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计量装置建模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发动机加力燃油计量装置对于准确实现加力燃油控制规律和加力接通与切断过渡过程的性能至关重要。为了对某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计量装置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软件AMESim对加力燃油计量装置进行建模,对该装置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以及指令压力实现、逆序切油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加力燃油计量装置性能优良,可以实现设计要求的功能。所建模型可供加力燃油计量装置的设计、改进改型和性能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燃油调节器主副出口组件参数匹配难、串装试验效率低等问题,以一体化燃油主副出口组件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影 响主、副出口开启特性及燃油流量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利用AMESim软件构建了精确的仿真模型,对各影响因素及影响 规律进行了定量计算。利用Isight建立以调控参数为优化变量,建立了设计尺寸链及参数强关联性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数学 模型,得到了影响燃油主副出口开启压力及特定位置燃油流量分配的最优调控参数,并在样机上对最优调控参数进行了试验验 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仿真优化结果相符,最优调控参数为弹簧刚度23.41 N/mm、支座下垫片0.5 mm、支座上垫片1.0 mm、弹 簧垫片1.0 mm、阀座活门配合间隙0.0102 mm,证明了建模仿真及多参数寻优联合优化方法,能够解决强关联参数问题的可行性和 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燃油调节器的起动供油特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点火能否成功。以弹用发动机燃油调节器起动供油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起动供油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运用AMESim建立其仿真模型。重点分析了对起动供油特性起决定作用的关键部件——恒流量活门组件,得到了恒流量活门的初始开度、直径、节流孔直径、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及喷嘴直径等设计参数变化对燃油调节器起动供油特性的影响趋势,为液压机械装置的设计、改进、改型和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军用航空发动机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朴英  张绍基 《推进技术》2001,22(2):89-91,96
对国外军用航空发动机加力控制系统的研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讨论了加力燃油泵、加力燃油调节器、加力燃油计量和分配装置、喷口油源泵和喷口调节器的技术特点、方案选择和研究动向。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对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油系统的组成,以及喷口加力调节器和加力燃油分布器等附件的主要功能,对发动机非加力状态加力一区燃油计量活门异常打开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故障,为发动机排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Ⅱ区加力燃油总管故障机理进行研究,对换段维修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新开发了一种加力燃油总管换段维修技术,实现Ⅱ区加力燃油总管局部结构改进,提升产品工作可靠性,解决Ⅱ区加力燃油总管进油管三通座两侧焊缝裂纹和断裂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高性能战斗机,其发动机加力燃油控制系统性能十分重要.50多年来,各国一直在竞相研究和发展军用发动机加为燃烧室及其燃油控制系统,并形成了两种典型风格:即欧美风格和俄国风格.军用发动机加力燃油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加力燃油泵、加力调节器、加力计量装置及燃油分配装置.随着发动机数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及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使加为燃油控制系统逐步向数字电子化、小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大大改善了军用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某型教练机装用的涡扇发动机在外场使用时出现了高空转速低于规定值的问题,根据发动机工作原理可知,该问题是燃油调节器供油量与发动机需油量不匹配所造成的。本文从燃油调节器工作原理出发,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的方法,研究燃油调节器的流量调整钉对高空燃油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弹用发动机燃油液压机械系统搭建的高保真模型存在的结构复杂,并导致其交互性、可扩展性差且难以演示的问题,采用活性能量指数的方法分析简化其 AMESim 模型,同时基于 MATLAB/GUI 设计了燃油调节器仿真界面,实现了燃油调节器可视化虚拟仿真平台的构建。结果表明:该可视化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能够直观反映燃油调节器的调节功能,为辅助用户设计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加力燃油流量寻优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琳  樊丁 《推进技术》2010,31(5):572-575
为了实现带加力航空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寻优,作为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力燃油流量寻优控制方法。在常规开环的加力燃油流量控制计划的基础上,叠加一个闭环的寻优修正,以余气系数、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喷口面积等参数为约束条件,并给出了不可测约束参数的解析计算方法以及解析余度校验方法。以某航空发动机动态模型为例进行了寻优控制方法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加力燃油寻优控制方法,在包线范围内平均可以将发动机最大推力提高6%左右,并具备较好的寻优控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by means of the ternary microscopic phase-field model,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re-ageing temperature on the precipitation of Ni75Al10Cr15 alloy with the help of atomic pictures, order parameters, particle density, averaged radii, and volume fractions. During pre-ageing at 873 K, DO22 phases first appear through spinod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and then L12 phases begin to form on the DO22 phase-boundaries through non-classical nucleation mechanism. In either of them, ordering process is obviously faster than atom clustering. At the late stage of re-ageing at 923 K, the elastic strain energy seems to exert stronger effects on microstructure, and DO22 and L12 phases exhibit directional alignment along <100> direc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Whe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to 1 023 K, the influence of elastic strain energy begins to weaken, and the precipitated phases become randomly distributed in the matrix. The volume fraction of DO22 phase decreases to zero, whereas that of L12 phase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temperature rising from 923 K to 1 123 K. On the whole, the effects of elastic strain energy make the coarsening behavior of both phases deviate from the time-law predictions by LSW diffusion-controlled growth theory.  相似文献   

12.
利用TG/ DTG 方法对含锆沥青热解缩聚行为进行研究,并与基础沥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含
锆沥青与基础沥青热解反应特征相似,但比基础沥青热分解起始温度高,黏度大;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含锆沥
青起始和终止的分解温度升高,DTG 峰形变尖锐,峰位向高温方向移动;含锆沥青与基础沥青表观活化能相
当,表明在现有锆含量下,含锆沥青的反应活性与基础沥青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大直径不垂直相贯线孔加工方法。综合考虑了加工温度,加工质
量,排屑及加工效率等问题。结果表明,采用一种简易的加工工装保证了孔的尺寸及位置精度,使相贯线孔能
够一次性加工完成。通过对传统磨头的工艺改进解决了排屑及散热问题,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获取元器件焊点的热疲劳状态信息,采用了焊点剪切力测试方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数据拟合法。以1210片式电阻器件无铅焊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剪切力-热疲劳状态试验研究工作。依据0、300、600、900、1200、1 500个周期温度冲击下的焊点剪切力试验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的Gauss-Newton法,并利用Matlab编程的手段获取了剪切力数据的拟合曲线。以"剪切力值下降30%"的失效标准划定失效界线,利用拟合曲线推算出焊点失效时的循环周期数为1 439.04。试验证明焊点剪切力能够反映出焊点的热疲劳状态,该方法可用于焊点的疲劳状态监测、估计,满足对于焊点疲劳状态的监测需要,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焊点的疲劳状态估计。  相似文献   

15.
开展了2219MCS 叉形环和2219C10S 短壳组成的锁底接头的搅拌摩擦焊工艺试验,详细分析了
搅拌针长度和前进侧位置对锁底接头Hook 型缺陷、力学性能、断裂方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
锁底接头在短壳一侧存在Hook 型缺陷,短壳位于前进侧时的搭接界面上翘曲率和迁移量均大于叉形环位于
前进侧,且随着搅拌针长度的增加,搭接界面的向上迁移量逐渐增大。相同的焊透深度时,叉形环位于前进侧
的力学性能优于短壳位于前进侧;相同的前进侧位置时,随着焊透深度的逐渐增加,接头力学性能逐渐降低。
锁底接头搭接界面缺陷形貌及迁移量的变化是引起力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优化的试验结果显示,当焊透
深度和短壳板材厚度相同,且叉形环位于焊缝前进侧的力学性能最优,常温可达到300 MPa,低温可达到370
MPa,延伸率均超过3. 5%。锁底接头的拉伸断裂方式与焊缝前进侧位置密切相关。当短壳位于前进侧时,从
短壳一侧热力影响区断裂;当叉形环为前进侧时,从焊缝焊核区断裂。
  相似文献   

16.
Nb对富钛TiNiAl金属间化合物强化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令杰  李岩  赵新青  徐惠彬 《航空学报》2007,28(5):1206-1209
 采用力学压缩试验、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Nb元素对于Ti50Ni42Al8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b能够显著提高合金从室温到700 ℃之间的强度。在600 ℃时,Ti50Ni40Al8Nb2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和比强度分别为1 237 MPa和216 MPa/(g·cm-3),超过Rene95高温合金。微观组织观察及成分分析表明,Nb元素在基体和强化相Ti2Ni(Al)中固溶,促进强化相的弥散析出和细化,并导致高强富Nb相的析出,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种浸胶工艺制作树脂分布不同的3种规格蜂窝芳纶纸蜂窝,对蜂窝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蜂窝孔壁树脂分布微观观察,研究了酚醛树脂分布、蜂窝孔壁厚度对芳纶纸蜂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充分流淌后会使蜂窝的压缩强度提高8%~40%,剪切强度下降9%~21%;树脂在蜂窝节点端部形成胶柱是蜂窝压缩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但胶柱的形成会使蜂窝孔壁的平均厚度下降,导致蜂窝的剪切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自由空间法测试材料电磁参量原理的研究,对传统方法进行分析及改进,解决了测试过程
中透射系数存在的相位模糊性和由于S11 →0 时导致的半波谐振问题,最后搭建了测试系统,并使用该系统对
常见的微波介质材料在2 ~18 GHz 频带下进行了电磁参数的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天线性能特性的限制,此测
试系统4 ~14 GHz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效果。此测试系统具有测试速度快、结构简单、方便准确的定位、测试精
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separated flows in the flap region of the X-38 re-entry demonstrator with respect to the heat loads downstream reattachment induced by streamwise vortices. In a first step generic numerical flow simulations of turbulent ramp configurations with artificially induced vortex disturbances are compared with wind tunnel data of the Ludwieg tube facility in Göttingen (RWG). The results allow insight into the perturbed flow field, the associated flow topology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low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perturbations. For numerical resolution of streamwise vortices in the boundary layer of re-entry vehicles local grids are generated around the flaps of the X-38 vehicle. Extensive studies of arranging and refining the local grids demonstrate good grid convergence. For laminar cases and cases with fixed transition vortex effects on the heat transfer are observed with and without artificial vortex excitation.

Zusammenfassung

Ziel der vorgelegten Studie ist die Untersuchung abgelöster Strömungen im Klappenbereich des X-38 Wiedereintrittsdemonstrators hinsichtlich der durch Längswirbel entstehenden thermischen Belastungen stromab der Anlegelinie. Im ersten Schritt werden turbulente generische Rampenkonfiguratiorien mit künstlich induzierten Wirbelstörungen mit Windkanaldaten des Ludwierohrkanals in Göttingen (RWG) verglichen. Die Ergebnisse erlauben einen Einblick in die Störströmung, der zugehörige Strömungstopologie und der Einflüsse verschiedener Parametervariationen auf die Störströmung. Zur numerischen Auflösung der Längswirbel in der Grenzschicht von Wiedereintrittsvehikeln wurden lokale Netze um die X-38 Klappen generiert. Ausführliche numerische Studien nach Umordnung und Verfeinerung der lokalen Netze zeigen eine gute Netzkonvergenz der Ergebnisse. In laminaren Fällen und solchen mit fester Transition wurden Wirbeleinflüsse auf den Wärmestrom mit und ohne künstliche Wirbelanregung beobachtet.  相似文献   

20.
离子发动机羽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离子发动机羽流中产生的交换电荷(CEX)离子返流会影响航天器的正常工作.建立离子发动机羽流模型,采用单元内粒子方法(PIC)对羽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合DS-1探测器飞行实验的测量结果,分析了卫星电势、电子温度、卫星几何尺寸、推力器工作特性等对相关因素对CEX离子返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推力器出口附近到卫星背面,CEX离子密度为108~1012m-3.当卫星电势从-15V变化到27V,测量点位置处CEX离子密度从0.65×1012m-3变化到1.5×1012m-3.羽流中CEX离子密度和电势结构随电子温度变化不大,但电势大小随电子温度成比例地变化.同一位置处不同工况下CEX离子的密度可根据CEX离子生成率与工作点参数间的关系式准确地估计.卫星安装推力器的表面起着对CEX离子返流屏蔽和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