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精益研发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益研发是源自企业的实际需求,植根在企业研发实践之中,它基于企业应用需求的同时又顺应制造业发展趋势,将引领未来信息化的发展.精益研发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企业产品研发"精益化"、"精品化",其实质就是企业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使企业建立技术优势,帮助企业从"制造"走向"创造".  相似文献   

2.
《航空制造技术》2012,(5):102-103
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许多飞机设计所和制造企业面临一些共同的难题。企业级协同研发平台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企业需要一个完整的研发体系、一个整合的平台来全面管理和控制研发过程,支撑研发活动,保障产品研发的高效率、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赵敏 《国际航空》2011,(1):30-33
近年来,复杂产品研发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产品创新的瓶颈之一.现有的产品研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高度综合化,协同化和全程化的研发需求.项目延期和成本超支的现象屡有发生.重构既有研发流程、打造新的研发平台、实施精益研发的呼声在业界日渐高涨.在航空航天领域里,产品研发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目前支持集成、协同以及多单位协同与并行研发...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工程与越来越要求产品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对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提出挑战。而模块化的生产方式兼顾产品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在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实现产品品种的多样性,从而成为解决消费者需求定制与大规模批量生产二者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出推动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发展的动因主要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分工的不断深化、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以及实现各个经济主体的收益增加。另外,模块化生产对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企业柔性,促进新产品研发绩效以及提升顾客满意度,从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企业教练机产品研制特点及研发模式的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工程信息化架构,建立一套适应企业产品研发模式的一体化研发体系,并指明了该研发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CAD、CAE、SDM、PDM等产品研发领域涉及的信息应用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这些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也已经为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带来了质的变化. 然而,当企业研发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将会面临一个处于增长边界的瓶颈期,也就是说研发成本、效率等很难再有改善的空间.对于国内的众多大中型企业来讲,这个平台期已经出现,所以为了保持企业在产品研发上的竞争优势,找到突破研发能力增长边界的方向和方法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始考虑使用数字化试验业务平台(TDM)辅助新产品研发的试验测试过程,助其产品试验测试环节大幅度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制造软件系统是实现航空产品数字化制造必需的支撑工具系统,是数字化制造装备得以运转、数字化产品能够诞生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是航空产品的复杂内部结构和复杂气动外形结构所决定的.产品品种规格的变化越来越快、批量越来越小,而产品交付进度却越来越快,在此基础上,企业对数字化制造软件的需求及其支撑作用效果变得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质量管理是航空发动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设计质量管理作为产品质量管理的源头,在整个航空发动机产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了AS9100D标准对设计开发过程要求,立足于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需求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开发过程质量管理架构。旨在围绕航空发动机研发需求,以控制设计过程输出满足需求为核心,不断强化设计单位的人员管理、信息管理,持续进行体系改进,构建一套“需求有效、过程受控、交付合格”的设计过程质量管理框架,实现研发过程全过程受控。  相似文献   

10.
SYSWARE平台——集成设计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突破传统计算机辅助工具体系的局限性,分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需要向集成化、综合化的集成设计平台方向发展.集成设计平台是企业的知识平台,工具平台、协作平台、管理平台,同时也承载企业产品研发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智力资产.  相似文献   

11.
航空电子企业作为制造行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交付周期短等特点.传统人工调度试验计划,手工录入试验数据的试验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产品的研制过程.介绍了基于TDM试验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通过企业试验需求调研,基于企业业务场景设计了系统的业务架构和网络部署.研究表明,试验管理系统提升了环境试验能力和业务自动化水平,为研发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电子研发企业产品型谱不收敛、新技术应用风险高等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种用于支撑产品线统标统型的新型研发模式,通过构建支撑产品线统标统型的产品技术研发体系,推进平台CBB在产品线各层级中的广泛共享复用,实现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研制。实践结果表明,该研发模式可有效促进企业研发成本、质量、进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CAD/CAPP/CAM/CAE技术为制造业企业e化带来了显著贡献,近两年来,国防工业更亲历了以iSIGHT为代表的计算机辅助优化和多学科设计优化理念的洗礼.为了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研发速度,我国国防工业企业日益站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度,从产品研发协同的新视角,思考如何把产品价值、研发过程和信息内容有机融合,进而实现"系统整合、流程统一、参数优化、协同设计"的重大战略.今天,FIPER作为一体化CAX过程管理和设计协同平台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标准和协同的设计环境,从而可以大大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提高产品品质,协助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前不久,在"2005年赛特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大会"召开之际,本刊主编刘柱特别采访了赛特达公司总裁戎雷先生,双方就业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安全性对于航空产品的重要性,描述了当前航空产品合格审定现状及差距,形象解释了DO-178B的内容、开发流程及基本要素.结合体系建设的经验给出了建立符合DO-178B的合格审定研发体系需要研究的研究,以及每个要点需要考虑的因素,对我国军用航空产品研发体系建立软件合格审定体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PTC公司航空航天及国防行业产品及市场战略总监Richard Prince先生为ARJ21提供研发平台,助力中国大飞机制造Windchill是PTC产品开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帮助制造企业优化产品开发过程,成功地实现他们的业务目标。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ARJ21项目就使用了PTC的产品做研发协同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产品数据管理与项目管理是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的两条主线.产品数据管理通过企业的执行层推进,项目管理通过企业的管理层推进.产品数据管理与项目管理的集成研究,实现了项目管理中产品研发任务的分解,协同和产品数据管理中对象按照项目计划、组织,控制的管理方式.从而达到了项目与产品的协同管理,推动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了产品研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工业信息化从无到有,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统筹规划、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的态势,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航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以MBD、数字样机为代表的产品数字化定义技术加快了产品研发进程,数字化研制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着眼未来,航空工业信息化将从MBD走向MBE(基于模型的企业),整个企业和供应链都将采用全3D模型,实现基于模型的定义、基于模型的制造、基于模型的支持和基于模型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埃马克VLC系列产品是埃马克公司专门针对齿轮加工研发生产的一套重量级、高品质的成熟产品,可为企业进行齿轮的大批量生产提供全面系统的生产解决方案.随着市场动力总成零部件需求的提高,要求企业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具备严格的高标准,而埃马克高品质的VLC系列产品可完全满足用户齿轮加工方面的各类生产需求.2015年4月20~25日,埃马克将携VLC 200H倒立式滚齿机、VLC 100 C倒立式倒棱机及VLC 100 GT倒立式磨床等系列产品集体亮相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15),系统展示埃马克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正值中国军工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中国未来研发创新及发展的重要时期——代表高、精、尖产品研制的飞机研发企业,必将经历从仿制和改进、改型,到实现真正自主研发的蜕变式转型过程。利用先进的精益研发体系,打造基于知识工程的精益研发与敏捷管理的先进飞行器研发平台,形成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数字化研制能力和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产品具有持续变化性、快速反应性及高质量的特点,对产品的设计速度、研发周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传统的产品研发过程中,设计人员需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繁琐的重复计算和绘图中,严重制约了产品设计效率的提升.为满足敏捷制造、集成制造等现代高效制造模式的需求,参数化设计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