油量等控制因素的发动机动态过程的仿真模型,对某型变几何混排涡扇发动机防喘调节系统工作时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并研究了防喘调节系统调节精度对发动机过渡工作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实际试车数据比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高压压气机导流叶片调节通道产生的影响大于喷管临界面积调节通道产生的影响;高压压气机导流叶片调节通道对高压转子的影响比低压转子大,而喷管临界面积调节通道对低压转子的影响比对高压转子大;各变几何通道有个调节最佳值。仿真模型与方法可为防喘调节系统的设计和功效评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常,压气机转子叶片均以叶身下的榫头(多为燕尾形)装于轮缘的榫槽中,再用锁紧装置将叶片锁定在轮盘上。80年代中期,在发动机结构设计中,出现了一种称之为“整体叶盘”(BliSk)的结构,它是将转子叶片和轮盘作成一体,省去了联接用的榫头、榫槽,使结构大为简化。整体转子和整体叶盘叶片与轮盘作为一体并不是近期的设计,在60和70年代发展的一些小型发动机的轴流-离心式  相似文献   

8.
图片消息     
该公司已开始研制CF34-8C发动机并已完成一系列部件试验。为使排气喷管性能和结构最佳化而进行了两阶段试验,并用喷管模型评审公司设计的收敛和收敛扩散喷管的构形,试验结果表明与预计值比较符合。全尺寸风扇转子的试验在英国进行,三阶段的试验包括中等大小的鸟和大鸟撞击试验以及叶片脱开试验。今年进行的试验还有短舱的风洞试验、燃烧室试验和10级压气机气动与气动机械试验。图示为风扇转子试验前的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加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体叶盘技术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实现结构创新与技术跨越的核心技术之一.与传统结构相比,整体叶盘将叶片和轮盘设计为一体,具有减重、减级、增效和提高可靠性等优点,美英等航空强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型发动机上开始应用整体叶盘技术,我国整体叶盘技术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流体分析软件ANSYS CFX,对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进行了全三维流场数值仿真。采用出口边界模拟压气机级间引气和燃烧室二股气流流路,以及源项方法模拟涡轮叶片冷却喷射。考虑了压气机空腔效应、各叶片的端壁倒圆、转子叶片叶尖间隙等细节结构;燃烧室按照燃油喷雾模型计算化学反应。通过计算获得了核心机进口导流盆、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及喷管的气动性能;分析整理出了部件各项参数沿径向的分布,获得了核心机推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初步校验了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全三维数值仿真的可行性,为航空发动机整机全三维数值仿真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M88-3发动机     
M8 8 - 3发动机是M 88- 2发动机的第 1种衍生型发动机 ,于 1999年 2月完成设计 ,2 0 0 2年进行了首次整机试验 ,2 0 0 4年开始进行飞行试验 ,预计 2 0 0 5年左右定型。  与M 88- 2发动机相比 ,M 88- 3发动机的高压核心机、低压涡轮和发动机控制器部件基本不变 ,33%的部件是新设计的。新的 3级低压压气机是由CENTOR发展而来 ,采用整体叶盘结构和 3D气动设计的宽弦叶片 ,流量增加了 10 % ,达到 75kg/s,压比提高到 4 .5。压气机增加了静子级 ,增大了质量流量 ,提高了在各个飞行区的部分功率下的性能。第 1级高压涡轮采用单晶材料的叶片…  相似文献   

12.
一种整体叶盘的加工方法--线性摩擦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在一些现代发动机风扇、压气机中采用的整体叶盘结构的特点、使用情况与加工方法,着重介绍了一种整体叶盘最新的加工方法──线性摩擦焊。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加工原理、特点与成用前景。通常,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压气机及风扇工作叶片(即转子叶片)均用其叶身下的排头(多为燕尾型)装于轮盘轮缘的样槽中,再用锁紧装置将叶片锁定于轮盘中。80年代中期,在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方面,出现了一种称之为“整体叶盘”或简称“叶盘”(Blisk)的结构。它是将工作叶片和轮盘作成一体,省去了连接用的样头、样槽,使零件数目大大减少、结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发动机对推重比、结构可靠性和精度一致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整体化结构在发动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如整体叶盘在发动机风扇、压气机等转子部件上的广泛采用。这类零件在结构简化、减重增效的同时也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整体叶盘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磨损、冲击以及冷热疲劳等作用,极易产生裂纹、腐蚀和磨损等缺陷,如何对存在缺陷和损伤的叶片进行修复加工,也逐渐成为发动机设计和制造人员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1引言随着叶轮机叶尖切线速度的日益提高,传统转子材料和结构的使用已经达到了极限。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箍环整体叶盘(blisk)结构是上世纪90年代国外在风扇转子设计中采用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1,2],其特点是在整体叶盘叶尖位置有金属外环,在外环上带有CFRP箍环,叶片的部  相似文献   

15.
涡扇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控制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采用可调静子叶片,可改善高压压气机的工作特性,扩大喘振边界,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通过优化可调叶片角度控制规律,还能提高发动机性能。基于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试车数据,介绍了可调叶片角度的控制方法,研究了可调叶片角度在低转速和高转速时的控制规律,分析了打开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压转子转速较高时,通过调节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可以降低高压转子的物理转速,增加转子转速裕度,降低机械负荷,增加发动机在翼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推重比15一级发动机关键技术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阐述和分析了推重比15一级涡扇发动机总体、风扇和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加力燃烧室、喷管等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李兵科  沈赤兵  周进 《推进技术》2003,24(3):228-231
三组元发动机和塞式喷管发动机均是实现单级入轨的关键技术。针对三组元(液氢、液氧、煤油)直排塞式喷管发动机提出了一套系统结构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计算。发动机采用泵压式燃气发生器动力循环系统。利用蝶形活门关闭煤油管路、利用可调气蚀管调节氢氧流量转变工况,利用可调气蚀文氏管和涡轮排气进行推力矢量控制。以已有的三组元塞式喷管发动机推力室设计、分析为基础,继承了三组元发动机和塞式喷管的研制成果,是技术先进、性能高、可在短期内实现的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18.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为实现间冷和回热过程,其高压压气机布局与常规高压压气机布局有着较大差异。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布局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级轴流+1级离心的高压压气机布局方案。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高压压气机设计点气动性能达到了指标要求,流场分布较为合理。同时,综合考虑气动、结构、工艺等因素,选择整体叶盘、整体大小叶片离心转子结构作为其初步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推重比12~15发动机技术途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发动机数据库统计结果和大量计算研究,本文探讨了提高发动机推重比的技术途径。在当代高性能发动机参数的基础上,依靠气动热力学的进步和配以相应材料、工艺技术,发动机推重比可达到约12;进一步依靠发动机部件设计技术的提高,减少叶片机级数、采用整体叶盘结构、高通流设计,可使发动机推重比达到13~14左右;要想使推重比达到15.   相似文献   

20.
以气氢/气氧为推进剂,对圆转方内喷管单元直排塞式喷管进行了热试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系统及实验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参数,给出了实验参数测量结果、实验照片和数据分析。无再生冷却塞式喷管发动机采用耐烧蚀材料钨渗铜加工内喷管和燃烧室内衬,碳钢材料加工塞锥,成功进行了多次短时间热试实验。在三个压比下获得了塞式喷管性能数据,实验表明,塞式喷管具有良好的高度补偿能力和较高的效率。在CNPR=110附近,效率达到93%~95%;在CNPR=450附近,效率达到96%~98%;在CNPR=1000附近,效率达到93%~96%。预计在设计点的效率不低于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