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针对航天型号评审项目及其分类,进行了初步研究,按照方案型、设计型、验收型和专项型等四种类型评审项目进行分类研究,并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四种类型评审项目的评审重点内容、评审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环节和评审项目实施过程的相关要素,为有效实施相关评审项目,提供了精细、可行的操作方法,也为进一步提高航天型号评审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航天型号评审项目评审,是特指由主管部门根据有关制度规  相似文献   

2.
从推行“三化”设计工作、加强技术评审、做好标准化审查和严格技术状态控制等方面阐述在航天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标准化工作,并对各项做法和要求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评审是在研制过程决策的关键时刻.全面系统地检查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发现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加速设计成熟,降低决策风险。航天产品的技术评审一般包括阶段评审、关键点评审和专项评审.评审分类见表2.  相似文献   

4.
国外航天软件故障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包括阿里安-5火箭、"火星气候轨道器"、"火星极地着陆器"在内的几个国外航天器和运载器发生的在轨故障,并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分析了这些故障中与软件相关的原因。针对技术方面,分析了国外航天软件研制过程中在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复杂度、软件重用、软件安全性设计准则、质量保证及评审、系统安全性设计、测试及仿真环境缺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管理方面,分析了责任和权力划分、沟通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提出了针对我国航天软件研制过程的启示和建议,如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提高评审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ECSS-Q-40标准的系统研究,阐明了欧空局载人航天王程的安全性评审、安全认证、安全性设计和安全性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评审,就是评议和审查。评审作为规避风险、评价与提高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系统工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航天系统,评审工作已经纳入型号研制工作程序,并有效地保障了航天产品的可靠性、支撑了航天工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航天型号任务密度的大幅度增高,型号评审有效性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在现有航天型号管理模式和多型号研制任务并举条件下,通过开发资源、增大投入,尽量争取延长型号研制周期、提供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     
朱丽 《航天器工程》2009,18(2):122-126
航天风华精密公司两项工艺课题通过评审 2009年2月23日,据中国航天新闻网报道,航天061基地风华精密公司承担的“某焊接工艺研究、材料定额管理系统”两项工艺项目通过了验收评审。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9,(6):29-29
美国政府5月7日宣布.将由一个独立委员会对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进行评审.而这有可能导致美国下一代火箭项目下马.但也可能对NASA目前所采取的路线予以肯定。评审将在洛马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诺曼·奥古斯丁的领导下进行。他曾领导了1990年的一项重大航天计划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9.
广 《中国航天》2009,(8):23-23
据《航天新闻》7月2日报道.作为一项彻底的评审工作的一部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已向其领导下的政府下令.要求在10月1日之前对美国现行的国家航天政策进行详细审查。这项评审有可能最终形成一项管理美国民用与军事航天活动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0.
由航天工业总公司七○八所主办,七○七所、航天档案馆及一、二、三、五院图书、情报和档案部门参加编制的《航天科学技术叙词表》(以下简称《航天表》)于8月中旬通过部级鉴定评审。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任新民、梁守槃以及庄逢甘、梁思礼、张履谦、宣平、钱维松等专家参加了这次鉴定评审会。  相似文献   

11.
国际     
《航天员》2012,(5):9-13
印度将建设新的发射工位英发布;《2012--2016民用航天发展战略》;SpaceX公司完成载人版“龙”太空船的设计评审;波兰成为欧空局第20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12.
李刚 《湖北航天科技》2000,(6):45-46,29
对于出厂交付的产品进行质量评审是航天行业严实施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航天标准QJ2623-94标准详细规定了进行评审的有关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本文结合某型号导弹及其技术保障产品的出厂质量评审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设计合理选材、控制材料质量对航天电连接器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影响,阐述了航天电连接器的设计选材要求、主要零件的材料选用和由材料质量引起的常见失效,提出了改进和加强航天电连接器用材料的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航天行业整体质量效益和竞争能力。引导和激励航天企事业单位追求卓越绩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共同授权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简称航天质协)设立中国航天质量奖(简称航天质量奖)。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地开展航天质量奖(组织类)的评审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QQJA10-2002《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要求》的学习,阐述了对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范围、归零工作程序、组织检查和评审、归零报告编写等内容的理解,并对如何实施标准、做好质量问题归零工作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NASA于2015年10月22日宣布,将供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使用的"航天发射系统"(SLS)巨型运载火箭已通过了关键设计评审,为全面开造扫清了道路。该局还正式决定让该箭有20层楼高的低温芯一级采用橘红色,同退役航天飞机外部燃料贮箱的颜色相同。橘红色是低温芯一级所用泡沫隔热材料的本色。此前发布的SLS火箭效果图显示全箭将被漆成白色,但NASA官员早些时候就表示可能会在关键设计评审时正式批准保持泡沫隔热材料的本色。  相似文献   

17.
基于航天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现状,结合G3B9001B-2009的要求,分析了其在质量管理过程策划、质量成本管理和产品研制过程输入评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推进航天企业质量管理精细化历程。  相似文献   

18.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报告——载人航天的未来(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 《中国航天》2009,(4):17-22
麻省理工学院航天、政策与社会研究组2008年12月15日发表题为《载人航天的未来》的白皮书。这份报告号称是多年来对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进行的一项最全面的独立评审。报告建议美国设定更高远的载人航天目标,集中开展更明确地针对这些目标的研究,并加强与他国和私营工业界的合作。研究小组称,在向有关方面做了初步介绍后,该报告已得到了政界领袖、国家研究委员会一个小组、奥巴马过渡班子和其它方面的积极认同。在阐述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理由时,报告提出将载人航天的目标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令人耳目一新。"主要目标"包括探测、民族自豪感以及国际威望和领先地位,而科学、经济发展、技术发展、教育和激励作用都属于"次要目标"。作为主要结论之一,报告认为美国应在载人航天领域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及私营火箭公司等商业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现将该报告分期刊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航天系统的全天候发射任务需求,加强航天系统对于雷电环境的适应性,对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雷电环境对于航天系统产生的破坏效应,追踪了世界航天史上典型的雷击案例,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标准规范。针对运载火箭雷电效应数值仿真技术、雷电防护设计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雷电气象监测预警技术,地面雷电防护技术和接地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追踪。在此基础上,从我国航天工程雷电防护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未来我国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技术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航天软件产品与航天硬件产品在研制阶段划分、文档与文件管理、评审、状态管理与配置管理、交付等方面技术要求与标准规范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研制过程,航天软件产品可以借鉴航天硬件产品研制成熟的管理要求与规范,完善现有软件产品文档管理、库管理等相关要求和标准,推进软件工程化的落实,确保航天软件产品的研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