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方 《国际航空》2012,(1):60-63
要实现作战平台的隐身,研发新型材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目前科学家通过纳米制造等高科技手段,以创新的材料设计思想,开发具有迥异自然材料的“新物质”,业界称它们为“超材料”(metamaterials)。  相似文献   

2.
纳米级材料及其在航空上的应用前景石汶为了改善材料的性能,航空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粗晶到细晶、微晶到纳米晶的过程。早在80年代中期,HerbertGleiter就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合成了“一种新形式的物质”,取名为“纳米相”(也称作“纳米晶”)材...  相似文献   

3.
本成果是研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切削区材料出现塑性急剧上升、变形抗力急剧下降的相变超塑性,在此状态下实现超塑切削。金属的塑性,是决定材料加工难易和表面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材料组织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可使材料呈现伸长率特大和变形抗力特低,且有整体均匀变形的特性,这就是材料的“超塑性”。本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针对飞机舱内的低频宽带噪声控制难题,提出了适用于飞机壁板隔声增强的层合声学超材料。该层合声学超材料由前、后2层不同构成参数的约束型薄膜声学超材料板,及其中间填充的多孔吸声材料复合而成。通过建立层合声学超材料的隔声计算有限元模型,分析各层约束型薄膜声学超材料,以及两者复合构成的层合声学超材料的隔声特性关系,着重研究层合声学超材料的负质量效应对其隔声特性的影响机理。基于四传声器法声阻抗管测试系统,测量层合声学超材料的法向入射隔声量,用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在半消室开展大尺寸层合声学超材料的插入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在100~500 Hz的低频工作频段,面密度为1.5 kg/m2的层合声学超材料样件,其算术平均插入损失达到14 dB,体现了优异的低频宽带隔声能力。研究工作对于采用轻薄声学超材料提高飞机壁板的低频宽带隔声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变形损伤效应引入到基于超塑成形的微观机理推导出的超塑性本构方程中,并将本构方程应用于刚塑性有限元模拟程序,分析了板料超塑胀形过程,研究了应变速率敏感性、孔洞长大以及叠加静水压力对孔洞敏感材料超塑胀形极限的影响,对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构建精度高、规模适中的部件动力学模型,是航空发动机在研制初期实现从结构部件到整机的动力学特性准确分析的有效途径。为构建满足工程需求的部件结构动力学模型,依据某装配组合式涡轮后机匣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其各构件的“超模型”建模及装配组合形式的连接件分类建模的方法,实现装配组合式涡轮后机匣的整体“超模型”建模。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各构件的“超模型”建模步骤、基于有限元单元网格尺寸变化的收敛准则,建立了自由度490万的后机匣构件“超模型”,“超模型”构件的频差精度可达1%以内;利用薄层建模法模拟多螺栓连接结构、采用接触对模拟支板搭接处的接触连接。装配组合后的涡轮后机匣“超模型”通过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后机匣前8阶为整体振动模态。整体“超模型”的建立,可以代替研制样机提供虚拟试验数据,实现简化模型的修正和确认,为研制初期的结构动力学特性精确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可推广应用到发动机其他部件及整机的精确建模中。  相似文献   

7.
全国钛合金成形技术暨第六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2月 9日至 1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来自海军、空军、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工业部门、大学、研究院所和材料生产等 5 0多个单位的近 12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还邀请法国ACB公司从事超塑成形技术的专家做报告。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就“钛合金成形技术的工艺研究”、“材料超塑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钛合金SPF/DB结构的设计技术”、“钛…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9年苏-27完成“布加乔夫·眼镜蛇” 超机动飞行动作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这种超机动飞行动作到底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而苏-37完成了新的“库尔彼特” 斤斗(原地小斤斗)后,这种争论又进入到一个新高潮.  相似文献   

9.
超硬材料刀具是实现高速切削加工的基本条件,应用日益广泛。超硬材料刀具的主要特点是能提高切削参数几倍甚至10几倍,同时使用寿命比普通刀具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超硬材料刀具的优势是可用单一工序代替多道工序,大大缩短工艺流程。例如车、幢、铣削加工中,可以直接完成精密加工;尤其是利用超硬材料刀具可对淬硬零件直接以车、铣代替磨削加工;在模具制造中数控铣削应用超硬材料刀具后,有取代部分电加工的趋势。超硬材料刀具一般是指使用天然金刚石或硬度、性能与之相近的聚晶人造金刚石(PCD),和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制作的刀…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14,(3):80-80
航空基础技术在引领,支撑和保障装备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很多时候扮演了“使能技术”的角色。新到成果产业化的传导机制和运作能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航空基础技术丛书”础技术的发展脉络、历史价值.并通过总结经验.探索航空基础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构筑和完善了相关材料、制造,气动、测试、雷电防护等技术体系,从而夯实航空工业发展的根基.实现航空基础技术从”型号牵引”到“牵引型号’为了强化从科技创认真梳理了航空基标准.计量、强度、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飞行试验》2004,20(4):7
美海军的H-1直升机改进型,包括AH-1Z“超眼镜蛇”和UH-1Y“休伊”直升机已经成功完成了2000飞行小时的试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结构低频振动控制难的问题,提出将负电容与电感电路结合设计具有优异低频振动特性的力电耦合超材料板结构。该超材料板包含作为基底的普通板结构、周期分布在板表面的压电单元及与压电单元相连的包含电感和负电容的分流电路。首先通过有效介质理论,得到了超材料板等效抗弯刚度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负电容对等效抗弯刚度的影响阐明了负电容拓宽禁带的机制。进一步推导了禁带范围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负电容对禁带范围和位置的影响规律,理论结果表明负电容与电感并联可以将禁带宽度拓宽至原来的20倍以上。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引入负电容后力电耦合超材料板能够在目标低频范围实现很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超翱翔”跨大气层飞行轰炸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试验室的工程人员向美国军方高级官员介绍了一种可在大气层上面“跳跃”飞行的超音速飞行器方案,当它作为轰炸机使用时,可在2小时内将武器投入到地球表面上的任一地点.这种名为“超翱翔” 的飞行器(见题图),采用乘波外形,同时还可作为双级轨道发射器中的第一级.美国空军现在大大加强了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的研究,所以对“超翱翔”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希望将它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到达/攻击飞行器.它可以从3000米跑道的机场上以常规方式水平起飞,并迅速加速到M10,同时爬升到40000米高空.然后关闭它所装的组合循环火箭发动机,进入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4.
简讯(八)     
庞巴迪“环球快车”取得JAA适航性GlobalExpressCertifiedbyJAA1999年5月12日,庞巴迪宇航公司宣布其全新“环球快车”公务喷气机已从JAA取得型号合格证,这一关键适航证是1999年5月7日获得的。“环球快车”是首架得到JAA认可的超远程公务喷气机,也是此级别飞机中唯一专门设计满足最新远程公务旅行要求的飞机。为重点突出“环球快车”的可靠性,该机最近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环球旅行,飞机途径ZO个城市、累计飞行ilo飞。行小时,飞机的出勤和飞行可靠性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_。_.预计“环球快车”将很快交付给其首家客户,到目…  相似文献   

15.
冯振安  郭菲 《国际航空》2008,(10):54-56
民用飞机的内装饰设计是一种广义上的工业设计与空间设计集成,它涉及从材料到产品到环境等诸多领域,体现了科技进步、人文关怀以及人类对未来世界的关注。因此,在该行业的发展中,“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关注环境的绿色设计正不断深化,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创新。本文介绍了在2007年和2008年汉堡世界航空产品内饰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水晶客舱”奖活动中部分获奖设计和产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钛合金超塑成形模具材料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钛合金超塑成形模具对材料的要求;研究了几种材料的工艺试验结果。从材料各项性能综合考虑,Ni7N是较理想的模具材料。  相似文献   

17.
电磁超材料是由亚波长微结构周期排列而成的人工复合材料,对电磁波有很强的传导调控作用或吸收作用,在航空武器装备隐身设计领域被广泛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超材料的概念,综述了电磁调控型超材料、电磁吸收型超材料、主动可调型超材料和智能超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然后介绍了航空电磁偏折超材料、电磁吸收超材料和频率选择超材料的隐身机理及应用研究现状,分析认为隐身机理丰富和可设计性强是电磁超材料有别于传统吸波材料的主要优势。从拓展吸波频谱、增强吸波性能、吸波智能可调三方面对电磁超材料提出发展建议,包括吸波频谱进一步向红外、激光、紫外波段拓展,宽频吸波性能进一步提升,吸波频带智能可调。  相似文献   

18.
余辉 《国际航空》2008,(6):50-51
美国极光飞行科学公司针对美国国防部预研局(DARPA)的“秃鹰”超长航时无人机项目,提出了一种三段可独立飞行的模块机翼飞行器——“奥德修斯”方案。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将Helmholtz共振效应与压电效应结合的声电换能超材料结构及电路系统,通过传递矩阵法对超材料的能带结构进行了分析.以压电片作为Helmholtz共振器基底通过阵列形成超材料结构.当入射噪声频率与共振频率一致时,声电转换效率最高.利用COMSOL分别对超材料单元及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超材料单元对于噪声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安全是人类的根本需求。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历经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本质论。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从“就事论事”到“系统思维”,从“事故管理”到“事态管理”,从“开放管理”到“闭环管理”,从“符合规章”到“风险防范”,安全哲学观得到一次次跃升。在历史的大潮中,年轻的民航业从诞生之始就与安全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