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美空军正在研制一种信息融合技术,它能将各种信息源合成为单一图像,供作战飞机使用。“根据增强型威胁信息产生战情感知”(SAFETI)计划,飞行员能在座舱内收到实时情报(RTIC)。这是一种把最新图像、威胁数据和目标数据与现代任务计划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实时情报。与此相关空军的另一项计划是把正在研制的RTIC硬件提供给隐身飞机。  相似文献   

2.
多信息融合组合导航半物理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航算法是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为了验证导航算法的性能, 以导航算法能最终实现工程应用为背景,文中研究了一种以RS-232串行通信为基础,采用分布式仿真结构的多信息融合组合导航半物理仿真系统。根据系统工作原理,搭建了硬件平台,设计了系统的整体信息交换流程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利用MSC6.0和VC++6,0编制了传感器仿真程序,导航仿真程序,以及导航监控程序。最终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实时联调。系统实时联调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直观有效地验证各种导航算法的导航性能,从而为导航算法移植到工程应用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单类卫星应用存在一定短板,难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服务实时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需求,为了突破通导遥卫星单系统应用壁垒,构建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机制,为发展实时信息服务提供有效途径,文章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卫星通导遥融合发展概况,剖析了当前通导遥融合面临的问题与需求,提出了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详细介绍了三大分系统(实时感知与传输网络、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中心、实时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最后选择应急抢险救灾和海洋监测2个典型场景进行初步应用实践探讨,验证了在试验场景中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系统具备分钟级的响应效率优势,在复杂环境下具备1 h内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4.
大型弹体发射速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弹体的发射速度是各种弹体飞行控制中的重要参数。由于弹体尺寸大、发射时间短等原因,因而对发射速度的快速实时测量难于保证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双测头光电反射式速度测量系统”,它采用“双路平衡式光电传感系统”接收信号,可实现各种大型物体(如导弹、火箭)的发射速度测试,在0-50m/s内,其相对误差小于1%,且安装调工方便,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Thales自动化系统是一套功能完善的空中管制系统,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已正式运行三年多。该系统除了具有雷达处理、飞行计划处理、告警、数据管理等基本功能,另外还提供了系统航迹DOD输出接口。该接口输出信号包含雷达、飞行计划、ADS等动态实时信息。动态实时信息可以应用在自动化备份应急系统、流量管理系统,还可以利用这些实时动态信息为机场和航空公司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沙漠之狐”行动中,5颗低轨道成像卫星和一颗大型同步轨道信号情报卫星为美国对伊拉克防空压制提供了情报支援。战场上实时侦察和有效的电子干扰导致伊拉克采取的对抗措施,为人们勾划出一幅以电子战为核心的“战场信息战”的雏形。EA-6B电子战飞机与LANTIRN的突出作用进一步揭示电子战系统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沙漠之狐”中及时的毁损评估表明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已从C4I向C4ISR过渡。  相似文献   

7.
B.  Kutuza  A.  Davidikin  任万霞 《空载雷达》2007,(2):21-29
本文介绍了用于地表和亚地表观测的机载多频极化SAR“IMARC”。改进的SAR系统包括了4个频段(X、L、P和VHF),相应的波长分别为4cm、23cm、68cm和254cm。这种SAR能以不同线性的极化(VV、HH、VH和HV)从飞机的左右两侧进行测量。空间分辨率在X波段为1.5~3m,L波段为4~6m,P波段为6~8m和VHF波段为8~16m。该系统采集并处理雷达数据以获得实时图像。这种SAR系统将用于测定土壤水文表面,调查植被、雪、冰层和冻土的特征,对人造目标和自然目标以及各种自然界异常现象进行定位亚地表探测。  相似文献   

8.
“作战响应空间”(ORS)计划旨在发展为战场指挥官直接提供战场信息支援能力的空间系统。美军已相继发射“战术星”-2和“战术星”-3进行ORS能力的演示验证,目前正计划在2010年底使用“米诺陶”-1火箭发射ORS-1卫星。ORS-1卫星是ORS计划的首颗工作型卫星,将应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直接为美国中央司令部提供战场图像。  相似文献   

9.
<正>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建设“全球定位系统”(GPS)开始,现已有4个投入使用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分别为美国GPS、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中国“北斗”、欧洲“伽利略”(Galileo)。独立自主的GNSS在提供时间与空间基准,以及所有与位置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对一个国家的国防军事、民生服务及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为对象,提出了在分系统测试和卫星总装测试中进行系统开路动态测试和实时闭路仿真测试的方法。介绍了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及其采用 CAMAC 标准接口的地面测试系统,讨论了动态测试中姿态模拟的手段和实时测控技术,并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关于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及建造“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一、用途本机柜适用于宇航、地震、工业、各种飞行器等动、静目标的遥测信号的接收解调,实时显示,打印送来的各种遥测数据。二、工作原理本机柜主要包括“信道”和“解调”两部  相似文献   

12.
通用机上的实时仿真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通用机上的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实时仿真系统的语言规范 ,软件和硬件设计原则及实现方法 ,以及为编译器 ,实时交互 ,I/O控制器提供所有信息的IDB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在“沙漠之狐”行动,5颗低轨道成像卫星和一颗大型同步轨道信号情况卫星为美国对伊拉克防空压制提供了情报支援。战场上实时侦察和有效的电子干扰导致伊拉克采取的对抗措施,为人们勾划出一幅以电子战为核心的“战场信息战”的雏形。EA-6B电子战飞机与LANTIRN的突出作用进一步揭示电子战系统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沙漠之狐”中及时的毁损评估表明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已从C^4I向C^4ISR过渡。  相似文献   

14.
自动化测试系统在环境减灾-1A、1B卫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环境减灾-1A、1B(HJ-1A、1B)卫星的研制中,双星并行电性能综合测试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细致的过程,为此应用了卫星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了测试信息的集中管理、测试数据的综合利用和测试流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文章介绍HJ-1A、1B双星并行自动化综合测试系统,主要阐述测试实时数据库、自动化测试控制台、参数自动化监视软件等。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多年来,洪水一直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是“75.8”大水之后,人们一直寻求着实时收集和处理水文数据的手段,以缩短洪水预报所需的时间。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开发这一领域,运用遥测、无线电通信、电子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水文信息的实时收  相似文献   

16.
政府部门中企业基础信息存放分散,系统和数据源异构,共享和交换困难,形成了“信息孤岛”。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解决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异构系统、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曹晖  毕建峰 《上海航天》2011,28(3):64-68
为提高现有卫星测试系统的效率,对基于PXI总线的实时综合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测试系统的中央控制台、实时测试仿真单元和控制输出单元和辅助测试装置主要硬件构成,以及任务管理、实时测试仿真单元、控制输出单元和显示终端等软件组成。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实时测控、多平台间实时数据共享交互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系统从实时测试仿真单元信号采集至仿真运算结束的时间约1~10 ms。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防护的目标是保护进行联合和协同作战的美国武装部队各级C4网络。保护信息系统、网络和通信平台需要新的“武士”———具有科技和特殊技能的计算机“武士”。各种保护机理已嵌入装备美国和盟国的军事系统中。保密的机制涉及到 :加密设备和算法 ,扩谱 ,跳频 ,以及应用低可检测/低可截获概率 (LPD/LPI)波形 ,此外诸如火墙 ,网络接入方法和技术 ,监听和入侵检测系统等具有保密特征的手段也是信息保障的重要方面。应该说保持信息优势 (IS)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基础计算机防护和信息保障手段@天波  相似文献   

19.
用软件实现遥测数据事后帧同步和定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目标遥测系统中 ,实时对每个目标的视频遥测数据进行帧同步、定时处理 ,其硬件成本高 ,且定时延迟不确定。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 ,可以将经过码同步处理的数据和遥测定时信息实时记录 ,事后用软件对实时记录的遥测数据、定时信息进行处理。提出一种多目标遥测系统实时记录数据帧同步处理、B0 0 0码解码、插入遥测定时的软件实现方法 ,该方法降低了遥测系统的硬件成本 ,提高了遥测定时精度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2日,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研发的“雷达航迹处理程序”在区管前置系统中开始试运行。该程序分析空管自动化系统中的雷达航迹数据,对区域内的系统航迹进行跟踪处理,实时更新区管前置系统中的飞行动态信息,有效地提高航班数据的准确性,将对管制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