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逆升压空气循环环境控制系统与传统升压式空气循环环境控制系统的对比,分析了逆升压空气循环环境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它在飞机导弹和吊舱环境控制系统上的应用,描述了系统的控制方法,指出了地面状态下导弹和吊舱的电子设备的冷却途径,阐述了该系统的优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它在高压引气的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上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对我国的飞机吊舱环境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逆升压空气循环环境控制系统与传统升压式空气循环环境控制系统的对比,分析了逆升压空气循环环境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它在收音机导弹和吊舱环境控制系统上的应用,描述了系统的控制方法,指出了地面状态下导弹和吊舱电子设备的冷却途径,阐述了该系统的优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它在高压引气的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上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对我国的飞机吊舱环境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机载电子设备冷却散热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电子设备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对冷却散热技术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详细介绍了用于机载电子设备的风冷、液冷以及其他新型冷却散热技术,阐述了各种散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探讨了未来机载电子设备冷却散热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液冷必将取代风冷成为机载电子设备的主要冷却散热方式。未来机载电子设备还将采用混合冷却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设备的热性能,提高机载电子设备综合化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子设备吊舱冲压空气驱动的环境控制系统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用冲压空气驱动的逆升压回冷式空气循环的环控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关键,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其制冷性能的影响。分析和实验表明,本系统是适用于电子设备吊舱的一种经济、高效的环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机载吊舱使用环境复杂,常因受到各种动载荷作用而破坏,所以对机载吊舱的结构动力学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某机载吊舱的基本结构,通过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和振动冲击试验验证了该吊舱在振动冲击环境下结构强度和机械性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为以后机载吊舱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对几种电子设备冷却系统—逆升压式冷却系统、升压式冷却系统及升压式再生冷却系统进行了性能计算和比较。逆升压式冷却系统具有流量小,性能系数大,质量轻,附件少,安装方便等优点,并且可直接用冲压空气做气源,非常适合飞机电子设备舱及吊舱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航空电子设备冷却用环路热管冷凝器热沉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向辉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9):1942-1947
为确定环路热管用于机载电子设备散热的适用性,讨论了应用于航空电子设备冷却的环路热管冷凝器可用热沉,提出将机翼蒙皮作为环路热管冷凝器的热沉.通过机翼蒙皮的传热分析,计算了飞行任务包线下机翼蒙皮内表面温度,以确定环路热管冷凝器热沉温度范围.理论计算表明,利用环路热管将机载电子设备的热量耗散于飞机蒙皮是一种可行的热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弥补飞机主机内所装电子设备性能的不足,目前飞机上广泛采用主要装载电子设备的各种外挂式吊舱,这种吊舱通常被设计用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使命,如激光测距、红外制导等,能极大地提高主机的战术技术性能。 在电子吊舱中主要安装的是红外、激光、雷达及大量高热流密度的电子设备,为保证这些设备在主机所  相似文献   

9.
增长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指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数字电路的小型化。本文通过计算航空电子总线接口模块(MBI)的小型化过程三个阶段(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MBI;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ASIC技术设计MBI;采用SMT表面封装和二次集成技术设计MBI)的可靠性预计指标,说明数字电路小型化可以使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图像跟踪系统是机载光电吊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目标捕捉的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机载光电吊舱的性能.而作用于机载光电吊舱与地面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系统,有着不可消除的的延时特性,这极大地降低了目标捕捉成功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DDR2缓存控制器,通过缓存控制器可以轻松实现高清视频图像的快速存储和调用,从而实现图像跟踪算法对无线链路延时的补偿.该缓存控制器成功应用于某型机载光电吊舱图像跟踪系统,有效消除了无线链路延时的影响,提高了图像跟踪系统对目标捕捉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机载电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及其设计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机载电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是有效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环控系统,它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乃至整架飞机的可靠性、寿命以及全寿命周期费用;高压除水制冷系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GJB 28 82-97《机载电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通用规范》为主线,结合相关国军标、航标、美军标以及ARINC标准,并根据新机研制实践,归纳总结了该系统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如冷却方式、设计中应考虑到的主要问题、热设计和热接口设计、热性能鉴定以及军民用飞机电子设备通风冷却系统设计要求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机载电子设备支援系统和航空电子设备地面支援系统;描述了航空电子设备支援系统的关键环节─备件保障。最后探讨了航空电子系统技术的发展─开放式系统结构(OSA)和COTS对航空电子设备支援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航炮在机载武器中的地位,介绍了国外航炮和航炮吊舱的发展情况,阐述了航炮吊舱的安装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海湾战争中,机载瞄准吊舱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使多国部队空军的对地攻击能力大大提高.几年来,国外许多国家投入巨大的财力,研制新一代的机载瞄准吊舱,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自动目标识别(AutomaticTarget Recognition)技术,即ATR技术.ATR这个术语源自80年代初美国的LANTIRN吊舱,然而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包括LANTIRN吊舱在内的所有吊舱,尚未配备ATR模块,但LANTIRN吊舱从一开始就在内部留出一部分空间,供以后装入ATR模块之用.从战术角度讲,瞄准吊舱安装ATR显得非  相似文献   

15.
改进电子设备在美国海军为F/A-18作规划时,E/F型的改进只是个开端。海军在解决了原来机体的缺陷之后,现在急于要搞清F/A—18上电子设备的局限性。为了使成本不致太高,目前的E/F型利用了C/D型中90%的电子设备。到2005年左右,波音公司将把即将完成试验的下一代电子设备装上飞机。新的基本航空电子设备包括正在为C/D型和E/F型两种机型研制的改进项目,有高级寻的前视红外(ATFLIR)吊舱、安装在头盔上的信号系统(JHMCS)和多功能信息分配系统(MIDS)。除此之外,还计划为E/F型作一些单独的改进,从一体化防御性电…  相似文献   

16.
马振洋  左晶  史春蕾  冯嘉诚  刘旭红 《航空学报》2020,41(7):323538-323538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高强辐射场(HIRF)对机载电子设备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飞机上已经投入使用的机载电子设备屏蔽效能的测试与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RTCA/DO-160G和GJB 5185—2003建立HIRF的测试环境,在该电磁环境下对机载电子设备进行屏蔽效能的测试,分析了不同测试位置、不同入射面以及不同极化方式对屏蔽效能的影响。获得了机载通信设备的主要耦合通道,并针对不同耦合通道提出了通用性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机载电子设备HIRF的测试以及屏蔽体的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法、意、西班牙和英国计 划合作开发通用电-光昼夜 目标吊舱,以代替现役的系 统。新系统称作目标识别、侦 察及指示机载系统 (ASTRID),它将被设计成为 更大的火力圈范围生存能力 的改善平台,并与当今的作战 环境更加匹配。ASTRID具有 更高的自动化水准,包括的激 光照射技术进行目标侦察和 非合作目标的识别。欧洲开发新一代目标吊舱  相似文献   

18.
机载电子设备“三防”性能与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型机载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增长措施,描述了“三防”性能对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影响,简要分析了影响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的一些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途径,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代理模型的机载吊舱气动与隐身一体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远明  沈伋 《飞机设计》2010,30(3):6-10
考虑雷达隐身要求的机载吊舱初步设计时,存在载机-吊舱组合体RCS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用于计算RCS的代理模型,并基于此代理模型以吊舱横截面积、吊舱对载机的气动特性影响量和飞机与吊舱组合的RCS为优化目标,用评价函数法构造吊舱外形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用复合形法求解该模型的设计参数。按该参数设计的吊舱外形能使载机在挂载吊舱后气动阻力系数与RCS增量均保持较低的水平,同时可保持吊舱较大的装载截面。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吊舱的初步设计阶段对设计参数的选取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涛  曹栓劳 《飞行试验》2002,18(3):20-26
根据某机载测量吊舱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相关设计规范,对吊舱飞行试验状态下冷、热载荷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优化系统设计参数。通过对飞行状态及吊舱热容量对吊舱瞬态温度影响的分析,提出了“蓄冷”节能的设计概念,以解决因载机电能不足而给系统设计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