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DSP在电动伺服加载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峰  齐蓉  蔡文举 《航天控制》2007,25(2):87-91
研究了以TMS320F2812 DSP为核心的电动加载系统的设计。介绍了加载系统的总体构成,设计了DSP的最小系统,详细分析了在此基础上的主要外围电路设计,并在软件上给予了实现,同时提出了系统的抗干扰措施,结果证实满足加载的性能要求,从而给出了电动伺服加载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导弹电动舵机系统,应用我们提出的系统可靠性最优化设计方法,在给定系统总可靠度、各分系统费用配额和质量配额的条件下,设计舵机各部分的可靠度,首先建立基于相对对数可靠度概念的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确定了舵机各部分的相对可靠度与相对费用、相对质量及舵机系统级数之间的关系,应用极大值原理,通过数值求解,得到舵机各部分的可靠度。最后,对实际舵机各部分进行可靠性预测。预测结果与设计结果相一致,这说明本文提出的这种可靠性设计方法是成功的,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潘寒尽  邱学军  魏峰  马达 《航天控制》2011,29(2):3-6,22
针对电动舵系统的精确控制问题,在建立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滑模预测控制算法.该方法将模型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到离散滑模控制,不仅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而且完全消除了系统抖振.通过对典型导弹电动舵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动舵系统受内部参数摄动和外部非线性干扰的工况下,利用该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4.
贾东旭  刘梁  徐照平 《上海航天》2021,38(5):131-137
针对电动负载模拟器中存在的多余力矩问题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模糊PI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电动负载模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得到了其数学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多余力矩的产生原因以及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分析了系统特性;其次,设计了力矩微分负反馈校正环节和自适应模糊PI控制器,并通过引入前馈补偿法,实现了对多余力矩进一步的抑制;然后,应用Matlab软件,仿真了所设计自适应模糊PI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将多余力矩抑制在99%以上,系统在8 Hz正弦力矩信号加载下的幅差小于10%,相差小于10°;最后,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余力矩抑制率能达到85%以上,且动态加载能满足"双十"指标。因此,该控制方法可有效抑制多余力矩,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5.
电动直线舵机方波加载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康  黄勇  孙力 《宇航学报》2008,29(5):1515-1519
研究对象为以永磁直流电机为作动单元的电动负载模拟器,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一 种控制算法能够使该系统能够尽可能真实地模拟某型电动直线舵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受到 的力。首先建立了电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在Matlab环境下分析了系统的动态特 性,并且根据系统的实际工作条件进行了仿真,作为实际控制系统算法的设计根据,最后提 出了PID控制加指令前馈的控制方案,并且在VC+〖KG-*2〗+编程环境下完成加载系统实际控 制软件的 编写。通过对直线舵机实物测试,完全达到了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要求,说明该控制算法能 够有效地应用于电动直线舵机方波加载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司地址 :清华大学华业大厦液晶楼四层   TH- CAPP2 0 0 0是北京清华京渝天河软件公司在完善的系统需求定义和先进的系统设计的基础上 ,面向企业信息化建设 ,从设计、集成、管理等多个方面解决工艺设计问题而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软件。它完全基于数据库开发 ,满足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工艺设计系统提出的网络、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的要求。   TH- CAPP2 0 0 0的功能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交互式工艺设计1 )“所见所得”的交互式填写界面在国内首先且唯一地实现了 1 0 0 %的“所见所得”;Windows的操作风格和习惯符合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7.
基于H_∞控制理论的电动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矩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抑制由舵机主动运动产生的多余力矩以实现负载台的恒力矩加载,基于理论建模和频响辨识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用H∞控制方法抑制多余力矩,设计了H∞控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此种抑制多余力矩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动负载模拟器ITAE控制器设计和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于云峰  孙力 《宇航学报》2008,29(5):1520-1525
在电动负载模拟器(ELS)的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其优化控制参数一般需通过大量试 验来确定。本文根据ELS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连接刚度参数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在满足系统闭环响应技术指标条件下,应选择低的连接刚度;结合 加载梯度参数,选择适当的连接刚度,设计了ELS的复合控制器结构,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复 合控制器中的各控制参数按ITAE准则进行了寻优,获得了复合控制器参数。仿真和试验结 果表明:在该控制器作用下,闭环系统的静差小于0.5%,并且其正弦响应在10Hz时的幅差 小于10%,相差小于10deg。  相似文献   

9.
电动振动台水平滑台正交方向响应分析及加强台面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动振动台进行整星水平振动试验时垂直方向响应过大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通过设计具有加强筋的加强台面提高滑台抗弯模量,抑制响应。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安装加强台面后对水平滑台、水平滑台与振动花盆组成的振动工装系统、考虑卫星质量影响的振动工装系统等三种工况下模态振型的变化,说明抗弯模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简化的电动舵机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采用指数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器。证明了滑模的存在性、可达性和稳定性,并用符号函数减少系统的振颤。仿真结果表明:与极点配置法相比,变结构控制的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相控阵天线测控系统小型化的需求,提出一种相控阵天线转台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集成化的设计思想,将伺服控制系统集成到转台内部。系统设计有波束控制器,具有波束控制功能和自动跟踪目标的功能,以及利用网络通信方式实现对多套伺服控制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系统的伺服控制器采用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合时间最优控制的复合控制算法,阶跃信号、正弦信号测试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伺服控制系统具有优异的动态性能和较高的跟踪精度。该伺服控制系统功能丰富,控制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天伺服系统现有设计过程中因设计参数耦合因素考虑不全导致系统性能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模块化航天机电伺服系统多学科集成设计与优化方法。从产品层、部件层和零件层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化划分,给出了模块化设计流程及V字数据传递路线,以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块化集成设计与优化方法的高效性及提升航天伺服系统总体设计水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计算机在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数字伺服系统对控制计算机的要求,分析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PC/104的特点和基本应用方法,提出了以嵌入式计算机系统PC/104为核心数字控制部件的精密跟踪雷达伺服系统硬件设计要点,专用控制软件的设计思想及实现,仿真和飞行试验表明,该精密跟踪雷达数控伺服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天伺服系统研制流程中存在的协同设计水平不高、设计流程不统一、数据与模型管理分散等问题,以仿真生命周期管理(SLM)商业通用框架为基础定制开发了伺服系统多学科联合仿真与设计优化平台。通过对设计流程分析、流程定制、数据传递、模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将仿真融入设计流程中,实现了航天伺服系统的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数据与模型的统一管理等功能,提升了航天伺服系统协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5.
韩晶  李高风 《航天控制》2005,23(1):92-96
以传统的舵机伺服系统动压反馈回路为基础,介绍了一种新的伺服系 统动态校正方法。首先给出了现有舵机的简化模型,深入分析了原有动压反馈 回路对系统的作用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频率域响应设计方法,进行位置反馈 校正网络的设计。同时重点考察所设计系统的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峰值、 闭环带宽等频率特性量。最后,从时域、频域两个方面比较两种校正方法对系统 的影响,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磁场导向控制FOC(field-oriented control)矢量控制算法在伺服驱动控制系统中一般由CPU或DSP实现,难以满足航天应用中实时性较高场景下的需求。为提高宇航电机系统控制的实时性与可靠性,从FOC矢量控制算法的硬件加速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伺服控制器的设计,给出了一种全数字、高性能的伺服控制器硬件加速设计方案,并在具有可编程逻辑功能的宇航级SiP6117S芯片上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前人的设计,通过调整观测数据的量化精度来降低硬件加速过程中的处理延时,能有效改善多级流水延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7.
在伺服系统监控界面的软件设计中,采用传统的Windows编程方法,将会在界面的外观设计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给程序设计者带来很多繁杂的工作。文中利用LabVIEW语言设计的伺服系统监控软件,提供一个美观、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且编程简单,开发周期短。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船摇扰动对船载天线伺服系统指向及跟踪精度的影响,引入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对伺服系统位置环进行改进。首先对天线伺服系统模型进行简要分析,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利用LADRC对系统进行改进,并对其参数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为提高系统动态跟踪性能,利用TD微分器提取目标速度信息进行前馈补偿;最后经实验测试验证,LADRC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器能够保持天线伺服系统动态性能不下降,同时有效提高系统的抗船摇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三余度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结构设计与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三余度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余度配置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预测,并通过空载故障模拟试验证实了三余度数字伺服控制器的软硬件功能及3个通道间的同步、余度表决均达到预期设计目的。与非冗余模拟伺服系统相比,此系统的任务可靠度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伺服系统基于Fuzzy决策的专家变模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镭  李秋明 《宇航学报》1996,17(1):24-29
本文简要回顾了具有双积分模型的电流驱动直流机电伺服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Fuzzy决策的专家变模态控制器。该控制器积累了伺服系统设计的一些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智能”,可以在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自发地选用合适的控制律,组合简单的控制方法实现高品质控制。体现了将控制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分阶段完成的思想。实例仿真及实验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